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 17
    2019-04
    4月15日下午,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张卫斌一行赴苏通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调研,共商合作事宜。张卫斌介绍了南通大学概况和继续教育学院有关情况。他说,继续教育学院愿与苏通产业园就园区中高级管理干部的深造与研修、一线管理人员管理水平的提高、产业工人职业能力的提升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与合作,为苏通科技产业园高速高效发展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园区综合管理办公室主任丁孝勤表示,苏通科技产业园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希望能与我校继续教育学院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积极搭建人才培养合作平台,围绕中心工作开展调研,积极探索送教入园、送训入园新模式,为南通苏通科技产业园的“爆发式”成长提供人才支持。继续教育学院相关科室负责人参加交流。(符周利)继续教育学院与苏通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洽谈合作事宜。
    2019-04-17
  • 17
    2019-04
    今年4月15日是《国家安全法》颁布以来的第四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4月15日上午,我校师生代表参加了由南通市委国家安全委员会在环西文化广场举办的“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南通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委国安办主任姜永华参加活动并讲话。当天,我校在啬园校区二食堂前举办了2019年国家安全教育日签名宣传活动,师生们纷纷在印有“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从我做起”的横幅上签名,表达了做国家利益捍卫者、国家安全守护人的坚定信念。此次签名活动是我校国家安全宣传教育系列活动之一。连日来,学校通过宣传横幅、专题展板、开设讲座、微信推送、电子屏滚动播放等方式,营造了浓厚的维护国家安全的氛围。此次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升了我校师生维护国家安全的自觉性和使命感,为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苏晓香)我校组织开展国家安全教育日签名活动。
    2019-04-17
  • 16
    2019-04
    4月15日下午,泰州学院外国语学院院长王祖友一行来我校外国语学院调研交流。教务处处长丁锦宏从我校师范专业认证的主要做法与体会出发,就专业认证的内涵解读、认证工作的组织与体会、支撑材料的搜集整理等方面介绍了我校的做法和经验。外国语学院院长陆国君简要介绍了学校历史沿革、学院发展概况以及未来五年发展规划,详细阐述了学院在英语师范专业认证的主要做法和相关经验。王祖友简要介绍了该校外国语学院的办学情况,高度评价了我校外国语学院所取得的成绩,希望进一步加强互访交流,相互借鉴,共同促进两院的进步发展。会上,双方围绕专业建设、学科发展、师资培养、学生工作管理、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展开深入交流。在校期间,王祖友一行实地考察了外国语学院外语专业活动室、人文社科编译中心、翻译教学与实训实验室等教学科研场所。外国语学院领导班子及学院办公室、学工办等科室负责人参加交流。(夏光祥)泰州学院外国语学院来我校外国语学院调研交流。
    2019-04-16
  • 16
    2019-04
    4月15日下午,生命科学学院开展以“维护国家安全,从我做起”为主题的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全体研究生、本科生学生党员,主要学生干部参加活动。大家观看了国家安全教育日宣传视频,学习了新国家安全法,了解了国家安全观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以及各个重点领域国家安全工作的主要任务。学生们结合自己的专业和研究方向,分别从科技安全、网络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几个方面展开了交流讨论。本次活动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国家安全观,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学院将进一步丰富教育形式、拓展教育载体,扩大教育覆盖面和受益面,让全体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掌握国家安全知识、提升国家安全意识,自觉维护国家安全。(葛云)生命科学学院开展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
    2019-04-16
  • 16
    2019-04
    4月10日,地理科学学院举行教职工集中政治学习活动,深入学习领会校第三次党代会精神。地理科学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王英利为全体教职工做题为《地理学视域下的“8050计划”》的专题辅导报告。王英利从“8050计划”的内涵和目标,国家、长三角和南通的发展趋势,国家战略和校“8050计划”背景下的地理学与地理科学学院发展三个方面对校第三次党代会精神做了深度解读。王英利指出,大量国家层面的战略发展规划如“一带一路”愿景规划、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长三角区域发展规划和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等无不活跃着地理学人的身影,地理学在区域发展战略中大有可为。学校第三次党代会提出的“8050计划”、四大战略和八项工程,既有目标又有策略,既有时间表又有路线图,体现了校党委对发展大局的科学把握。实现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地理科学学院应当有自己的使命担当。学院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2019-2025年事业发展规划,提出通过5-10年的努力,使学院部分学科领域处于省内领先水平,成为有特色高水平的省内一流地理科学类学院。他希望全体教职工团结一心,共同为学院的建设和发展添砖加瓦,为实现校第三次党代会提出的宏伟目标争做贡献。学院
    2019-04-16
  • 16
    2019-04
