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药学院黄超教授团队在神经免疫领域学术期刊《Brian Behavior Immunity》上发表题为《Stimulation of microglia leads to a rapid antidepressant effect by triggering astrocytic P2Y1Rs and promoting BDNF-mediated neurogenesis in the hippocampus》“小胶质细胞激活通过触发星形细胞P2Y1受体促进BDNF介导的海马神经再生发挥快速抗抑郁效应”的研究论文。南通大学药学院为第一署名单位和唯一通讯单位。
抑郁症是现代社会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常用的抗抑郁药以纠正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稳态失衡为主要目的,但普遍存在起效慢、响应率低、副作用大等缺点。过去40年,抑郁症创新治疗药物的研发进度十分缓慢,艾司氯胺酮鼻腔喷雾剂是近30年以来第一个被FDA批准用于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快速抗抑郁药。作为氯胺酮的结构修饰衍生物,艾司氯胺酮存在影响患者思维、认知和记忆功能的潜在风险,可能限制其临床应用。因此,探索更为安全有效的快速抗抑郁策略意义重大。课题组历经十年深耕,系统研究了齿状回小胶质细胞动态变化在抑郁症中的核心作用,证明齿状回小胶质细胞功能受损是慢性应激诱导抑郁症发生的关键机制,恢复齿状回小胶质细胞功能具有明确的快速而持久的抗抑郁效应。本研究结合化学遗传学、前脑神经元P2Y1受体条件性基因敲除、星形胶质细胞P2Y1受体条件性基因敲除等技术方法,揭示了齿状回小胶质细胞功能修复产生快速抗抑郁效应的细胞分子生物学机制,发现固有免疫重构剂通过动员齿状回小胶质细胞释放ATP,激活星形胶质细胞上的P2Y1受体,促进海马神经再生,进而产生快速抗抑郁效应。研究结果从小胶质细胞与星形胶质细胞交互作用角度,创新性地揭示了齿状回小胶质细胞功能重构的快速抗抑郁价值。
《Brian Behavior Immunity》创刊于1987年,是美国心理神经免疫学研究学会(PNIRS)的官方期刊,专注于神经科学、免疫学、心理学及临床医学的跨学科研究,是中科院医学大类一区TOP期刊,影响因子8.8。
(陆需)
相关链接:https://pubmed.ncbi.nlm.nih.gov/40194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