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热点关注:关爱点亮儿童未来

访公共卫生学院“江海心悦”团队

1021
分享

发布时间:2023-11-06 17:22阅读次数:1021来源单位: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挂靠) 责任编辑:陈虹

团队赴如皋九华初级中学开展“心悦小课堂”

“文文现在回家之后会和我说说在学校发生的事情,脸上多了笑容,还会主动帮我做家务。真心感谢你们对小朋友的关心和陪伴!”今年暑假结束前,南通大学江海心悦“筑梦童心”困境儿童关爱志愿服务项目负责人、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2021级学生李佳悦收到了这样一条微信消息。文文(化名)是项目团队的帮扶对象,家住南通市开发区,从小被领养,又遭遇养母去世、养父病重,自卑、冷漠、不愿与人交流,经过团队志愿者们的多次帮扶之后,文文变得开朗了许多,还时常询问“大哥哥大姐姐,你们什么时候再来呀?”

近日,由共青团江苏省委、江苏省青年志愿者协会共同举办的2023年江苏省高校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在南京落幕。南通大学江海心悦“筑梦童心”困境儿童关爱志愿服务项目从150个项目中脱颖而出,成为全省荣获金奖的26个志愿服务项目之一。

做困境儿童的幸福守护者

“在我们的实地走访调查中发现,以南通市开发区为例的230名困境儿童中有36.2%存在心理问题,这让我们思考该如何去帮助这些孩子。”在大赛答辩会上,李佳悦说起项目起源。

“还记得你说家是唯一的城堡,随着稻香河流继续奔跑,微微笑,小时候的梦我知道……”这是志愿者们到文文家开展第八次帮扶时,文文在志愿者姐姐的吉他伴奏下,开心地唱着最喜爱的歌曲《稻香》的视频。画面中的文文面带微笑、自信大方,让人无法联想到她是一名困境儿童。

“我们帮扶的困境儿童包括因家庭贫困、身体残疾、家庭监护缺失或监护不当导致生活、就学、社会融入等困难或人身安全受到威胁的儿童。”李佳悦介绍到。

项目团队通过前期心理测评和初步咨询访谈发现,在从小缺少关爱环境下长大的文文存在焦虑、 自卑、 成绩落后、无法融入集体等问题。团队针对她的情况制定了个性化干预方案,志愿者们定期到文文家中开展入户帮扶,发现文文喜欢画画,就借助绘画疗法帮助她疏解焦虑情绪,还邀请文文参加以“认识自我 ”“人际交往”等为主题的“心悦小课堂”等活动,在团体中培养她独立、自信、勇敢的积极心理品质。

经过四个多月的干预,文文变得活泼开朗了,学业也得到了明显提升,她对生活充满信心,也与团队志愿者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她把在学校做的手工送给我们,同时与我们保持书信来往,孩子的成长与改变鼓励着我们,让我们更加坚定了志愿服务的初心。”团队成员、南通大学预防医学专业2020级学生王贤君说。

项目团队深入困境儿童家庭进行走访调研,依托困境儿童风险评估规范,将困境儿童分为“红黄蓝绿”四个风险等级。志愿者们通过心理咨询、学业辅导、兴趣开发、关爱陪伴等一系列活动,对儿童进行个性化精准帮扶,改善儿童心理状况,进一步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团队还通过家长课堂、家长沙龙等,向家长们传授科学教育理念,帮助他们与孩子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今天的家长课堂太有收获了,我才意识到原来自己和孩子的沟通存在这样多的问题,谢谢江海心悦团队的公益课。”志愿者们经常收到家长们这样的感谢反馈。

过去两年,团队深入走访186户困境儿童家庭,开展一对一帮扶900余次,团体辅导活动357次,志愿服务时长累计30218小时。干预前后的对比调查发现,超过90%的儿童自信心显著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得到明显增强。 

打造标准化可推广的“心悦模式”

江海心悦团队源自2019年3月成立的南通大学学生社团“江海健康公益传播社”,通过大学生社会实践为社区、学校、家庭和儿童提供身心健康发展计划并开展志愿服务。同年12月“江海心悦健康公益中心”成立。

最初,团队聚焦二孩家庭的长子女心理困境。“中国工程院李兰娟、顾晓松等院士和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副会长崔丽娟教授给予了团队重要的指导,我们设计出了儿童心理困境帮扶系列课程,还相继开发了健康读本、原创绘本和文创文具等产品。”南通大学医学院2021级研究生秦欣悦本科就读于本校公共卫生学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是“江海心悦健康公益中心”的创始人。

2020 年 5 月,新华社为中心开展的二孩家庭干预过程拍摄了主题为《从我,到我们》的微视频,刊登《温度》专栏,视频点击量超125 万次,中英文纪录片全球播发累计观看量超千万。

2021 年3月,“江海心悦健康公益中心”作为第一批公益组织入选团省委“梦想改造+”关爱计划,聚焦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同年7月,南通大学“江海心悦”梦想儿童关爱服务站在南通市通州区兴仁镇揭牌,为全市做好“梦想改造+”后半篇关爱文章提供了可参照、可推广的经验典型,由此开启江海心悦志愿服务由南通走向全省乃至全国之路。