    4月9日,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院长施佺带领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教研室部分老师一到江苏迦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进行调研。江苏迦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豪华详细介绍了公司规模、发展现状、品牌历史、质量定位、技术优势,以及首批在华投产车型、如皋厂建进度等。施佺简要介绍了交通学院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情况。与会人员也从各自专业角度提出具体的合作建议。双方围绕进一步开展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等方面达成了初步合作共识。江苏迦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业务涉及环境工程设计、施工、技术咨询、第三方运营,环境监测,计算机集成等领域,拥有一支长期致力于环保工程、设备、技术、领域的高精尖的人才队伍,拥有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陈海龙)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赴江苏迦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调研。
    2019-04-16
  • 16
    2019-04
    4月13日,社会资源处、发展规划处党支部全体党员赴沪瞻仰中共一大会址,回顾建党历史,重温入党誓词,汲取奋进力量。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党员们瞻仰了中共一大代表群像浮雕,参观了《伟大开端——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陈列》,展馆以文物、图片、图表、文摘、创意展项等多种展陈载体全面而直观地再现了中国共产党从发展到壮大,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种种艰难险阻,不断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的光辉历程。通过参观学习,同志们共同回顾了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更加坚定了对党的忠诚和信仰,增强了党员们的历史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大家纷纷表示,要继承发扬先辈革命精神,坚定信念、求真务实、立足岗位、勤勉敬业,为学校事业发展、为“8050计划”贡献力量。(张杨乐)社会资源处、发展规划处党支部赴中共一大会址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2019-04-16
  • 16
    2019-04
    4月13日下午,电气工程学院举办“才子杯”“明校史、知校情”知识竞赛决赛。电气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周平观摩比赛并为获奖选手颁奖。本次竞赛从3月下旬开始,经初赛、复赛,最终四支队伍进入决赛。决赛分“家国情怀,不忘初心”“校史校情,砥砺前行”“党团在心,筑梦青春”三个篇章,以必答、抢答、团队讨论、啦啦队助答等形式进行。最终电183班代表队获得一等奖,电181班代表队获得二等奖,自173班代表队、自183与电184联合代表队获得三等奖。周平对活动进行了点评,为同学们的精彩表现点赞,希望同学们以参加校庆月活动为契机,铭记通大历史,传承优秀文化,坚定理想信念,树立爱校情怀,不负时代使命,共创通大辉煌。活动最后,大家合唱南通大学校歌,共同祝愿通大明天更美好。本次活动的开展,标志着以“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为主题的电气工程学院喜迎校庆月活动正式拉开帷幕。(陶慧)电气工程学院举办“明校史知校情”知识竞赛。
    2019-04-16
  • 15
    2019-04
    4月14日晚,第四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前夕,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生党支部举办以“国家安全进校园”为主题的党日活动。2017级、2018级全体党员和研究生结合学科特点和专业方向作主题演讲。活动中,全体研究生集中学习了国家安全法律法规、维护国家安全宣传标语和南通市国家安全局展板宣传内容,了解了国家安全观的历史背景、重大意义、内涵外延、实践与发展和各重点领域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来自不同专业方向的同学积极发言,深度普及国家安全知识,并从土地资源、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网络环境、人民获得感角度思考国家安全的融合点和嵌入点,多维度阐述国家安全对于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活动现场气氛热烈,研究生们不仅深入学习了国家安全常识,也进一步开阔了自己的研究视野,提高了学术研究活力。研究生党员纷纷表示,要发挥带头作用,以高度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维护国家安全,创建平安校园,成为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新时代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杨帆陈琳)经济与管理学院开展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党日活动。
    2019-04-15
  • 15
    2019-04
    4月12日上午,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徐平到工程训练中心调研座谈。座谈会上,工程训练中心主任陆伟家介绍了中心确立的“121”工作目标,即保持一个先进,抓好两个要务——教学、安全,共建一个和谐集体,并从功能定位、课程体系、环境安全、师资队伍、条件改造、竞赛组织及工程文化等多方面介绍了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发展情况,以及工程训练中心围绕实训安全和项目化教学开展的相关工作。徐平充分肯定了工程训练中心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工作举措,对工程训练中心建设发展给出了建议,并希望工程训练中心青年教师率先垂范,基于兴趣开展教学与科研工作,全力以赴投入到学校建设发展中去,为培养具备实践动手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的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贡献力量。工程训练中心博士教师参加座谈会。(李蓓)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徐平到工程训练中心调研座谈。
