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 01
    2022-07
    6月30日,特种医学研究院党总支开展“喜迎二十大、共筑海洋梦”主题党日活动,研究院全体教工党员来到南通中远海运船务工程有限公司参观厂史馆、海洋工程博物馆。南通中远海运船务海洋工程博物馆是江苏省20条“永远跟党走”红色线路之一。它是中国近代修船工业见证者,新中国成立后首批国有大型远洋修船基地,是中国修船工业从弱到强的见证,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唯一保留原有建厂规划的、主业持续向好的、符合现代生态发展要求的“活态”工业遗产。在博物馆内,讲解员向大家介绍了企业从1975到2020年的发展历程,一次次的科研攻关,无数船务工作人员的心血凝聚,取得了修船造船领域内令人赞叹的业绩和成就。在生产生活中以“党建+”的模式发挥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的引领作用,凝聚职工群众,在各自工作岗位上掀起“担当有为、争先创优”的工作氛围。此次主题党日活动通过现场体验式教学的方式,展示了中远人以党建为引领,以创新驱动活力,永立潮头、坚韧不拔、开拓进取、砥砺前行的奋进之路,为全体党员上了生动的一课。党员们纷纷表示将坚定理想信念,锤炼政治品格,强化担当实干,时刻牢记并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锐意进取、勇毅前行,以实际
    2022-07-01
  • 01
    2022-07
    6月30日,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组织教工二、五、七党支部部分党员来到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纪念馆,开展“传承红色基因 谱写发展新曲 喜迎二十大召开”主题党日活动。1930年在如皋成立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是土地革命时期江苏省境内唯一列入中央序列的正规红军武装。在中共通海特委的具体领导下,红十四军在南京国民党中央政府卧榻之侧横戈跃马,驰骋苏中八县,历经大小战斗近百次,在游击区内开展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并且在全省率先建立县、乡苏维埃政权,通海、如泰两块红军游击区被列为全国15块红军游击区之一。红十四军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在江海大地上播下了武装斗争的火种,在一定程度上延滞了国民党对中央苏区根据地的大规模围剿行动,对中国革命战争发展作出一定的贡献,并为后来新四军东进和苏中七战七捷打下坚实基础。党员们认真参观了纪念馆内历史资料,听取了讲解员的讲解。党员们纷纷表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前夕,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重温革命先烈为理想而拼搏、为人民解放不怕流血牺牲的历史,对传承红色基因,昂扬革命斗志,增强做好教学科研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促进学院各项事业的发展,谱写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2022-07-01
  • 01
    2022-07
    6月30日上午,我校开展教学组团及辅助设施建设项目安全生产专项检查暨应急救援演练。此次活动是在全国第21个“安全生产月”背景下,以“落实安全责任、牢筑安全防线、遵守安全生产法、当好第一责任人”为主题,先后分应急救援演练、安全生产专项检查、总结通报三个阶段进行。项目部就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四点要求:一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二要不断强化红线意识,筑牢安全生产防线;三要抓好夏季高温安全生产工作,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水平;四要切实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确保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基建处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将“遵守安全生产法,当好第一责任人”的安全生产月活动不断推向深入,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认真总结分析,完善应急预案,坚决守牢安全生产的底线红线,用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的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基建处、保卫处、代建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人员参加活动。(李佳凌/文 胡健/摄)我校开展教学组团及辅助设施建设项目安全生产专项检查。
    2022-07-01
  • 01
    2022-07