“头头拍拍、肩肩拍拍、头拍肩拍、头肩拍拍……”宿迁市宿城区的心悦“梦想空间”里传来小朋友们欢快的声音。这次的“心悦小课堂”带来的是《积极应对冲突,健康快乐成长》主题活动,帮助小朋友们以积极的方式解决冲突。团队与社区、学校、政府等联合建造心悦“梦想空间”,为困境儿童开展多元互动课程和活动;同时面向社会招募专业人士,为每一间“梦想空间”配备 1 名专职心理咨询师和2 名社会工作者,广泛招募社会志愿者参与活动组织。

“通过‘梦想改造+’计划,我们与社区建立了更加成熟稳定的合作关系,并以此为范本,通过‘返家乡’社会实践,让大学生志愿者们把‘心悦模式’志愿服务品牌带到全国各地更多的社区。”南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事业管理教研室主任高月霞教授是团队的指导老师之一,在她的指导下,团队已将志愿服务送至全国 14 个省,37个城市的218家社区、346所学校、858 名困境儿童家庭,建成86个“心悦梦想空间”,组织心悦俱乐部、学业生涯规划沙龙等互动式、体验式活动 3千余场。

团队在南通市五山小学开展团体辅导

目前,团队拥有9名专职人员、20名兼职人员和一支由3899名人员组成的志愿者队伍,定期通过规范化流程进行志愿者培训,实现组织标准化服务的复制与推广。

“我们的目标就是打造标准化可推广的‘123心悦模式’,即1套精准的帮扶流程和规范化课程、线上线下2个平台融合、‘家校社’3级联动,并将我们的经验向全国推广。”“梦想改造+”项目负责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23级研究生戚雅婷说。未来,中心将进一步完善心悦课程体系,打造 100 支专业志愿者队伍,培训 1500 名专职心悦教师,进一步扩大服务对象范围。“我们计划联合多方力量,在全国建立 15 个“江海心悦”分部,促进标准化服务推广,进一步提升中国儿童身心健康,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实现。” 

传承公益大爱  实现双向成长

“中考前,我一度几次月考连续考砸,多亏了高老师主动来到我家里跟我谈心,还加了微信,每天鼓励我,帮我树立信心!”在南通市兴仁社区的首堂江海心悦团体辅导课上,南通少年小冰(化名)协助通大志愿者,为社区青少年提供助教服务,并分享了自己的成长经历。

小冰在10岁时遭遇父亲意外离世、母亲弃养,成为了一名“事实孤儿”,心理和学业上都存在一些困难,在得到江海心悦团队半年的跟踪帮扶后,小冰以696分的高分考取了南通的一所省重点高中,于是他也“变身”为江海心悦志愿者,参与到帮助更多困境青少年的志愿服务中。

受助者成为施助者,将温情和爱一直传递下去。不仅如此,团队师生自身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也收获了很多,“这是一种双向的成长”高月霞说。

儿童心理健康一开始并不是高月霞想要关注的研究方向,在指导学生做公益实践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社会现实问题,因此引发了相关学术思考。“没想到自己做着做着就投入进去了,我现在带的学生有相当一部分研究都和这个方向有关,也取得了一些成绩,总觉得是一种放不下的责任。”

“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第五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公益创业赛铜奖、第七届江苏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公共卫生学院辅导员陈碧君也是团队的指导老师之一,她拿出了一张优秀的团队成绩单。“我是眼看着同学们一步一步成长起来,她们的专业知识技能、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合作意识等都得到了很大提升。”已经本科毕业的9名团队核心成员中,有6人被报送到东南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南通大学等高校读研。

“我还记得自己第一次在‘家长课堂’做汇报的时候,满脸通红,眼睛直直盯着桌上的电脑屏幕,始终没敢抬头看台下一眼。”戚雅婷笑着说。在江苏省“梦想小屋”集中建设推进会上,戚雅婷代表团队发布了江海心悦“心悦课堂”关爱服务项目,汇报思路清晰、语言生动流畅、表现从容自信,最终成为省内首家高校团队入选“梦想改造+”关爱计划。

“作为项目的负责人,我要考虑每次活动的工作分工,让团队每位成员都能充分发挥各自所长,还要处理各种突发情况。”在团队中磨炼出来的良好统筹协调能力,为戚雅婷之后能出色做好南通大学校学生会副主席的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困境儿童帮扶项目中涉及问卷设计、入户随访以及健康教育宣讲等工作,都紧密结合了我们儿童少年卫生学、妇幼保健学以及健康教育学等相关专业知识。”预防医学专业2019级学生朱文迪也是团队的项目负责人之一,已经大五的她在扬州市宝应区疾控中心实习,“我参与了疾控中心的学校卫生调查、青少年合理膳食营养监测和问卷录入等工作,在江海心悦团队的实践经历让我在这些工作中更加游刃有余。”

“多元的校园文化,让我投身志愿服务,收获一场与困境儿童健康成长的双向奔赴;浓郁的学术氛围,让我开拓创新思维,走上了公益创业的国赛舞台;在通大给予的广阔舞台上,5年的青春岁月,我收获的是希望,是成长,是成功,是感恩。”朱文迪在南通大学2023级新生入学典礼上作为老生代表发言时说,她希望更多的青年学子能加入志愿服务的队伍中来,热爱公益事业,传承大爱与奉献。

(校报记者 陈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