范曾艺术馆、张謇教育史馆、南通非遗研究院、南通民间音乐文化研究会等一批文化项目相继落成使用,“莫文隋”研支团、爱心助教团、“博爱青春”、“多背一公斤”等一批特色文化品牌逐渐养成,校园文化艺术节、大学生科技节、研究生学术论坛、文化读书月等一批校园文化活动反响良好……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校二次、三次党代会以来,学校在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中,实施高水平文化传承创新工程,将文化建设贯穿教书育人全过程、办学治校各方面,在传承创新大学文化、凝练大学文化特色、提升文化软实力和文化服务社会的能力等方面,孜孜以求。
十年里,学校以建设“有文化品位”的大学为理念,大力实施“文化引领”战略,传承创新通大文脉,强化学术文化建设,培育文化特色品牌,丰富文化建设载体,以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形成了独具通大风格的文化基因和特质,提升了学校文化的精神凝聚力。
守正创新:赓续百十年优秀传统文化
“南通大学,三院鼎立,钟灵毓秀根脉弘……”在今年我校建校110周年发展大会上,全体师生慷慨激昂唱起《南通大学校歌》。校歌是大学精神的诗意表达和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2018年12月,学校确定了《南通大学校歌》与时俱进的全新版本,官方平台发布当天,通大师生、校友纷纷点赞评论。
校训、校歌、通大精神……通大元素在静谧优美的校园中随处可见。“祈通中西,力求精进”的校训精神、“道德优美,学术纯粹”的价值追求、“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的办学理念,早已根植于通大师生血脉中,成为每一个通大人共同的精神内核。
多年来,学校深入挖掘110年发展过程中积淀的宝贵文化资源,通过每年“校庆日”主题系列活动,营造浓郁的“爱校荣校”氛围。“大学之大在大师,大师之大在大德,大德之大在大爱。”在百十年办学过程中,南通大学相继涌现出众多师德典范:“让学生摸着我的骨骼走进医学殿堂”的夏元贞教授;“拥有一颗永远跳动心脏”的黄竺如教授;一辈子为患者治疗眼疾,病逝后捐献眼角膜的陈瑛教授;艰苦奋斗、勇攀科研高峰的通医优秀青年知识分子群体……
全国精神文明建设重大典型“莫文隋”精神的原型——我校教师汤淳渊,以一个人点亮一座城,其扶危济困、助人为乐、大爱奉献的感人事迹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央视新闻、《焦点访谈》栏目等主流媒体报道。二十多年来,“莫文隋”由最初的一个人,发展成现有注册会员六万多人的南通大学莫文隋青年志愿者组织,至今累计服务时长达103.9万余小时,并带动10万余人加入志愿者行列。
2015年,我校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引进一批优秀国家级、省市级非遗项目及其传承人,并支持其成立研究所和工作坊。截至目前,学校共有蓝印花布、撕纸艺术、板鹞风筝、海门民歌等非遗项目30多个。这些项目以专业课、选修课或者第二课堂的形式出现,被纳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色课程。学校还组建各类学生社团,让更多的青年学生参与到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中来。
今年9月,我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获教育部门户网站关注。《非遗撕纸》项目入选第五届《传承的力量》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成果展示活动,并在教育部门户网站、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央视频等平台播出。由学校宣传部牵头撰写的《文化铸魂 育人有道》专题文章,也在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官方微信平台上发表。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校坚守百十年的文化传承,在文化强国建设中辛勤耕耘,以厚重的科学和人文精神,贡献“通大智慧”。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通大学子们承担起弘扬与传承的历史使命,并努力成长为新一代有责任、有担当、有梦想、有希望的知识青年。
价值引领:奏响新时代通大最强音
“如何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文化融合发展?”
“如何将“莫文隋”精神的弘扬融入新时期通大人精神特质的培养过程?”
“如何利用地域文化资源优势,打造学校物质文化的独特风格?”
