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 11
    2020-07
    7月9日,上海科学技术交流中心副主任王海春率上海科技服务专家团来校交流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工作,副校长杨宇民出席座谈会。杨宇民向来宾们介绍了学校的历史沿革、办学理念以及在技术转移、服务地方等方面取得的成果。杨宇民指出,近年来,学校积极主动对接上海,在技术转移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国家战略的实施和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的开通,沪通两地的时空距离进一步缩短,双方的合作将更加紧密。他希望双方进一步加强沪通两地技术转移协作,共享资源、共育人才、共推两地科技成果转化。王海春介绍了上海科学技术交流中心在推进国内外科技交流合作、军民两用技术应用与发展、科技成果转化研究与技术转移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所做的工作。他希望双方进一步加强校地互动、校协联动,依托南通大学承接地方技术转移协作中心,积极服务南通科技创新发展、推动长三角一体化技术转移高效协作。在通期间,王海春一行参观了南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上海软件园南通分园、中央创新区等地,实地考察了南通创新载体建设情况,并就如何开展沪通两地产学研合作、吸收和导入上海科技成果落地产业化、充分发挥南通大学的桥梁纽带作用等
    2020-07-11
  • 10
    2020-07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公布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结题验收结果的通知》,我校顾菊平教授主持研究的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高等工程教育的“工程范式”向“融合创新范式”转换问题研究》通过结题验收。该项目在吸收传统的高等工程教育的技术范式、科学范式、工程范式的合理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融合创新范式”的概念,探索形成了“融合集成”的人才培养新模式,贯通了高等工程教育的创新理论与改革实践,有助于培养具有跨界、融合、集成、创新能力的新工科人才。教育部开展新工科建设是全面建设“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的“四新”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写好高等教育“奋进之笔”,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重要举措。学校始终高度重视新工科建设,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服务“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等国家发展战略,不断探索工程教育改革模式与路径,积极推进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建设。2020年教育部启动了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推荐工作,我校有3个项目申报。(陈克江)
    2020-07-10
  • 10
    2020-07
    7月8日,杏林学院党委组织党员赴连云港市灌云县开山岛开展“初心如磐守孤岛,使命在肩话奉献”实境教育主题党日活动。杏林学院理事会副理事长江应中出席活动。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全体党员重走王继才烈士巡岛路线,重温烈士32年如一日的坚守与付出。大家参观岛容岛貌及岛上设施,感受开山岛多年来在王继才夫妇手中翻天覆地的变化;来到王继才先进事迹展馆,缅怀王继才在平凡岗位上书写出的不平凡的人生华章;登上升旗平台,体会“两个人的升旗仪式”。 大家纷纷表示,要学习王继才爱国奉献精神,积极工作,为学院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江应中表示,王继才烈士守岛卫国32年的价值追求,正是应该大力倡导和弘扬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正是需要大力培育和践行的国家之根和民族之魂,正是值得大力点赞和传播的民族气节和英雄壮举。学院党委书记朱晓阳希望党员同志深入学习并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于王继才先进事迹所做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同时也要在平凡岗位上敢担当、讲奉献、有作为,为学院发展再上新台阶贡献自身力量。全体党员还参观了盐城党员教育基地----孙兰纪念馆,缅怀“苏北解放区第一位女县委书记”的生平事迹。
    2020-07-10
  • 09
    2020-07
    7月8日,“百名专家服务百企 科技助力复工复产”专项行动走进南通市盐城商会。校党委书记浦玉忠、南通市盐城商会会长孙茂军共同为“南通大学大学生就(创)业基地”“南通大学产学研基地”揭牌。浦玉忠充分肯定了学校与南通市盐城商会自2017年签订全面合作协议以来,在技术创新、人才共享、平台共建以及公益互动等方面取得的成果。他表示,双方的合作要以信任为基石,将合作内容落实到具体行动上,通过商会平台做好会上会下的合作延伸,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科学研究做在车间里”,通过科技创新助推企业复工复产。浦玉忠对双方深化合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深入挖掘需求。学校相关职能部门与学院要和商会密切合作,引导和鼓励商会企业与老师进行对接交流,明确合作方向,细化合作内容。二是要精准开展对接。探索建立和完善学校和商会开展产学研合作的组织领导机制、成果转化机制、合作互动机制和各种激励机制,并综合运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开展企业技术难题与相关创新团队专业方向的关联匹配,促进人才、技术、成果等与商会企业的精准对接,不断拓宽合作领域。三是要提高合作层次。要通过加强与商会企业的产学研合作,整合校内外资源,不断开展协同创新,推动各类创
