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 31
    2020-10
    10月29日,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学习研讨会。来自学院的13名研究生和本科生参加学习活动。省中特中心南通大学基地主任成长春等出席会议。研讨会上,同学们围绕《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内容,联系国家重大会议精神、个人思想实际和所学专业三个方面展热烈讨论。思政专业研究生徐姝影联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提出的伟大抗疫精神畅谈学习体会。她认为,这次大会提出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其中“生命至上”价值理念蕴含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四专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之中,充分展现了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彰显了大国领袖的责任担当和为民情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研究生朱瑶联系个人思想实际进行学习,她表示,作为新时代的一名学生党员,要时刻检视自己的言行举止,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一有力武器,敢于直面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并坚决予以改正。政教师范三年级学生石佳联系自己的所学专业提出,作为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的后备军,要积极承担起自己的使命担当,勤奋学习、刻苦钻研,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求,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新时代思
    2020-10-31
  • 31
    2020-10
    10月30日晚,地理科学学院举办2020级新生骨干训练营开营仪式。学院学工办副主任、2020级辅导员吕峰介绍了学院团委学生会各部门的工作职能,希望团委学生会新生骨干在团学工作中保持耐心、细心、责任心,号召大家在学好知识、做好工作的基础上要有更高层次的追求。学院团委副书记唐思佳表示,团委学生会是新生培养处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重要平台,每位团委学生会成员都需要丰富工作经验,增强沟通协调能力并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争做一名能力强、学习优的学生骨干。学生会主席王海月表示,团委学生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在师生之间架起彼此沟通的桥梁,并希望新生骨干能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会上,学院团委学生会各部门代表分别介绍了各部门下一阶段的工作计划和活动内容。本次新生骨干训练营开营仪式旨在引领团委学生会全体成员坚定服务同学的信念,提高团委学生会干部和新生骨干的工作能力,促进团委学生会进一步协调发展,使学院团学工作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学院团委学生会全体成员参加开营仪式。(韩笑 吕峰)地理科学学院举办新生骨干训练营开营仪式。
    2020-10-31
  • 31
    2020-10
    10月29日下午,特种医学研究院教工支部联合南通市康复医院(第二人民医院)举办以“学习张謇先生传世家风,融合党建促进科研共建”为主题的党日活动。在《唐闸印象》展览馆和张謇家风家教展示馆,支部党员系统了解了爱国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张謇先生在唐家闸创建大生纱厂及附属实业,将唐家闸打造为世界著名新兴工业城镇,实现其“实业救国”梦想的历史,以及塑造张謇先生优秀人格品质的“崇公、崇学、崇俭、崇实、崇善”家风的起源、教化和传承。在座谈交流中,南通市康复医院党委书记任建兵介绍了医院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规划以及党建情况。南通市康复医院副院长吴志军表达了医院对于科研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科研水平提升的渴求。特种医学研究院副院长高永静介绍了特种医学研究院的概况和科研情况。特种医学研究院副院长兼党总支副书记李霞介绍了党建情况,强调科学研究要坚持“四个面向”,基础科研不能脱离临床需求,希望与医院开展密切合作,通过党建融合促进双方科研共同发展。通过交流,双方合作意愿强烈,在神经康复、疼痛康复和肿瘤康复方向上高度契合,并且优势互补,具有良好的科研合作基础。双方围绕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平台建设等主题开展了深入讨论,并达
    2020-10-31
  • 31
    2020-10