    6月30日,机械工程学院举办少数民族师生交流会。学院党委书记张志刚介绍了学院少数民族师生情况,指出少数民族师生是学院大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张志刚、学院院长朱昱与在校的少数民族师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少数民族师生分享了各自民族的风俗特色、文化传统,以及在校的日常学习和生活等情况,并对学院给予的无微不至的关怀表示感谢。交流会后,师生们一起包起了饺子,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加深了彼此的友谊。此次活动是机械工程学院党委扎实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实践活动”之一,旨在增强少数民族师生的归属感,推进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拜文萍)机械工程学院举办少数民族师生交流会。
    2022-07-01
  • 30
    2022-06
    6月29日下午,基建处党支部全体党员和干部职工赴如皋白蒲镇开展“寻访历史记忆,汲取红色力量,勇担时代使命”主题党日活动。同志们先后参观了1942年白蒲镇党的地下联络站“葆春堂药房”、1946年1月“白蒲事件”纪念旧址。“抗日战争期间,白蒲镇受日伪军统治,为了抗日,1942年3月如皋秘密县委派遣组织部长季一先来白蒲开展地下斗争,同年冬天,苏中区秘工部指示陈恭敏等同志利用葆春堂药房,建立党的地下联络站……”活动中,白蒲镇红色故事讲解员、跃进社区书记汤雯涓带领大家回顾了红色革命故事。站在革命先烈曾经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党员同志们表示,回望那段革命岁月,从中汲取了红色力量,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使命担当,将个人融入到党和人民事业中去,将奋斗的汗水挥洒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去,围绕学校大局,铸就高质量发展。保持清正廉洁的工作作风,为全校师生办实事,稳步推进我校教学组团及辅助设施建设项目的建设步伐。(黄小波/文 胡健/摄)基建处党支部开展“寻访历史记忆,汲取红色力量,勇担时代使命”主题党日活动。
    2022-06-30
  • 30
    2022-06
    6月23日—30日,学生工作部组织我校伯藜学社师生赴贵州省贵阳市清镇市开展“与党同心 藜暖黔乡”乡村振兴主题社会实践调研活动。调研期间,伯藜学社团队走访了清镇市新店镇经济发展办公室,清镇市流长苗族乡经济发展办公室,流长苗族乡银厂村、凹河村等单位和村民自治组织,实地调研了清镇市长景风电有限公司,清镇市流长苗族乡凹河村三合一农家乐和清镇市新店镇鸭池河红色文化基地等特色产业项目,并与乡(镇)经济发展办公室负责人、村党支部书记和相关企业负责人分别开展交流座谈,深入了解当地利用环境优势和产业优势来发展地方特色农业,以达到乡村振兴的举措。本次调研旨在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的号召,积极践行江苏陶欣伯助学基金会“鼓励回乡创业,服务基层社会”宗旨。团队成员表示,通过一周的调研加深了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解,拓宽了发展农业经济的思路,提升了社会实践的能力,未来要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积极的心态,在校期间好好学习,增长本领,在更广阔的农村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陈卓越)我校伯藜学社赴贵州开展乡村振兴主题调研。
    2022-06-30
  • 30
    2022-06
    6月25日—27日,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姜朝晖、党委书记蒋国宏分别率队赴苏州市区和常熟地区与当地教育部门及中学开展招生对接交流。交流会上,当地教育部门高度评价了我校建设发展取得的办学成果,充分肯定了我校与当地有关部门及中学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并详细介绍了当地2022年高三学子的整体情况和高考状况。姜朝晖、蒋国宏感谢当地教育部门及各中学对我校招生工作的支持,并就我校的办学理念、发展规划以及近年来取得的办学成果、今年的招生政策进行了详细介绍,表示通大将努力在学科培优、生涯规划、大学研学等领域为中学提供帮助与支持,希望片区更多的优秀学子加入通大。经济与管理学院相关人员分别就学院的历史沿革、学科特色、专业优势、人才培养及升学就业前景等与参会中学进行了积极交流。为积极配合学校进一步做好本科招生宣传工作,提高招生宣传效果和招生工作质量,6月24日至28日,经济与管理学院招生宣传工作组分别赴苏州常熟市、吴江区、工业园区、高新区、相城区、姑苏区和吴中区等7个地区共计27所高中参加高考招生咨询会,开展进校招生宣讲,发放宣传资料共计4000册,累计接待家长和考生万余人次,竭诚为广大考生提供招生咨询服务。工作组
    2022-06-30
  • 30
    2022-06