    2020-07-09
  • 08
    2020-07
    近日,我校附属医院分别以第一单位和通讯单位,在国际肿瘤学权威杂志《Molecular Cancer》发表研究型论文1篇、综述型论文2篇。其中,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周友浪博士团队发表的研究型论文围绕m6A甲基化修饰对肿瘤微环境细胞浸润的潜在作用展开研究,以胃癌为例,在1938个胃癌样本mRNA表达谱的基础上,充分评估了21个m6A调节因子的状态,并开发出一套m6Ascore的评分系统,表明m6Ascore与胃癌的m6A修饰特征、微环境炎症水平、基质活性、分子亚型、遗传变异、微卫星状态以及患者预后显著相关。研究成果表明,具有较低m6Ascore的患者呈现出明显的免疫治疗优势以及临床获益,揭示出m6A修饰在个体肿瘤微环境异质性和多样性的塑造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对肿瘤m6A修饰模式的评估将有助于增强临床医生对肿瘤微环境细胞浸润特征的理解,有助于提供更为有效的免疫治疗策略。本科生张波和吴琼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医学检验科鞠少卿教授团队发表的两篇综述文章,一篇从RNA m6A甲基化修饰相关调控因子生物学特征及作用、m6A甲基化与非编码RNA、m6A甲基化实验分析方法、m6A甲基化相关数据库、m6A甲基
    2020-07-08
  • 08
    2020-07
    7月7日,我校附属医院与通州区川姜镇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办医协议,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家纺城分院正式揭牌,这是附属医院成立的又一家紧密型医联体,标志着附属医院“院府合作”的紧密型医联体建设达到新的高度。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附属医院党委书记高建林与通州区委副书记徐加明共同为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家纺城分院揭牌。附属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施炜与川姜镇人民政府镇长葛红俊共同签署合作办医协议。高建林在致辞中表示,医院积极响应国家新医改的号召,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附属医院在医、教、研、管等方面优势和重点学科的技术辐射能力,以“互惠、互利、便民、利民”为原则,切实推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实现分级诊疗、双向转诊,优化医疗资源结构布局,为辐射地区人民提供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医疗卫生服务。家纺城分院揭牌后,医院将充分发挥医疗技术优势,在专科建设、学科发展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对家纺城分院进行扶持,奋力开创家纺城分院各项工作新局面。徐加明指出,随着川姜卫生院硬件设备的不断完善,急需与之配套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是南通市龙头医院,在医院建设、管理体制、医疗水平等方面都拥有强大优势,是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医疗服务高地
    2020-07-08
  • 08
    2020-07
    7月6日下午,我校召开江海奖助学金、数学建模奖学金工作座谈会。副校长董正超、南通市江海公路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丁华出席活动并讲话。南通市江海公路工程有限公司捐资20万元,在我校理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医学院(护理学院)设立“南通大学江海奖学金”“南通大学江海助学金”“南通大学数学建模之星奖学金”,奖励在学业、数学建模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学生。其中,“南通大学江海奖学金”共9万元,每年评选30人;“南通大学江海助学金”共5万元,每年资助25人;“南通大学建模之星奖学金”共6万元,每年奖励10人。董正超对南通市江海公路工程有限公司对我校教育事业的关心与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此次捐赠,不仅有助于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也为大学生就业拓宽了渠道,希望校企双方继续增加了解,加强合作,深化产学研融合,拓展育人途径,提高人才的社会服务能力,不断探索和完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丁华介绍了江海公司的基本情况,希望与南通大学优势互补、共同努力,开展多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合作内涵,实现携手共进、合作共赢。理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医学院(护理学院)相关负责人参加座谈会。(戴琳娜)我校召开江海奖助学金、数学建
    2020-07-08
  • 07
    2020-07