    10月30日上午,理学院开展课程思政教授示范课观摩活动。技术物理系袁国秋副教授为光电信息181、182的学生和理学院教师上题为《光的认知与科技挑战》的思政课。袁国秋阐述了人类对光的感性认识和科学认识两大历程,引经据典,介绍了中国古人领先于当时世界的对光的认知,诺贝尔奖得主高锟等科学家对光信息时代的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极大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近年来,理学院狠抓课程思政建设,制定学院课程思政建设方案,组织专人定期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情况检查,做好教学质量监控,保证课程思政建设质量,以课程思政为抓手,逐步形成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而行的协同育人机制和氛围。(许田)理学院开展课程思政教授示范课观摩活动。
    2020-10-31
  • 31
    2020-10
    10月29日下午,经济与管理学院组织全体研究生集中观看“同上一堂课”主题直播活动。活动由省学位办主办,江苏省医学类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承办。直播中,南京医科大学副校长鲁翔讲述了自己带领江苏医疗队驰援黄石的难忘经历。他所带领的医疗队内的成员大多都是90后护士,在接管了黄石市主要传染病医院后,他们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有效控制住了黄石疫情,展现了江苏医疗队医疗人员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伟大精神。江苏省中医院主任医师史锁芳讲述此次疫情中中药展现的作用与价值。他特别提到此次在接管方舱医院后,针对不同的病例,分别采取了如针灸、按摩等独特的中医疗法,都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报告中,他提醒广大研究生在后疫情时代尤其是进入冬季流感高发季节,要做到未病先防。省疾控中心急性传染病防制所副所长胡建立与大家分享了此次疫情中作为“最美逆行者”的医护人员的动人故事,针对校园疫情防控工作提出了专业指导。学院研究生纷纷表示,疫情防控所取得的阶段性胜利离不开伟大医护人员的付出,通过此次活动深刻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和中国人民的伟大抗疫精神,在未来的学习科研和社会实践中,将励志传承和弘扬抗疫精神,锤炼品
    2020-10-31
  • 31
    2020-10
    近日,生命科学学院举办“我的青春故事报告会”系列活动, 邀请学院10名优秀青年学子代表为新生讲述他们的青春故事。报告会分为学术专场、实践专场以及文体专场。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主要学生干部冯志聪和曹毅分享了一张张证书背后的故事,他们鼓励同学们在学好理论知识的同时要多方面发展自己,更要有为科研奋斗,为国家付出一腔热血的激情。“最美抗疫志愿者”王雨晴讲述了她争做科学的传播者、安全的守护者的志愿经历;院“莫文隋”会长朱育文介绍了自己组织参与“生动一小时”志愿服务的活动过程;退伍学子王有铭讲述了自己“将青春压进枪膛”的心路历程和军旅生活,他们以自身行动彰显了新时代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学院团委副书记张永斌、体育健将霍紫瑶和文艺达人陈颖分享了他们在运动场和各个舞台上的风采让大家感受年轻就要敢于尝试的勇气。活动中,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2020级新生辅导员冒永杰就如何度过大学四年对新生进行引导,希望同学们树立理想目标,平衡好学习、工作、生活和兴趣爱好,以优秀同学为榜样,不断进取,无愧于青春年华。(相琳)生命科学学院举办“我的青春故事”大学生成长故事系列报告会。
    2020-10-31
  • 31
    2020-10
    10月29日下午,文学院本科生非师范党支部举办专题党课,邀请学院许富宏教授做题为《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的专题讲座。许富宏从“树立榜样,自修品行”“忠于祖国,关心人民”“痛斥腐败,坚持正义”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屈原爱国主义精神内涵及其当代启示。他表示,爱国并不是空洞的概念,它表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每个人在平常的生活中都应该做到,并希望同学们要好好学习,锻炼自我的能力;要关心国家的前途与命运,更敢于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要始终铭记与祖国在一起。此次活动是学院“爱国心,强国志”系列活动之一,旨在进一步深化学院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伟大精神,使同学们树立为报效和振兴中华民族而努力学习的远大志向。支部全体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代表50余人参加活动。(顾琳 阚兴辉)文学院举办爱国主义教育专题讲座。
    2020-10-31
  • 31
    2020-10