    6月28日至29日,在“七一”建党节来临之际,为教育引导党员坚定理想信念,筑牢信仰使命,教育科学学院党委赴高邮抗日战争最后一役纪念馆开展“重温历史担使命,振奋精神跟党走”主题党日活动。抗日战争最后一役纪念馆(高邮战役纪念馆、侵华日军向新四军投降处旧址)位于江苏省高邮市,是省内外一个重要的独具特色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高邮战役是中国抗日战争中对日寇的最后一战,这也是抗日战争中解放的最后一座城市,并且是全国范围内歼敌最多的县市之一。通过廊道展示、文字介绍、导游讲解等形式,大家从多个角度了解了抗日战争最后一役的战前形势、战役部署、战役过程、受降仪式等内容。一幅幅珍贵的历史图片、一件件珍贵的历史遗物,带领大家重温了那段峥嵘的革命岁月,深深地激励、鼓舞着每一个人。尤其是一幅幅抗战雕塑,勾勒出了高邮战役的历史背景还原了当年新四军战士冲锋陷阵、浴血奋战的攻城画面,这些场景使大家深深感受到抗日战争时期紧张的战斗氛围,心灵受到震撼,精神得到洗礼,深刻体会到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大家纷纷表示要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们的优良传统,对党忠诚,永远跟党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
    2022-06-30
  • 30
    2022-06
    6月28日上午,机械工程学院召开2022年新增研究生指导教师培训会。学院党委书记张志刚从强化研究生导师基本素质要求、明确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健全研究生导师评价激励机制等方面对《教育部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等文件精神进行了解读,要求新增导师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经师人师相统一”的研究生导师。学院院长朱昱主持会议。学院副院长姚兴田就研究生导师行为准则进行了详细解读。培训以立德树人为主线,涵盖意识形态专题教育、国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政策和我校研究生教育规章制度、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育教学方法等内容,旨在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提升新任导师指导水平和研究生培养能力水平。(张晓卫)机械工程学院召开新增研究生导师培训会。
    2022-06-30
  • 29
    2022-06
    为确保汛期安全工作平稳有序,按照《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22年学校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通知》及学校的相关要求,6月28日以来,后勤保障部提前准备,周密部署,以网格化管理为载体,全面做好各项防汛准备工作。后勤保障部提前准备防汛物资,储备铁锹、抽水泵、应急照明灯具、应急扩音器、雨衣雨鞋等各类防灾物资,并准备近15吨的防水沙袋放置于三校区地下车库入口,以防雨水倒灌。此外,组织人员对学校重点防汛部位重点观测,确保设施设备完好、排水通畅,并对三校区教学楼宇和公寓楼宇污水泵开展检修保养工作,做到及时发现险情,及时消除隐患。目前,已完成三校区雨水井的排查清理工作,对校园内浅根系树木进行了修剪、对有倒伏倾向的树木及时进行加固,确保汛期内校园管道的排水通畅。后勤保障部将定期组织人员对校园进行巡查,密切关注雨情汛情变化,确保校园安全平稳度过汛期。(张瑶)后勤保障部全面做好防汛准备工作。
    2022-06-29
  • 29
    2022-06
    6月27日上午,我校原医学院马列室教师张慎延向图书馆捐赠其珍藏多年的《马克思恩格斯文选》《列宁选集》等马列类著作30余册。张老现已95岁高龄,身体硬朗,每天坚持看书、读报,关心国家大事,心系学校发展。此次捐赠的图书都是50年代出版的著作,属稀有版本,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图书馆副馆长严永康、文献资源建设部主任申飞驹接受捐赠,并给张慎延颁发捐赠证书。严永康详细了解了张老的生活起居,代表图书馆对张老的捐赠表示感谢,希望张老保重身体,安享晚年,为学校和图书馆事业发展建言献策。(于映红)我校退休教师张慎延向图书馆捐赠图书。
    2022-06-29
  • 29
    2022-06
    6月29日,外国语学院党委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专题学习会,邀请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如皋市姚呈明理论武装工作室导师姚呈明以“喜迎党的二十大,正确把握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为题作专题讲座。姚呈明分享了他2021年在北京参加全国“两优一先”表彰大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的盛况,并围绕迎接党的二十大,结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姚呈明的讲座通过生动的故事、清晰的数据、直观的图表,让党的创新理论宣传更接地气、更入人心,参会人员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佘军表示,本次讲座紧扣当前形势,内容精彩,深入浅出,极富启发性和鼓舞性,学院将在党建、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社会服务等方面,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力争取得标志性成果,推动学院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学院党委书记朱小娟主持学习会。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全体成员、各系部室所负责人参加学习。(于成洁)外国语学院党委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专题学习会。