    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近一年来,我校通科微电子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硕果累累。作为学校首个“产业学院”,通科微电子学院以国家发展战略为引领,依托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对接产业链,打造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共同体。不久前,通科微电子学院还入选了江苏省首批重点产业学院建设点,成为我校培养“新工科”人才的新“引擎”。对接产业链 优化“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随着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如何主动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经济发展,如何在产业转型中形成新的教育模式,已成为当下各高校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主题。作为微电子产业“一线城市”的南通,无论是产业销售总量,还是封装测试等多个细分领域都是全国领先,已初步形成了微电子领域完整的产业格局。“微电子产业的快速发展和转型升级,涉及到信息、材料和能源等科学技术领域的核心问题。”校长、通科微电子学院理事长施卫东指出,“这些核心问题和颠覆性技术均呈现出多学科融合的特征,迫切需要具
    2020-07-07
  • 07
    2020-07
    “终于可以跟着导师进入期待已久的实验室,在各种试剂的化学反应中开启我的‘发现’之旅了。”临床197班沈少泽参加完医学院2019级科研兴趣班导师双选会后对未来的发展更加有信心了。暑假前夕,医学院第二届科研兴趣班正式启动,医学院28名导师将在暑假期间对2019级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等医学专业的68名兴趣班学生开展科研创新培养。“科研兴趣班是医学院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的一大创新举措。从2018年开始,每年年底,医学院都会在大一新生中通过自愿报名、文献阅读、英语能力测试等方式,选拔出一批对科研感兴趣、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进行专项培育。针对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提升,学院还在教师团队中遴选了一批具有副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主持在研市厅级及以上科研项目、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的教师建立兴趣班导师数据库,根据专业方向,采用双选形式,实行“一对二”导师制,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文献资料、临床实践操作等环节,进行“研究生式”的带教培养,鼓励本科生认真参与科技创新,培养学生的系统性和创新性思维。2019级科研兴趣班成员、口腔191班谭英伦表示,刚刚加入兴趣班半年,通过专门开设的《科研思维案例教学》让他的文献阅读
    2020-07-07
  • 06
    2020-07
    7月2日,后勤保障部召开后勤服务与调研座谈会。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樊小东出席会议。会上,经营服务中心、交通服务中心、能源服务中心、修缮服务中心负责人分别结合各自主要职能,介绍了成立以来的主要工作、创新工作、近期工作思路及未来工作打算。樊小东认真听取了各中心的工作汇报,充分肯定了后勤保障部近年来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方面取得的可喜成效。他指出,在高校后勤由“自办后勤为主”向“监管后勤为主”转变的总趋势与要求下,后勤保障部要进一步深入思考、深刻挖掘,建立适应新时代要求、适应现代大学制度的新型后勤保障体系。樊小东就进一步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提出四点具体要求:一是以师生需求为根本点,在服务师生的项目、模式、内容上继续提档升级,满足师生对美好校园生活的追求;二是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不断丰富基础平台建设,建设智慧后勤;三是以内控管理为着力点,进一步完善制度,开展业务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综合素质,不断提升服务能力,提高管理效率与效益;四是进一步做好沟通与宣传工作,加强与职能部门与学院的沟通,以获得更多和更大范围的理解、支持,巩固后勤发展的良性基础。后勤保障部部长张建安充分肯定了后勤职工在后
    2020-07-06
  • 06
    2020-07
    7月5日上午,我校举办2020年“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决赛。经过激烈角逐,评出一等奖项目15项,二等奖项目29项。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顾菊平出席活动。本次比赛经学院推荐申报,专家初评,从540多个项目中遴选出15支创意组队伍、14支初创组队伍、15支红旅赛道组分别进行路演评审。决赛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校的参赛选手现场答辩,已经离校的参赛选手通过腾讯会议在线答辩,并向全校师生直播。比赛分团队陈述和专家提问两个环节,各项目团队分别从项目背景、项目创新性、项目商业性、经济效益等角度,以PPT、短片的形式进行了全方位介绍和展示。评审专家对各项目的整体情况及相关细节进行了点评,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意见和建议。决赛结束后,学校组织相关专家对部分优势项目进行了专题辅导。纪委、教务处、研究生院、团委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活动。(李耀富)我校举办2020年“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决赛。
    2020-07-06
  • 04
    2020-07
