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旷燎沙在国际学术期刊《SCIENCE CHINA Physics, Mechanics & Astronomy》(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上发表题为《Polymer microbottle with flexible tunability for ultrasensitive ultrasound sensing》(用于超灵敏超声传感的具有柔性可调的聚合物微腔)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提供了一种对超声具有高灵敏度的微腔制作方案,创造性的提出了一种经济高效的调谐方法,并展示了模式热展宽效应对超声的响应特性,为微腔模式的快速调谐和高稳定性进行超声探测提供了一种可行的参考路线。
研究团队通过对腔内电阻微丝施加周期电压,实现对微腔模式的实时化扫频和宽带调谐能力,最大化超声探测中模式的追踪和锁定。同时,通过在微腔内部集成了电热调谐功能,发现微腔热展宽效应在超声探测中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并可在保持最大超声响应时减弱对波长飘移的敏感性。借助于这种可调谐的微腔和模式热展宽效应,实现了高灵敏度的超声探测和高对比度的光声成像效果。
《SCIENCE CHINA Physics, Mechanics & Astronomy》期刊被SCI、EI、ADS等数据库收录,影响因子为6.4,为中科院物理大类一区期刊。南通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北京大学长三角光电研究院孙伽略博士、张方醒博士为该论文共同通讯作者。
(李威)
相关链接: https://doi.org/10.1007/s11433-024-25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