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11月24日下午,后勤保障部党委联合崇川区委统战部(区民宗局)、崇川区文旅局在啬园校区二食堂举行“非遗融情‘榴’在南通”崇川·通大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暨南通大学“红石榴餐厅”揭牌仪式。校党委副书记王卫东,崇川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张明星,校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朱城等共同为“红石榴餐厅”揭牌。
王卫东代表学校党委向出席活动的领导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指出,我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深度融入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全过程。“红石榴餐厅”不仅是满足师生多样化餐饮需求的就餐场所,更是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平台。围绕“红石榴餐厅”后续运营,王卫东提出三点期望。一是将“红石榴餐厅”建设成为促进校园民族团结的“连心桥”。要精心提供融合多民族饮食特色的菜品,满足师生多元餐饮需求,在共享美食中促进文化交流与情感联结,营造共融共进的校园氛围。二是将“红石榴餐厅”打造为深化后勤服务育人的“新窗口”。要全面贯彻“服务育人”理念,在管理与服务中体现人文关怀与包容尊重,加强服务人员对民族政策与风俗习惯的培训,提升服务各族师生的专业能力与人文素养。三是将“红石榴餐厅”树立为展示学校民族工作成效的“示范点”。后勤保障部要以此为契机,不断丰富文化内涵,开展形式多样的民族特色文化活动,并将其经验做法和模式辐射至其他服务领域,全面提升后勤服务质量与育人实效。
张明星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崇川区始终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深耕“民族团结+文化传承+校地共建”的特色实践路径,通过与我校携手构建校地共建统战合作圈,联合开展民族特色美食展、“党建+统战”爱国同心教育实践等系列活动,有力促进各族文化的交流融合,夯实青少年的家国情怀根基。他表示,崇川区将进一步完善校地统战合作机制,拓展合作平台,深化合作内涵,全力推动各民族互嵌式发展。

活动现场,独舞《维族少女》与《萨吾尔登礼赞》、笛子独奏《塔塔尔族舞曲》精彩上演,赢得阵阵掌声。在同步举行的“红石榴”主题非遗市集中,南通薄荷油提炼、彩锦绣、糖画、缂丝、板鹞风筝等2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集中亮相。师生们驻足观赏、亲身体验,在品味民族美食、感受匠心技艺的过程中,深化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与认同,进一步增强了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
此次“红石榴餐厅”揭牌仪式的举办,标志着我校在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上迈出坚实一步。后勤保障部党委将继续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坚持以文化人、以情聚力,不断丰富载体、创新形式,奋力书写新时代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通大篇章”。
南通市民促会会长、我校杂志社社长张学城,崇川区委统战部副部长、区民宗局局长朱天宇,崇川区文旅局局长马卫,崇川区民宗局专职副局长徐叶,崇川区文化艺术中心主任袁轶男,崇川区民促会会长司毅,崇川区各街道(开发区)统战工作分管负责同志,我校后勤保障部相关负责人和师生代表近100人参加活动。
(唐静/文 范苏/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