    10月28日,教育科学学院团委组织召开全体团委学生会骨干大会,专题学习全国学联二十七大会议精神。学院团委书记魏琳带领院全体成员深入学习了《习近平致全国青联十三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七大的贺信》《唱响新时代爱国团结跟党走的青春之歌》致词和《关于学联学生会工作人员改进作风服务同学的若干规定》等内容。她希望全体团委学生会成员要树立远大理想,坚定地听党话,跟党走,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把握时代主题,勇于创造创新,服务同学成长,团结带领广大同学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书写青春篇章。与会人员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和党中央致词展开讨论,并结合自身的学习、生活及今后的努力方向进行了交流发言。大家纷纷表示,作为新时代的有志青年,应把奋斗当作青春的主旋律,立足本职工作,练就过硬本领,矢志拼搏奋斗,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贡献。教育科学学院团委学生会全体成员参加会议。(颜廷宏)教育科学学院专题学习全国学联二十七大会议精神。
    2020-10-31
  • 30
    2020-10
    10月29日,江苏省学位办举行江苏省在学研究生“同上一堂课”主题活动。我校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方式,组织3000余名研究生进行了收看。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朱俐、副院长姚春雷出席学校分会场活动。活动中,南京医科大学副校长鲁翔、江苏省中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史锁芳和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急性传染病防制所副所长胡建利围绕科普宣教、校园防控等主题,为全省研究生在线讲述“最美逆行者”的故事,为高校进一步做好新冠疫情防护提供专业指导。主题分享结束后,专家与研究生代表进行了在线互动。我校公共卫生学院硕士研究生邹鑫参加了互动交流。他介绍了我校在疫情期间组织各类志愿服务组织开展的“抗疫”志愿活动,就秋冬季节疫情常态化管理过程中的志愿服务重点向专家进行了提问。胡建利肯定了我校积极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的工作成果,并指出,高校在校内积极宣传传染病防控知识将是一项长期性工作,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是当前传染病防控的重中之重。本次江苏省研究生“同上一堂课”主题活动充分展示了疫情之下全国上下协调联动,在同新冠肺炎疫情的殊死较量中展现出的生命至上、举国同心、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通过观看活动,研究生们纷纷表示,自
    2020-10-30
  • 30
    2020-10
    10月27日下午,后勤保障部第四党支部召开专题学习会,学习研讨中国“十三五”时期发展成果及启示。第四党支部书记刘兆平带领大家学习了《历史性的跨越决定性的成就——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中国“十三五”时期发展纪实》一文。他希望全体党员干部要坚定信念,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投入到后勤保障部的各项工作中,为学校发展贡献力量。组织委员吴慧鋆结合工作实际,着重分析了改革创新对后勤保障部各项工作的重要性,勉励大家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不断发现工作的创新点,发掘自身的发展点。宣传委员赵洪兵着重说明了学习强国的重要意义,介绍了支部成员目前的学习情况。会上,全体党员观看了视频《行进中的大美中国》之《坐着高铁看中国》以及《鹏飞万里——纪念深圳特区建立四十周年》。支部全体党员参加会议。(姚媛媛)后勤保障部第四党支部召开专题学习会。
    2020-10-30
  • 30
    2020-10
    10月28日下午,图书馆信息素养大讲堂第二讲开讲。信息技术部主任胡新平作了题为《人工智能的现状与未来》的讲座。胡新平从人机对弈、手机AI应用入手,引出人工智能的概念,介绍了人工智能的类型,阐述了人工智能技术的总体目标、学科结构和发展的阶段,探索了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态势。通过人工智能在智能制造、智慧城市和智慧教育等方面的应用,以及人工智能发展关键技术的讲解,对人工智能发展的趋势和挑战进行了分析与展望。他还通过视频让现场师生切实感受到人工智能在智慧制造应用中所带来的便利和变革。信息素养大讲堂是图书馆依托丰富的信息资源和专业的馆员队伍,面向本科生、研究生及科研人员开展的多层次、全方位的信息素养服务。后期将从信息工具、资源获取和科研支撑等多方面开展讲座,提供特色定制服务,帮助读者更好地利用数字资源,提升信息素养能力。来自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电气工程学院等学院的近百名师生到场聆听。(曹文)图书馆举办《人工智能的现状与未来》讲座。
    2020-10-30
  • 30
    2020-10
