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行融媒体联盟成立大会暨“融媒体综合管理平台”上线仪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关于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精神,4月25日,我校举行融媒体联盟成立大会暨“融媒体综合管理平台”上线仪式。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吉明明,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施佺为联盟发起单位和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站授牌,并与6家网络思政工作中心成员单位负责人共同启动我校“融媒体综合管理平台”。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陶锋主持会议。
我校“融媒体综合管理平台”启用
吉明明向为学校融媒体建设付出辛勤劳动的所有单位、师生表示衷心感谢。他强调,联盟的成立和平台的启用是我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重要论述的生动实践,充分体现了新时代高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他就进一步促进相关工作提质增效提出四点要求。一要胸怀“国之大者”,筑牢意识形态主阵地。各单位要认识到加强融媒体建设和监管的重要意义,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守好网络空间“责任田”。二要深化“融”的实践,构建全媒体传播新格局。各单位要加强内联外通,畅通信息共享渠道,拓宽与主流媒体联动,打造整体联动、特色发展的宣传矩阵,形成“大宣传”格局。三要坚持“内容为王”,讲好新时代通大发展故事。联盟要聚焦学校中心工作,服务学校发展大局,加强正面宣传力度,用心用情用力讲好通大发展故事,传播好通大声音,展示好通大形象。四要锻造“四力”队伍,激发创新发展新动能。要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主动学习前沿技术,提升应对舆情危机、引导网络舆论的能力,协力推动学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网络思政工作再上新台阶。
施佺宣读了成立南通大学融媒体联盟和建立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站的相关文件。融媒体联盟由党委宣传部、党委教师工作部、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党委学生工作部、团委、信息化中心等6家网络思政工作中心成员单位,以及人文社科处、离退休人员工作处、社会资源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工会、艺术学院共同发起。学校其他所有二级单位是融媒体联盟的成员单位。为进一步整合资源、凝聚合力,积极构建线上线下联动、多元主体协同的“网络思政共同体”,我校成立首批“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站”,分别设在融园、桃园、恬园、“医+空间”、沁园等5个“一站式”学生社区。
陶锋介绍了融媒体联盟成立的背景及学校网络思政工作取得的成绩。我校主动适应传媒变局,大力推进媒体融合发展,是首批入选江苏省教育系统融媒体中心建设试点单位和江苏教育融媒体联盟单位。我校以联盟成立为契机,进一步推进学校融媒体建设工作,历时一年建成的融媒体综合管理平台正式上线,将融合校内媒体资源,构建立体传播矩阵,共同讲好通大故事,不断提升学校知名度和美誉度。大会还发布了我校融媒体中心LOGO和IP形象。LOGO外轮廓是相机镜头框架,内嵌弧线模拟眼睛,含有“记录之窗”与“观察之眼”的双重寓意。IP形象是以长江江豚为原型的、兼具地域亲和力与时尚科技感的校园媒体使者卡通造型。
校领导为融媒体联盟发起单位授牌
校领导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站授牌
仪式上,“一站式”学生社区主管部门、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陈婷婷分享了一站式学生社区“以技术赋能构建虚实联动的育人新生态”的工作设计理念和工作成效,表示将以融媒体平台上线为契机,把学生社区中积累的真实需求转化为网络思政的选题方向,把线上互动中的积极力量引入线下实践,共同打造凝聚青年、引领青年的精神家园。艺术学院副院长吴旭春作为融媒体联盟发起单位代表发言。他认为,融媒体联盟的成立是全校宣传思想战线凝聚合力、创新发展的起点,表示学院将继续在联盟建设中发挥好优质内容的供给者、技术创新的探索者、协同育人的实践者三重角色,携手书写融媒体时代通大宣传工作新篇章。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副主任陈益均汇报了“融媒体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概况和具体功能。
仪式后,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执行主任段洪涛教授受邀作题为《高校网络舆情:特征、处置与引导》的辅导报告。报告从网络舆情的特征及形成、应对及引导、精准思政需注意的问题三个方面展开,为在新时期做好高校网络思政工作和舆情应对处置工作提供了思路和方法。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顾潍文主持报告会。
各二级党组织书记,各单位新闻宣传工作分管领导、新闻通讯员、新媒体平台管理员、网信工作联络员,网络思政名师工作室负责人,以及辅导员、学生骨干代表参加会议。
(陈虹/文 范苏/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