    2019-04-15
  • 15
    2019-04
    4月13日,纺织服装学院与赛立特安全用品有限公司举行产学研合作签约仪式。学院党委书记石玉军、如东县副县长吉红九参加活动。签约仪式上,石玉军介绍了南通大学及纺织服装学院历史沿革以及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服务地方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希望以这次活动为契机,双方继续按照“优势互补、校企联动”的原则开展多层次合作交流,以党建推动发展,促进双方行业与专业互动、教学与科研贯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实现校企优势互补、双向共赢。赛立特安全用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卫介绍了企业概况和目前主要的业务内容,对南通大学及纺织服装学院提供的各项科研支持表示感谢。吉红九表示将全力为双方合作提供高效、快捷、周到的服务支持。学院归国博士马岩与该公司签订了“科技副总”聘用协议。此次活动也是该院教工第一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深化校企合作”主题党日活动的内容之一,教工第一党支部部分党员参加活动。(潘刚伟程诗涵)纺织服装学院与赛立特安全用品有限公司合作签约。
    2019-04-15
  • 15
    2019-04
    4月12日上午,艺术学院与棠家家纺研发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共建艺术学院艺术实践基地。艺术学院院长张卫与棠家家纺研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兼设计总监陈蓉蓉分别代表双方签订合作协议。学院党委书记马列波为实践基地授牌。张卫介绍了艺术学院近年来在产品设计专业家纺方向的建设与发展情况,指出了双方可对接、可合作、可共建的发展方向,希望双方能够借此机会做大、做强、做精南通的家纺设计产业,将地方艺术的精髓建成引以为傲的文化品牌。陈蓉蓉表示,此次共建的实现既是双方设计成果的前奏,也是双方深度合作的序曲,希望能够在更高更广的艺术学院平台上创造出更骄人的艺术成绩。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全体成员、相关系(室)部门负责人及部分教师代表参加仪式。(朱沁娟/文黄天灵/摄)艺术学院与棠家家纺研发有限公司共建艺术实践基地。
    2019-04-15
  • 15
    2019-04
    4月13日,上海校友会组织爱心志愿者们前往上海仁济医院和徐汇区中心医院,慰问林华元、薛蔚芳、马志尔、钱云青四位老校友。校友会成员向医院工作人员关切地询问了老校友的身体状况,并送上了用心准备的礼物,祝福老校友们健康长寿。当老校友们见到前来慰问的成员们时,感到十分亲切。恰逢母校107岁生日即将来临,尽管四位老校友年事已高,但他们依旧为母校送上了自己最诚挚的祝愿,希望母校发展得越来越好。如今已经103岁的林华元老校友是四位校友中年纪最大的,在知悉母校生日临近后,他别出心裁地用英文祝福母校生日快乐。101岁的薛蔚芳老校友将自己晚年写成的回忆录《悠悠往事》连同五千元捐款作为生日礼物回赠给母校,表达了自己对母校深深的感激之情。马志尔老校友已经双耳失聪,与成员们的交流只能通过写字板来进行,得知母校的生日即将到来,他也送上了自己的祝福:“我96岁了,学校107岁,比我还大11岁,祝我们都长寿!”钱云青老校友翻动着陈旧的留言册,饱含深情地回忆了自己在母校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感恩母校对自己的培养和教育,“希望母校能够日新月异,兴旺发达,培养出越来越多新时代的人才。”社会资源处相关负责人及上海校友会部分成员
    2019-04-15
  • 15
    2019-04
    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高全体党员的思想觉悟,近日,在海军诞生70周年纪念日来临之际,公共卫生学院党委组织党员同志及教师代表赴中国解放军海军诞生地纪念馆,了解海军成长历史,感悟海军革命精神。1989年2月17日,中央军委做出决定,确定4月23日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诞生日,泰州白马庙为海军诞生地。纪念馆设有四个展区六个展室,再现了当年三野渡江作战指挥机关运筹帷幄,决战长江天堑的历史场景。参观过程中,讲解员详细介绍了我国海军的诞生和发展历程,一张张图片、一件件实物,展示了中国人民海军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史,见证了革命先烈为了新中国成立、为了保卫祖国的领海不受侵犯,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豪情壮志。通过参观学习活动,追忆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大家纷纷表示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补足“精神之钙”,铸牢“党性之魂”,争先锋、勇担当,为推进学校“8050计划”和学院博士点申报工作贡献力量。(邓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党委赴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地纪念馆开展党日活动。
    2019-04-15
  • 13
    2019-04
    4月11日下午,匈牙利学者PeterHajdu教授应邀来校作题为“匈牙利社会主义时期的西方与中国经典文学翻译”的学术报告。PeterHajdu以DevecseriGabor、Trencsenyi-WaldapfelImre等翻译家的作品为例,阐述了在翻译过程中应该如何灵活利用翻译策略处理目标语与源语言的关系。同时,通过介绍中国四大名著、《金瓶梅》等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匈牙利译本及其相关的翻译学家,进一步阐释了中国文学和文化在匈牙利的接受与发展历程,指出,翻译作为文化工程的一部分,既能够丰富本土语言,又有利于民族觉醒,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提问环节中,PeterHajdu与外国语学院的教师们就“中国文学在匈牙利的发展现状”以及“第二个翻译的黄金时代”等话题展开了对话与交流。(李晓)相关链接:PeterHajdu,匈牙利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学术顾问,EötvösLoránd大学文学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兼职教授,国际知名比较文学期刊Neohelicon(AHCI)主编,匈牙利比较文学学会会长,主要研究希腊文学、拉丁文学、比较文学和古典哲学。目前,共出版学术专著6部,发表学术论文130篇。匈牙利比较文
    2019-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