    10月28日下午,经济与管理学院举办发展对象培训班党史学习教育,校关工委林晓梅老师应邀给学员们上了一堂以“百年沧桑话‘红船’”为主题的党史教育课。林晓梅带领学员们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红船精神”的论述,通过一个个小故事阐述了党在前进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新胜利的伟大壮举。她勉励学员们要加强党史学习,把自己“摆进去”学;正确认识党史,牢记伟大真理;铭记党史,汲取精神力量。通过本次党课的学习,学员们对党史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大家纷纷表示,“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国人民迈向小康、实现现代化的强大动力,作为当代青年,要汲取“红船精神”的力量,做“红船精神”的弘扬者和践行者,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努力。(吉胜男董蓓蓓)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发展对象培训班开展党史教育党课。
    2020-10-30
  • 30
    2020-10
    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加强学生党员的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抗美援朝的伟大精神,10月28日下午,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学生党支部组织“弘扬抗美援朝精神,凝聚前行‘初心’力量”《金刚川》观影活动。电影《金刚川》讲述了抗美援朝战争中一段发生在金刚川上的鲜为人知的历史。观影后,大家结合对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纷纷表示作为一名党员,定要铭记历史,继承和弘扬抗美援朝精神,并将这种精神融入到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坚守,只争朝夕,勇于创新,善于开拓,凝聚前行“初心”力量,让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在新时代熠熠发光。此次主题观影活动是学院各学生支部组织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使命”主题党日活动和本科生、研究生“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教育系列活动之一,党员学子们切身感受到志愿军前辈们舍生忘死的革命奉献精神,又一次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洗礼。(袁小平杨苗苗丁喻)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开展“弘扬抗美援朝精神,凝聚前行‘初心’力量”观影主题党日活动。
    2020-10-30
  • 30
    2020-10
    10月28日下午,艺术学院召开专业建设研讨会。学院党政领导、各专业负责人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院长张卫主持会议。会上,艺术学院院长助理吴旭春介绍了本次美术学(师范)专业认证的过程和专家现场考查的方案,表明了专业认证的理念与专业建设、学院发展的重要关系。结合本次专业认证现场考查环节的经验,吴旭春还就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目标等方面详细解读了专业建设中必须着力关注和完善的要点,并对日常教学运行、人才培养过程等细节进行了说明。全体参会人员共同学习了《南通大学本科教学“三个达成”评价办法(试行)》,并展开热烈交流与讨论。音乐学(师范)、视觉传达等专业负责人还汇报了本专业的建设方案及远景规划。张卫强调,专业建设是学院发展的根本,是学院师生成长的动力,希望大家时刻保持把专业建设好的信心,保持建设好专业的决心,将功夫落实在平时、落实在细节,主动开拓专业建设资源,积极落实专业发展举措,全心、全意、全力守好学院高质量发展、内涵式发展的生命线。(朱沁娟)艺术学院召开专业建设研讨会。
    2020-10-30
  • 30
    2020-10
    10月25日晚,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与机械工程学院在西操场联合举办“械逅交土 音为梦想”十佳歌手决赛。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张志刚,机械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孙汉中以及两院的辅导员们参加了本次活动。经过两个阶段赛程的激烈比拼,来自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学院的李光文荣获一等奖,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的魏焱与机械工程学院的程冉荣获二等奖,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的王雪岩,麻嘉诚与机械工程学院的黄晓星荣获三等奖。本次活动在为广大同学提供展示自己才能,锻炼自身能力的同时,丰富了大学生课余生活,也拓宽了两院学生的交际圈,促进两院之间团结互助,充分展现出通大学生全面发展、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王榕)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联合举办“械逅交土 音为梦想”十佳歌手决赛。
    2020-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