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22日,我校莫文隋研究生支教团先后联合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南通市第一初级中学、启秀中学、通大附中开展大中小学“同上一堂思政课”系列活动。
在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南通市第一初级中学,我校莫文隋研支团成员参加了学校每周一的升国旗仪式。第25届莫文隋研支团邹胡健、顾智鹏分别讲述了在青海、新疆的支教经历,以及与支教地学生的暖心故事,分享了各自的心灵感悟,展现了志愿者的成长与蜕变,在中小学生的心中播下了“莫文隋”的种子。
在我校校史馆“莫文隋”主题展馆,研支团联合启秀中学学生开展“听‘莫文隋’故事,做新时代雷锋”活动。活动中,通过观看《廿载志愿红,但行好事,莫问谁》专题纪录片和《时间会回答成长》支教纪录片,让中学学子进一步了解莫文隋精神的起源、内涵和发展,认识了南通大学莫文隋研支团群体。第23届莫文隋研支团汤宇渊、第24届莫文隋研支团段雅棋向中学生们分享了各自的支教故事,回答了他们对西部学生、西部课堂的好奇。启秀学子还向我校研支团支教地捐赠了课外读物及文具,用实际行动争当“莫文隋”。
通大附中第二届青海班的学生受邀走进通大校园,体验大学生活。藏族学子们参观了范曾艺术馆与校史馆,了解我校的发展历程,感受百年学府的文化底蕴。在“莫文隋”主题展馆内,他们驻足欣赏每一件珍贵的实物与影像,感悟莫文隋精神的力量。研支团还为他们安排了非遗植物拓染体验活动,在动手实践中感受传统非遗的魅力。我校研支团教授过的学生中共有14人考入青海班就读,走进支教老师母校的活动已连续举办2年。
本次系列活动跨越学段、多校联动,通过校内外宣讲、沉浸互动式课堂,将支教故事与志愿精神融入思政课堂,让思政课活起来、动起来,在青少年心中厚植爱国情怀与责任担当,助推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走深走实。
(王宇深 王文森/文 张超/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