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二十载砥砺奋进】聚力科技攻关 为创新注入“源头活水”

我校着力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355
分享

阅读次数:355发布时间:2024-11-24 16:28来源单位:党委宣传部(与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合署,新闻中心挂靠) 责任编辑:余小乔

帕金森病是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对帕金森病的确切致病因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一直是道医学难题。教育部·江苏省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孙诚教授团队深耕帕金森病相关基础理论研究,发现蛋白脱乙酰酶SIRT1对缓解帕金森病具有显著作用,并进一步研究阐明了相关分子机制,研究成果于今年8月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细胞报道医学》上刊发,为深入探究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药物奠定了理论基础,成为我校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一个生动缩影。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聚焦科技前沿,推动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是我校实施“科技攀升行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建设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大学征程中,学校心怀“国之大者”,坚持“四个面向”,不断提升基础研究组织化水平,积聚力量强化基础性、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的能力持续提升,使高校智慧成为服务社会发展的创新引擎。

勇攀高峰 提升创新“硬核”能力

继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之后,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是生命科学与医学发展史上又一个里程碑。在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这一新兴学科领域,中国工程院院士、我校顾晓松教授是此项研究的领跑者。“顾教授是世界上第一个将壳聚糖神经移植物应用于临床、第一个转化人工神经研究进入临床的学者,是组织工程神经转化医学开拓者。”国际顶尖期刊《科学》撰文对顾晓松院士的科研工作进行过重点报道。

数十年如一日,顾晓松院士带领团队围绕“神经损伤修复与再生调控的相关机制”这一重大医学难题潜心研究,屡创“第一”的创新性成果在其实验室里诞生。团队首次发现并证明了多个修复与再生调控的分子机制,并构建出壁虎断尾再生模型;研制出生物力学性好、降解可调控、低免疫原性、有利于血管生长和神经导向生长的组织工程神经,一系列成果在《细胞》《自然》等世界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荣获华夏医学科技奖一等奖。

加强基础研究是科技自立自强的前提条件与必然要求。近年来,学校不断加大基础研究方面的投入力度,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开展组织化、集团化科研和多学科协同攻关,遴选了一批基础深厚、优势明显的原创性项目进行重点培育。除顾晓松院士团队外,还有杨宇民教授团队研发的一种仿神经再生微环境支架;陈罡教授团队对周围神经损伤与感觉功能恢复机制的研究取得了系列成果,并荣获全国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范义辉、毛仁芳团队开发了国际上首个“一站式”查询ATAC信号和肿瘤病人表达谱和预后的数据系统……近5年来,学校教职工发表了SCI、EI等高水平期刊论文近两万篇,形成一道道亮丽的“学术风景”。

勇于担当 推动关键技术突破

发展可再生能源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支撑。针对当前海上风电桩存在的清洗作业繁琐耗时,人工操作危险系数高,人工检测局限于表面且无法精准探测内部裂纹等较大安全隐患和效率问题,华亮教授团队研发的新一代水下智能焊接机器人,为风电设备探伤、焊接、表面清理等维保工作提供了新的选择。

自主研发智能化协同的水下裂纹精准识别系统,实现多种水域中对风电桩基础和目标表面裂纹的精准识别,效率比人工检修提高67%;基于双权值神经网络,首创实现水下湿法焊接技术应用,达到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国家标准;研发首个智慧海上风电运维智能评估平台,实现数字化、精细化的风电场运维,获10项发明专利、3项授权软件著作权。团队以科研攻关站在社会服务“第一线”,弥合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之间的“断点”,研发成果已在多地实现了具有规模和示范效应的应用。

发挥高校智力优势,“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学校推动人才链、创新链和产业链互联互通,近5年建成省部级以上重点研究基地11个,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近700项,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为行业发展析疑解难。钱涛教授团队围绕后锂电池时代的储能设备进行了深入研究,首次研发出独特的胶质半固态电解质,解决深度充放电条件下电极电解质相际界面湍动的关键问题。张健教授团队对我国适合沿海滩涂和湿地种植的林木开展抗逆性早期鉴定关键技术研究,首创柳树抗逆性早期鉴定技术、抗逆快速进化基因和耐盐枢纽基因的发掘技术、柳树促成开花技术,并在沿海地区进行应用推广。这一系列原创性科技成果,有效提升了学校整体科技创新水平,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源源不断的力量。

勇挑大梁 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作为一所地方综合性大学,南通大学在强化自然科学研究创新的同时,全力推进人文社科高质量发展,重点围绕党的建设、国家战略决策、文化传承创新、张謇研究等领域,强化社会服务与决策咨询研究,获批成立“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南通大学基地”“长三角现代化研究基地”“江苏省统一战线理论研究基地”“江苏省统计科学研究基地”等平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围绕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全国两会精神,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南通大学基地专家积极开展研究阐释,在权威报纸杂志发表理论文章33篇,获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近20项。南通大学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为宏观背景,提出区域协调性均衡发展战略,研究成果多次入选江苏智库实践“十佳案例”、智库研究“十佳成果”。作为国家级国史教育基地,南通大学成立历史文化学院,高水平编纂《南通通史》《南通文库》,持续深化张謇研究,赋能地方文化强市战略。学校实施人文社科精品著作培育工程,通过“精进讲坛”“精进沙龙”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与良好的学术生态。5年来,学校共获批国家级、省部级人文社科科研项目260余项,实现各级各类项目立项全覆盖,并在今年国家、省社科基金项目上取得历史性突破,位列全省第6位、全国第83位。

技术支撑有力度、智力支持有温度、建言献策有高度,薪火相传的“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办学理念在新时代不断焕发出新生机。“看着学校的科研成果落地应用、造福于社会,这是我们最欣慰的事。”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杨宇民说道,“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实践中不断作出高校贡献。” 

(范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