    7月4日上午,我校召开党委常委会,专题研究部署学校意识形态工作。会议由校党委书记浦玉忠主持。全体在通校领导、党委常委出席会议。浦玉忠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高校肩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是意识形态建设的前沿阵地,是各类思想思潮交融交锋的重要战场。就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意识形态工作,浦玉忠提出三点要求。一要以身作则率先作为,始终绷紧意识形态工作这根弦,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正确方向,以实际行动维护好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维护好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二要切实履行“一岗双责”,压紧压实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决把意识形态各项工作的要求落实到位。三要凝心聚力服务大局,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维护住意识形态工作的良好态势,为奋力实施“8050计划”、早日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动力。校党委常委、副校长侯文华带领与会人员学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及《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文件精神。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吉明明通报了今年以来我校意识形态工作情
    2020-07-04
  • 04
    2020-07
    7月4日上午,我校召开党委常委会,专题研究部署巡察整改“回头看”工作。会议由校党委书记浦玉忠主持。全体在通校领导、党委常委出席会议。浦玉忠指出,开展巡察整改“回头看”,是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是落实巡察整改要求的关键行动。就下一阶段持续推进整改工作,浦玉忠提出三点要求。一要提高政治站位,以整改促发展。把开展“回头看”当作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以高度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做好巡察及整改工作,切实将巡察成功转化为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的强大动力。二要加大整改力度,压紧压实主体责任。坚持以责任倒逼任务落实,严格按照工作方案确定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放过,整改不见效不放过,真正形成上下联动、合力攻坚的浓厚氛围。三要强化标本兼治,抓好巩固提升。在集中发力解决突出问题的同时,注重健全“长久立”机制,坚决防止“老问题刚改、新问题又来”,更好地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开展第二轮、第三轮校内巡察整改落实情况“回头看”的工作方案》《南通大学第三届党委校内巡察计划表(2019年—2023年)》。办公室负责人、各巡察整改“回头看”工作组组长列席会议。(马华/文 校报记者 范苏/摄
    2020-07-04
  • 04
    2020-07
    7月2日下午,杰出校友、南通市委副书记沈雷应邀做客周建忠名师工作室作专题报告。校党委书记浦玉忠,校长施卫东,副校长董正超会见了来宾。报告会中,沈雷围绕“强富美高”新南通建设,全面回顾了南通发展的历史与成果;深度诠释了南通市委提出的“三个全方位”战略定位,即全方位融入苏南,全方位对接上海,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是上情、中情、下情三者结合的产物,是南通发展的成功经验与必由之路,是错位发展决策智慧的体现;具体分析了落实“三个全方位”目标的五大举措,即大港口、大项目、大园区、大城市、大党建;详细介绍了创新区建设过程的“规划优先、功能优先、生态优先”三大理念以及目前进展和发展前景。报告高屋建瓴深入浅出,句句实在关乎民心。互动环节师生踊跃讨论,气氛热烈,报告会获得师生一致好评。本次活动由周建忠名师工作室、经济与管理学院联合举办,周建忠名师工作室研修班认真学习了报告并进行研讨。“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博士生导师周建忠教授认为,南通大学新引进的青年人才,首先应了解自己生活工作的大环境,及早融入南通,才能真正践行张謇先生“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的治学理念。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李清湘对青年教师希望青年教师秉
    2020-07-04
  • 04
    2020-07
    7月3日晚,江苏省高校外语教学研究会南通分会“教授博士学术讲坛”在腾讯会议拉开帷幕,会议由外国语学院承办。南通分会会长、外国语学院陆国君教授主持开幕式。江苏高校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王海啸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建军教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江苏公司总经理黄新炎博士出席开幕式。陆国君代表承办方向出席会议的专家和师生表示了欢迎,介绍了南通分会近来的工作和本次讲坛的筹备过程和目的。王海啸充分肯定了南通分会的工作,高度赞扬了一线外语教师在疫情期间为教学工作稳定开展所做的努力以及取得的成绩,并鼓励外语教师将教学与科研结合起来,促进教的同时也促进学,教与学齐头并进。黄新炎回顾了南通分会成立以来的各个重要时刻,表示愿为家乡高校外语教育事业发展奉献力量,他还简要介绍了外教社在疫情期间开展的工作,表示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南通高校有序、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开幕式后,刘建军做题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选题、论证与创新漫谈”的专题讲座,南通分会副会长、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佘军教授主持讲座。刘建军从选题的问题意识、研究准备、研究选题论证、申报书修改等四方面进行了讲解。讲座后,刘建军
    20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