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孙利军教授团队与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杨永杰教授团队在《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联合发表题为“Smartphone-based electrochemical microsensor in combination with internet of things for remote monitoring of salicylic acid in plant(智能手机与物联网联用的植物水杨酸电化学微传感器远程监测系统开发)”的研究论文。团队教师张亚莉副教授、已毕业研究生刘薇、李道东为共同第一作者,杨永杰教授和孙利军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团队研究生张铖和教师谈蓉等参与相关的研究,南通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
该研究开发了一种基于智能手机的电化学微传感器系统,并结合物联网技术,实现了对植物体内水杨酸的远程实时监测。水杨酸是植物健康的"晴雨表"。传统检测方法如色谱分析需要复杂的样品前处理,无法实现田间实时监测以及数据的远程传输。研究团队首次将智能手机电化学检测技术拓展至植物激素信号监测领域,创造性地将微型三电极传感器、智能手机的移动计算和传输能力与物联网(IoT)技术相结合,构建了一套完整的水杨酸远程监测系统,具有便携性(传感器直径仅头发丝粗细)、实时性(无需样品预处理)和智能化(数据云端共享)三大优势。该技术框架还可扩展至其他植物激素如茉莉酸、脱落酸等的监测,为构建基于植物信号分子的早期预警系统奠定了基础。未来通过优化传感器阵列,有望实现对多种植物激素的同步监测,推动智慧农业从"表型观察"向"分子预警"的跨越式发展。
《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为中科院一区top期刊,影响因子10.5。该研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南通市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相关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956566325006074
(孙利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