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热点关注:聚“三力”托举 启“四航”育才

电气工程学院“启航工作室”赋能青年教师成长

758
分享

发布时间:2023-11-21 15:02阅读次数:758来源单位: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挂靠) 责任编辑:余小乔

“一群年轻人从五湖四海赶来,初来乍到的,找不到方向怎么办?他们从高校到高校,从学生到老师,怎么实现身份切换?”说起学院党委牵头成立“启航工作室”,电气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刘芸直言,就是为了让青年教师借助这个平台获得指导和帮助,引领他们与学院党委同进步、共成长、齐发展。

两年实践证明,“启航工作室”通过聚合基层党组织的引领力、组织力和服务力,从政治引航、思想领航、业务导航、生活助航等方面,切实为青年教师成长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重在引领

2019年6人、2020年7人……在人才强校战略驱动下,一拨拨青年博士相继加盟电气工程学院,给学院注入新鲜血液的同时,也带来一道思考题:如何让青年教师“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管人才’的重要论述,为我们指明了工作方向。”刘芸说,为切实履行“党管人才”责任,学院党委从开辟党建新阵地、引领服务青年人才成长的双重角度,从打造学院党建工作和人才工作新高地的高度精心谋划,于2021年教师节当天挂牌成立“启航工作室”,明确了从政治、思想、业务、生活等四个维度为青年人才赋能。

作为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的一种新探索,政治引航、思想领航是“启航工作室”确立的根本和首要任务。两年里,工作室通过常态化开展专题理论学习、专题辅导报告、青年博士座谈会,了解青年人才的思想动态和心理状态;组织开展“赓续百年初心,担当育人使命”主题报告会、“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专题讲座,引领青年人才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和坚定的理想信念,强化“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

两年来,学院新入职的31位青年博士全部加入了“启航工作室”。在这里,他们参加活动、接受管理、完成任务、获得指导,用最短的时间融入学院事业发展。

2021年入职的胡泮博士,参加过工作室组织的多场活动,去年开展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的重要回信精神令他感触颇深。“我在学生时代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美留学两年,总书记对归国青年‘留学报国’的肯定和期盼,让我觉得回国发展是自己做的最正确的决定。”

也是因为工作室的方向指引,住在青教公寓的青年博士在学校疫情防控特殊阶段纷纷亮身份、做表率,成为抗击疫情的骨干力量;几名党外优秀青年博士主动向党组织靠拢:张雷博士今年上半年成为中共正式党员,陈楠博士目前已进入党员培养阶段,孙兴建博士也萌发了入党愿望。

强在服务

11月22日,由学校首届教学名师、电气工程学院电工电子教研室主任郭晓丽主讲的《怎样上好一堂课》,将在11号楼710会议室开讲。史珉博士已经提前排好档期,准备前去听课。

“郭老师结合个人经验和具体案例,从课程设计思路、PPT呈现、如何融入思政元素、如何进行知识拓展等方面,手把手教我们提升讲课能力。”史珉说,这是“启航工作室”给予青年教师的一大馈赠,也是教学名师给予她个人的教学启蒙。

史珉博士在入职电气工程学院前从未站过讲台,正式上课一年间就先后拿下三个教学奖项——学校微课比赛三等奖、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一等奖,以及南通市在通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是工作室安排有经验的老师帮我一点点设计、完善15分钟的竞赛课堂,帮我克服了以前不以为意或不被觉察的一些细节问题,让教学变得更灵动、课堂更出彩。”她说。

不止教学层面。为提升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工作室在学校启动国基申报后的几个月,平均一到两周便召开一次会议,邀请校内外专家、科研骨干作项目申报辅导和经验分享,给大家提供科研思路和想法。对着手写本子的青年教师,更倾注了“扶上马再送一程”的热情和耐心。

2020年9月入职的孙兴建博士,一本国基青年项目申报书写了三年。“问题卡在关键科学问题的凝练和研究内容的集成上。”他说,是工作室安排的两位前辈老师对他进行的单独辅导,最终帮他打开思路、找到方向,在今年顺利“进圈入围”。

为了解除青年教师后顾之忧,工作室不仅以问卷形式了解他们思想上的困惑、工作中的难题、生活上的需求,还通过召开座谈会、个别交流等方式跟进掌握他们的职业规划和生活状态,缓解他们首聘期的考核压力,帮助有需求的人解决各种现实问题。

“2021年夏天疫情尚未完全放开,我办理入职报到时被挡在校门外,是院办主任刘峰老师亲自开车把我接进校。入职后住进青教公寓,刘老师见我邮到快递驿站的行李又多又重,又专程开车帮我搬行李。”胡泮每每念及于此,心中都倍感温暖。

成在实效

青年教师既是“启航工作室”服务的对象主体,也是工作室开展工作的主体。

以人工智能为研究方向的袁银龙博士,刚入校便赶上学院正筹建团队参加全国大学生人工智能挑战赛。被委以重任的他,从考察学生到组织战队再到带学生备赛,全过程深度参与,最终指导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人工智能挑战赛二等奖。去年,他指导的“海工小医生”水下智能焊接机器人项目荣获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眼下,他又在专注指导学生从技术层面改进“海工小医生”,拟通过研发一款“海空协同”的智能检修机器人继续冲击国赛大奖。

“我们在这里学习交流获得成长,也在这里拼搏进取创造业绩。”袁银龙说,自己今年顺利通过了首聘期考核这一“入职第一大关”,主要得益于工作室提供的机会、指导和激励。

如今,工作室在成立之初设计上墙的“青年人才业绩榜”,已经快要被青年博士的各项成果填满,主要包括他们主持的课题、发表的论文、授权的发明专利、获得的奖项等。

据不完全统计,工作室到目前累计发表核心论文59篇,其中SCI高水平论文45篇;获得国家级项目7项、省级项目6项、市厅级项目21项;获得横向项目30项,到账经费673.37万元;获得专利授权68项;指导学生获得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机器人开发者大赛等国赛一二三等奖多项。

此外,青年博士们还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主持或参加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本科生“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专项课题多项。所在《电机学》课程组获国家级课程思政团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获江苏省首批课程思政示范专业。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们还以“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的工科人担当,一边推动科技成果落地,一边主动服务社会:与南通市相关企业合作,研制出基于LLC谐振电路的熔喷布驻极机电源并成功投产,为抗疫做出“通大贡献”;与苏州相关企业合作,研制出基于SiC MOSFET的电动汽车40kW便携式充电机,可有效平衡充电装置的便携性与充电速度;与中天光伏合作,推演出光伏系统直流电弧故障的特征及故障检测算法,为光伏电站的安全撑起“保护伞”。

(校报记者 余小乔)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