2019年2月,学校各院系、部门、单位围绕深入贯彻落实校第三次党代会精神,大力实施文化引领战略,坚守文化根脉、发掘文化财富、培育文化素养、创新文化传承,切实推进高水平文化传承创新工程等内容,开展了一场集思广益的大讨论活动。
同年9月,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朝闻天下》栏目报道学校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悬挂巨幅国旗,喜迎国庆。2021年11月,《光明日报》报道南通大学党委书记浦玉忠开通抖音号“快乐虎”,在宣传学校各类活动的同时,积极帮助同学们解决学习生活上遇到的困难。
“疫情中我们看到了什么?感悟到了什么?我们青年应该怎么做?”2020年4月,校党委书记浦玉忠教授在启秀礼堂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开学第一课”:从中国速度彰显制度优势、共抗疫情贡献通大力量、身体力行续写使命担当三个方面与同学们进行交流,通过引导大学生们聆听援鄂医护人员真实感人的故事,进一步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正确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师生上思想文化大课。
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来到南通,专程前往南通博物苑,盛赞南通大学先校长张謇是我国民族企业家的楷模,给全校师生莫大鼓舞。校长施卫东表示,要在高校育人的本职工作中,“厚植爱国情怀,增强社会责任感,坚定‘四个自信’,把学校发展同国家繁荣、民族兴盛、人民幸福紧密结合在一起,主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只有厚植于文化的沃土,才能真正地开枝散叶。全国重大精神文明典型“莫文隋”、享誉全国的通医优秀知识分子群体、“张联”的大爱精神在南通大学这所百十学府丰沃的精神土壤中重组,内化为“崇真尚美,通精极致”的通大人特质,成为全体师生共同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浸润在校园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
多维赋能:构筑通大人共同的文化记忆
九月,金桂飘香,南通大学迎来2022级新生,啬园校区逸夫教学楼东侧的校史园内,笑逐颜开的同学们纷纷拍照打卡。成为师生眼中炙手可热网红打卡地的同时,艺术学院青年教师黄霄团队的“校史园景观规划设计”,也在江苏省教育厅主办的第四届高校设计作品展上荣获项目工程教师组一等奖。
校史园占地3800多平方米,由校友企业捐资建造,2020年9月竣工。从张謇先生1912年创办私立南通医学专门学校和南通纺织专门学校,到2004年由南通医学院、南通工学院、南通师范学院合并组建新的南通大学,再到2012年的百年校庆,三面黄铜材质的百年校史景观墙将其间发生的30多个重要历史事件,以浮雕画面形式,恢宏生动地勾勒出南通大学积淀百十年的人文底蕴。
新一级学子从踏入通大校园、被亲切赋予“通心粉”称号那刻起,就打上了通大人的深刻印记。站在校史园内的校徽、校训、校歌桁架背景前,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吉明明深情表示,文化内涵需要一定的展示载体,校史园就是让同学们深刻理解南通大学历史沿革的文化空间,我们需要用文化来装点美丽校园。
在制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时,我校将“文化传承创新工程”与教学、科研等一起列为全校八大专项规划之一。在此基础上,2020年制订的《南通大学文化建设“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彰显文化引领功能,探索校院两级文化联动的长效机制,将文化建设贯穿教书育人全过程、办学治校各方面,彰显通大文化的鲜明特质,凝聚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走入校园,写有通大校训、通大精神的红色道旗,印有校徽标识的引路牌,各式各样的景观小品、文化纪念石,大到祈通大道、鲁迅路、文缘亭、九曲桥等地标性建筑,小到教学楼宿舍楼的门牌,细细微微都是通大文化的印记。
归隐于校园东隅的四方叠院,范曾艺术馆浸润着通大的书卷气,早已成为南通文化地标。自开馆以来,范曾艺术馆先后接待各界来宾近6万人次。作为收藏、展示、研究、保护、传播于一体的重大文化项目,它不仅是我校师生接受高雅艺术熏陶的平台,也是国内研究范曾艺术的重要基地,更是展示南通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窗口。
有形校园营造师生情感,无形校园集聚校友力量。除了精心营造的环境文化,学校战略布局调整、英文门户网站上线、校园导览微信小程序上线、“智慧校园”的不断建设,打造出现代大学治理“新生态”。2018年11月,学校智慧校园基础平台——智慧通大正式上线,实现了公共信息在各应用系统间的共享和统一,为学校管理部门提供了统一的数据支撑。今年2月24日,通大“云课堂”如约开学,2694门课程利用信息化手段,有效保障了疫情防控期间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过去十年,学校努力构建融媒体宣传矩阵。新闻宣传工作连续六年获省教育厅通报表扬,宣传工作积分最好排名位列全省本科院校第三。近十年,校报作品累计获江苏省好新闻、江苏省报纸好新闻、江苏教育好新闻11项,其中一等奖2项;获中国高校校报好新闻、江苏高校校报好新闻118项,其中一等奖24项。
在新媒体浪潮席卷之下,学校自2014年以来,以“南通大学”为名先后开通南通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和官方抖音账号,截至目前,挂靠学校主体的二级单位微信公众号55个,官方微信粉丝13.7万、官方微博粉丝4.8万、官方抖音粉丝6.5万,荣获“2015年度全省教育系统新媒体运用创新奖”、“腾讯微校全国高校公众号排行榜专家推荐奖”、“2020—2021中青校媒(江苏)优秀融媒体奖”、“中青校媒(江苏)十佳新闻作品奖”等各类奖项,官方抖音在全国高校抖音综合影响力排行榜最好排名位列第48名。日常维护运营全校各二级单位站点120多个,最新鲜的通大要闻、最时尚的通大文化,都能在第一时间传递到五湖四海,对外发出通大最强音。
(朱立宁 余小乔/文 陈石森/摄)
今年5月28日,南通大学隆重举行建校110周年发展大会,校园里横幅高挂、彩旗招展,形式多样的校庆元素随处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