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党旗引领•奋楫扬帆】基层党建工作巡礼:纺织服装学院党委

125
分享

阅读次数:125发布时间:2023-09-07 08:14来源单位:纺织服装学院 责任编辑:陈虹

深度融合凝四“力”  提质增效促发展

学院举办2023届服装专业毕业设计作品展演

校第三次党代会以来,纺织服装学院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高质量党建工作为统领,扎实推进党建工作与文化建设、学科发展、育人育才等重点工作的深度融合,持续强化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助推学院高水平建设、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引领文化建设  “统合力”有高度

学院党委牵头实施高水平文化传承创新工程,立足校史院情,积极唱响“新纺服”文化,着力提升党建“统合力”,为事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舆论导向和精神支撑。

一是聚焦张謇元素,激活文化底蕴,树“新纺服”文化之魂。学院以“讲好张謇纺织故事、做好张謇纺织传人”为主线,在办学目标、育人理念上凝聚共识,并将其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全方位。依托重抓入学教育、推进课程思政等举措,积极传承、弘扬张謇精神,厚植师生的纺织情怀、家国情怀和爱院荣校情怀。    

二是完善软硬设施,孕育文化环境,建“新纺服”文化之基。学院持续拓展文化宣教载体,建设师生“艺术作品展”“校友事迹展”等系列文化走廊、文化墙,打造文化作品展厅、安全与防护用品纺织品主题展厅等阵地,成为凸显工科和艺术特色、传承百年文化精神、弘扬先进纺织文化的主流阵地。

三是打造一院多品,擦亮文化品牌,传“新纺服”文化之声。学院精心策划一年一度的服装专业毕业设计作品展演,活动受到新华社、《江海晚报》等媒体报道;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国家级非遗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研修班已培训近40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蓝印花布传承人群,影响范围广。

校领导调研学院纺织学科建设工作

助推学科发展  “聚合力”有强度

学院党委坚持支部建设与教学科研密切结合、党员队伍建设与教师队伍建设密切结合、党员活动与学科中心工作密切结合的三结合原则,持续提升党建“聚合力”,促进党建与学科建设、专业发展、科学研究等工作的深度融合。

一是学科专业建设取得新进展。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在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全国前8,列前40%,是“十三五”江苏省重点培育学科、“十四五”江苏省重点学科,第五轮学科评估取得跨越式进步;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作为全国首个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家级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江苏省品牌专业;纺织工程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二是教学质量工程取得新提升。2门课程被认定为国家级一流课程,6门课程被认定为省级一流课程;获教育部产学协同育人项目、教育部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教育教学成果奖、全国优秀教材奖一等奖、江苏省重点教材立项等40多项。

三是国家级科技项目取得新突破。新增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艺术基金、国防科工局重点项目、国防科技创新特区项目、中央军委保障部项目、国防科技创新快速响应项目、科技助力经济2020“重点专项”任务、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江苏省重点研发项目、浙江省重点研发项目、江苏省高校自然基金、江苏省高价值专利项目等50多项。

四是不断涌现标志性科研新成果。获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技进步奖、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创新奖、江苏省科学技术奖、江苏省科技进步奖、江西省科学技术奖、江苏省文艺大奖·第五届民间文艺一等奖、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中国建材与家具行业科学技术奖等40多项;新增授权发明专利(第一单位)200余件;发表AM、AFM、ACS Nano等高水平论文300余篇,为学校工程学科、材料学科、化学学科进入ESI前1%作出较大贡献。

学院多项科技成果亮相第二十五届海博会海峡两岸纺织服装博览会暨科技成果交易会

紧抓育人育才  “嵌合力”有效度

学院坚持将党建工作融入师资人才引培、学生成长成才,持续挖掘党建“嵌合力”,全面加强人才引进和培育力度、学生素质能力全面提升效度,取得丰硕成果。

一是师资实力不断提升。学院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享受国务政府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教育部高等学校纺织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交通运输部青年科技英才、江苏省杰青计划人才、江苏省“333工程”二、三层次人才、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有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江苏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江苏省教育工作先进个人、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江苏省“三八红旗手”、“江苏大工匠”、江苏省“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等。

二是学生成果持续更新。获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非织造材料开发与应用大赛、中国高校牛仔面料设计大赛、全国纺织类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全国大学生纱线设计大赛、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绿色染整科技创新竞赛、全国大学生外贸跟单+跨境电商职业能力大赛、全国高校纺织品设计大赛、中国纺织类高校创意创新创业大赛等奖项300多项;本科生参与发表论文和撰写专利100多项。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原会长王天凯为学院学生颁发全国大学生非织造材料开发与应用大赛特等奖

提升服务质效  “耦合力”有广度

学院党委积极构建学校、企业、地方的“党建共同体”,充分发挥党建“耦合力”,加强合作联动,加快共建共治共享。学院被授予“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科普教育基地”,获南通高校服务经济贡献奖。

一是人才联育有进展。牵头全国主要纺织院校和相关企业完成教育部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结题验收,并在第二届世界纺织服装教育大会上作经验交流;承办全国大学生纱线设计大赛、第十九届长三角科技论坛纺织分论坛,举办全国“安全与防护用纺织品产学研合作论坛”、全省“纤维材料功能改性及其在安全防护方面的应用”专题研讨会;与东华大学纺织学院签署合作协议,在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等方面开展多领域、高层次交流协作;与韩国大邱大学、日本信州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等签订合作协议,有近20名学生参加境外学习交流。

二是协同创新有突破。学院与天虹纺织集团建立起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集团在前期投入1000万元的基础上,又注入800万元合作经费;新增纺织行业建筑用纤维及土工材料重点实验室、交通建筑用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科研基地等50多个产学研合作平台;新增横向合作项目500余项、社会培训收入近400万、引进社会捐赠800多万元。

天虹纺织集团领导到学院天虹纺织研究院考察交流

三是科技服务有实效。学院积极组织团队参与学校2020年启动的“百名专家服务百企、科技助力复工复产”专项行动,在南通市及相关县市进行成果发布和项目推介,为企业提供技术指导,助推企业复工复产。学校原党委书记浦玉忠在2020年第9期《群众》杂志“思想理论版”发表的《在战“疫”中担起服务大局职责》一文中介绍了学院团队发挥专业优势抗疫事迹。

(殷春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