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坚持立德树人 深化内涵发展】审核评估本科人才培养工作巡礼: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

11
分享

发布时间:2024-04-26 18:30阅读次数:11来源单位:教务处 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挂靠) 责任编辑:余小乔

以“三强化”筑牢“新工科”人才培养硬实力

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江苏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专业,工程管理专业通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专业评估、获批江苏省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土木工程和工程管理专业为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生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银奖等全国各类竞赛奖项260余项……

这是近年来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人才培养交出的一份亮眼成绩单。若问“累累硕果”如何“结满枝头”?近年来,学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主动对接“新工科”,强化党建引领、专业建设、教学改革,将焕发出来的学习、工作热情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不断筑牢人才培养硬核支撑力。

强化党建引领,潜心立德树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近年来,学院党委始终坚持强化党建引领,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等各环节,着力培养“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宽视野”的研究应用型人才。

学院承办江苏高校土木类学院党建联盟人才供需研讨会

去年7月,由江苏20所高校土木工程类学院、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和新华日报社新华传媒智库共同发起的“江苏高校土木类学院党建联盟”成立,学院积极加入联盟并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新年伊始,学院联合南通市人才服务中心承办了江苏高校土木类学院党建联盟人才供需研讨会。来自全省高校土木类学院的专家及建筑企业代表齐聚一堂,从人才供给侧角度深度探讨“土木类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问题。研讨会释放出新时代土木类人才培养的新信号——要在加强土木类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中做到个人发展和家国情怀相结合、专业能力与行业转型相结合、土木专业和热门专业相结合,力争培养出一大批拥有深厚家国情怀、符合市场发展需要的一专多能的高质量土木类人才。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学院党委构建了“思想引领—典型示范—科创活动—素质拓展—成才导航”相互支撑、错位互补的“立交桥”式党建+育人机制,深化“专业知识+价值塑造”的教学实践,注重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双轮驱动。在与企业联合攻关的基础上,学院与政府、企业共建融合创新平台,构建了以党建共同体凝聚产业链合作、创新、发展“最大公约数”,嫁接优势资源,协同促进人才培养、学科发展、专业建设落地落实。

以党建为引领,学院不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通过承办全国高校课程思政研讨会、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工作坊、课程思政示范课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教学水平和能力,确保专业课课程思政全覆盖。学院现有2个校级课程思政示范专业,获批校级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项目5项、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4项,获评校级优秀课程思政教学案例6项,专业教师发表课程思政论文5篇。与此同时,学院在学生中大力实施“党员素质提升工程”“学涯导航引领工程”“创新能力拓展工程”“学院文化塑造工程”,不断强化学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强化专业建设,坚持创新驱动

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使命。近年来,围绕高校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与错位现象,如何主动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经济发展,在转型升级中形成新的工科教育模式,已经成为当下各高校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课题。对此,学院不断更新教学体系,推动开放办学。

《高等学校土木工程本科专业指南》宣贯交流和专业评估认证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今年3月,《高等学校土木工程本科专业指南》宣贯交流和专业评估认证研讨会在我校召开,来自全国150余所高校的土木专业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土木工程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实践与创新。专业建设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对促进学科内涵式发展,深化本科专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本科教育质量和水平具有关键性作用。

为此,学院加大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凝练学科方向,全力推进交通运输工程、土木工程两个一级学科交叉融合快速发展。为了更好地助推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学院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及时引入OBE理念加强专业建设顶层设计,凸显“以学生为中心”和“成果导向”为核心,提出专业育人理念,定位专业建设目标,致力于培养新时代所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学院通过校内外对人才的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围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构建“3+X”课程教学体系。“3”即建立通识、基础和专业课程群,强化产业基础和前沿类课程建设,‘X’是设立多元课程群,融贯管理与创新等多元课程。构建形成性评价、达成性评价、教学监督等多元评价体系,完成毕业要求和培养目标评价,以此形成“目标—措施—评价”的校内外互动双循环系统。学院还基于OBE理念适时修订人才培养目标,紧跟国家社会发展和行业产业发展的需求变化,结合学生发展需要,定期组织专业教师座谈会、走访用人单位、邀请知名专家指导,及时调整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充分体现学院专业办学特色。