    2022-06-29
  • 29
    2022-06
    6月27日,教育科学学院召开“同心向党 喜迎二十大”统一战线“迎七一”座谈会。学院党委书记朱丹主持会议,对学院民主党派人士在各自岗位上的努力付出给予充分的肯定与赞扬。她强调,学院统战工作要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党对统一战线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充分发挥统战优势,组织开展“献礼二十大”系列活动,为党的二十大营造良好氛围,奋力开创新时代统战工作新局面。学院民主党派代表许铁梅、钱小龙、李祖祥、张小红围绕“同心向党 喜迎二十大”这一主题,结合自身经历和工作实际,谈认识、谈体会、谈打算,充分表达了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真挚情感,坚定了矢志不渝跟党走的理想信念。他们表示,切身感受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成功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性飞跃。大家对党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绩感到无比自豪,更加坚定了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不忘初心,共担使命,砥砺奋进,继续与学校、学院各项事业发展同心同行的信念。(颜廷宏)教育科学学院党委召开统战工作座谈会。
    2022-06-29
  • 29
    2022-06
    6月26日,艺术学院“乡村筑美行动实践团队”策划的“艺术为民”展览在海门为民村开幕。海门临江新区党工委副书记范玮,江苏东布洲科技园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施威,艺术学院院长张卫等出席活动。“艺术为民”展览是艺术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筑美之行:海门为民村乡村活化艺术行动”的成果展示。活动前期,乡村筑美实践团便发起了“为民村文化记忆采集行动”,以为民村的居民为调研对象,通过考察、采访、对话,了解社区自然风貌、乡土人情和真实需求。驻地创作现场,同学们积极发挥艺术专业的特长和十分灵巧的动手能力,在地挖掘为民村的自然环境和文化记忆元素,并深入村民家中收集生活的印记,将一件件老旧的家具、一片片废弃的瓦片,变废为宝,创作了诸多艺术作品及互动参与式装置。通过本次社会实践行动,同学们深切体会到,乡村振兴绝不是纸上谈兵,需要真正深入乡村,感受乡村生活,才能找到乡村文化的魅力。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响应我校2022年“青春心向党 建功新时代”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艺术学院结合各系专业所长和社会实践项目,共组织和筛选了多支队伍投入到乡村振兴实践中,积极引导学生练就过硬本领,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此次乡村筑美之
    2022-06-29
  • 29
    2022-06
    6月28日上午,我校与启东市第一中学签订优质生源基地建设协议,文学院院长钱荣贵、学院党委书记陈燕,启东市第一中学校长宋凯东共同为“南通大学优秀生源基地”揭牌。钱荣贵对启东市第一中学长期以来为学校输送高质量生源表示衷心感谢,并详细介绍了我校学科特色、专业优势、育人成果等情况。他表示双方今后在教学科研、学生实习实践等方面开展合作,共同打造人才培养高地。陈燕希望双方以签署优秀生源基地建设协议为契机,通过搭建特色平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方式共享教育资源,实现合作共赢,共同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宋凯东介绍了启东市第一中学的校史校情、办学成果、高考情况,希望通过不断深入交流,共同夯实人才培育平台。今年招生宣传工作中,文学院积极搭建院校合作桥梁,制定精准招生方案。学院选派责任心强,熟悉政策的老师赴南通海门、启东片区11所中学开展招生宣传工作。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多种形式的招生宣传活动,线上建立QQ、微信群,官微推送宣传人员联系方式,线下深入各中学开展会议宣讲、集中宣传、科普讲座等招生宣传方式,全方位、多层次助力招生宣传,提高宣传成效。(卢雪梅)我校与启东市第一中学签订优质生源
    2022-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