经过几年的建设,学院专业建设成效显著: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成为江苏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专业;土木工程和工程管理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工程管理专业获批江苏省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土木工程和交通工程专业也即将迎来专家进场考查……

“在‘新工科’人才培养方面,我们将持续发力,继续践行以OBE理念为指引的人才培养范式,并辐射和带动其他专业领域人才的培养,为推进一流专业和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大学建设贡献力量。”学院党委书记张莉莉说。

强化教学改革,赋能人才培养

随着建筑业的转型升级和交通强国战略的大力实施,如何将“高校之长”和“企业之需”进行双向匹配,坚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这是新工科人才培养亟需解决的问题。为此,学院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探索产教融合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我校与中铁十一局签订校企联合定制班协议

去年6月,由南通大学和中铁十一局联合创办的首届“杨连第登高人才定制班”正式开班,该班通过定制教学活动、企业带薪实习、主题班级活动、校企联合毕业设计、双导师制教学管理、企业在线专属学习平台等方式,每年面向南通大学大三或研二学生,提前选拔、培养、储备企业的专业技术后备干部,实施“3+1”或“2+1”模式进行管理与培养,提前与学生签订就业协议。首届“登高班”面向全校共招收了21名学员,涉及4个学院8个专业。

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20级土木工程专业的李波是其中一员。提及加入“登高班”的初衷,他说,中铁十一局是建筑施工企业集团中的佼佼者,能够为毕业大学生们提供行政、职能、技术、项目等七大职业发展通道。2023年暑假,短短一个月的实习,他在施工现场见证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神奇过程,学到了基础的实践技能。他说:“定制班给我们提供了实战练兵的良好平台,有助于更好地检验我们所学知识是否真正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用人单位的需求。我们要以‘登高’精神为指引,争做有家国情怀、有本领担当的‘时代工匠’。”今年7月,第一批“登高班”成员将顺利入职公司,真正实现了毕业就业无缝对接。

这是学院践行OBE人才培养理念,在实践教学改革中的有益探索。在此基础上,学院积极推行“护航计划”,引入企业专家长期驻场、深度陪跑,全过程参与专业发展规划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合理性评价、教学资源开发等顶层设计,突出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学院在专业教学计划中嵌入产教融合课程,与华为、科大讯飞共建“人工智能+交通”网络课程,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共同组织课程教学。学院聘请企业兼职教师、创新创业导师已达72人,获批4位江苏省产业教授,先后与54家企业建立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参与实习提供了充足的实训平台。

如今,理论教学和实践锻炼已然融为一体。学院的专业课堂上,行业大咖、企业专家为学生授课成为家常便饭。“企业工程师参与授课已经固化到课程大纲”,学院副院长陈敏介绍,企业工程师进学院课堂,除了承担相关课程教学任务外,还联合院内教师共同指导学生毕业设计、项目课程、创新创业活动,并按照企业规范开展工程化培训和项目训练,让学生真正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和项目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真题真做”。

得益于这种校企协同双向育人的模式,交土学子在这里拔节生长:学生在全国各类竞赛中获奖260余项,获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近200项,发表论文200余篇,发明专利100余项。学生近三年升学率超30%,就业质量和层次稳步提升,以“上手快、后劲足、适应性强”的特点受到用人单位的交口称赞和广泛好评。

百舸争流千帆竞,勇立潮头敢为先。前不久,我校与南通广联达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共建绿色低碳智能建造产业学院,这是学院在产教融合教学改革中的又一次大胆尝试。“我们将通过联合共建,共同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新路径,为南通大学与南通市‘名城名校’融合发展战略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施佺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