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 24
    2020-09
    9月22日下午,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蒋乃华深入教育科学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调研科研工作。蒋乃华充分肯定了教育科学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在科研方面采取的工作举措和取得的工作成效,表示教育科学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是张謇教育思想的重要传承地,也是推动南通教育高位发展的策源地,学院已经形成的宝贵学术氛围与全体师生持之以恒、多年如一日的努力分不开。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和南通大学“8050计划”的深入推进,他希望教育科学学院(教师教育学院)一方面进一步强化青年教师培养,为青年教师快速融入团队、提升科研成效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生态环境,让青年教师认识到肩负的责任与使命,明确自身职业发展的规划图、路线图与工程图;另一方面要将学科建设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着眼点,精诚团结、形成合力,全面梳理既有特色,努力推广建设成效。教育科学学院院长陈炜分别从本年度科研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省部级及以上在研项目研究情况、科研院(所)体制改革与运行等方面进行了专题汇报。学院党委书记朱丹表示要进一步高点站位、凝心聚力,乘风破浪再出发、众志成城谱华章。人文社科处相关负责人、教育科学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在研省部级以上项目负责人、拟
    2020-09-24
  • 24
    2020-09
    9月23日下午,我校组织师生员工在线观看了消防安全公开课网络直播。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樊小东参加集中观看。此次消防安全公开课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不仅介绍了近期全国火灾形势,讲解了学校各类场所的消防安全常识,模拟演示了电动车火灾全过程及组织学生进行逃生演练等,还邀请上海市消防救援总队退役消防员、上海戏剧学院学生讲述了消防生涯励志故事。整个课程生动活泼,内容引人入胜,富有启发意义。通过收看本次消防安全公开课网络直播,师生们表示,进一步学到了必备的消防知识和消防技能,有助于提升校园消防安全治理能力,形成人人关注、人人参与消防的良好氛围。(苏晓香)我校组织观看消防安全公开课。
    2020-09-24
  • 24
    2020-09
    9月23日上午,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樊小东到啬园校区医疗服务中心慰问全体医务人员,检查新生体检工作。樊小东详细询问了新生体检各项目检查点的情况,并前往内科、外科、五官科、胸透室、化验科等检查科室,对新生体检进展情况和各环节操作流程、具体实施情况进行了全面了解。樊小东强调,新生体检工作是学校疫情防控的重点环节,也是新生顺利入学的重要保证。他对新生体检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严肃工作纪律,严格执行防疫和体检规定,规范操作流程;二是采用“分时段限人数”的方式,提高工作效率,避免人员聚集,保证各环节高效高质有序进行;三是全体医务人员要团结奋进,发扬“通大拼”风格,尽职尽责,保障好全体师生的生命安全。今年新生体检从9月21日至9月28日,参检人数11374名,分别在啬园校区、启秀校区、钟秀校区、启东校区进行。后勤保障部相关负责人陪同检查。(姚媛媛)樊小东检查新生体检工作。
    2020-09-24
  • 24
    2020-09
    9月22日下午,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集体学习会,专题学习研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校党委常委、总会计师姜佩剑进行巡学旁听。学习会上,学院党委书记卢兵从基本情况、主要内容、重要特点三个方面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进行了学习导读,并对全院师生提出下一步学习要求,一是全面系统地学,做到“一个坚持”;二是深入思考地学,做到“两个不断提高”;三是联系实际学,做到“三个紧密结合”。教工支部书记沈晓燕、徐明宇,学生支部书记张敏,研究生支部书记陈育培分别围绕学习专题,结合自身的工作学习作了交流发言。姜佩剑充分肯定了学院党委理论中心组集体学习、日常情况以及理论知识应知应会掌握情况。他指出,学院党委精心组织,认真选题,形式多样,把学习与推动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同时,他指出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意义重大,一是有利于全体师生党员进一步树立“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是有利于深入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提高科学思维能力,对当今世界形势有更为清晰正确的理解和认识;三是有利于学习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2020-09-24
  • 24
    2020-09
    9月23日下午,外国语学院举行2020级新生欢迎会。校党委常委、副校长侯文华出席会议并讲话。侯文华从学校办学历程、师资队伍、学科建设等方面生动翔实地解读了校情校史,阐述了新时代学校实现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的奋斗目标。他对同学们充实有意义地度过大学生活提出三点期望:一是爱党爱国,站稳立场。他强调外语专业学习要在批判中吸收,比较中坚定,交流中自信,不断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二是勤奋好学,练就本领。奋斗是青春的底色,要用刻苦勤奋绘就精彩大学生活,学贯中西,求得真学问,练就真本领;三是投身实践,勇于创新。要积极投身创新实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增进对知识的理解,积累才干,培养创新思维。会上,外国语学院院长陆国君详细介绍了学院的办学理念、学科特色、师资力量、育人成果等,勉励全体新同学“努力永不过时、向前才有风景”。教师代表、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所所长王雪玉老师结合自身求学为学经历,勉励大家早做规划,细化目标;学会自律,克服诱惑;勇于探索,追本溯源。本科生代表、英语171班张今同学分享了三年多的学习、生活与工作收获,围绕“充实、挑战、坚持”三个关键词为新同学提出具体学涯规
    2020-09-24
  • 24
    2020-09
    9月23日下午,公共卫生学院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专题学习研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吉明明进行巡学旁听。学院党委书记曹勇介绍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出版的背景意义及全卷的主要内容,重点领学了第一专题中各篇精要。他要求全院党员干部进一步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学习成果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断提升工作能力水平,不断增强师生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力争为学院事业发展,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建设作出更大贡献。吉明明认为,本次学习活动准备充分、程序严谨,主题鲜明、研讨深刻,导向明确、联系实际紧密。吉明明对学院党委中心组建设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坚持学习制度、抓实学习管理,要深刻把握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思想自觉;二是坚持政治导向、突出学习重点,以党委中心组为引领,充分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载体,推动广大师生认认真真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不断加深对这一思想体系的全面认识和理解把握;三是坚持学用结合、确保学习成效,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理论学习中激发“想干愿干”的激情、寻求“真
    2020-09-24
  • 24
    2020-09
    9月24日,杏林学院党委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集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校“两代会”精神,专题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和《师德师风材料汇编》。杏林学院副理事长江应中出席学习会,学院党委书记朱晓阳主持会议。朱晓阳领学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他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要深刻学习领会讲话精神,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凝聚和激发全体教职工团结一心谋发展;要认真领会抗疫斗争伟大实践的六大深刻启示,切实把这些深刻启示作为重要遵循全面贯彻到各项工作中去;要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事业发展双胜利。朱晓阳还传达了校党委书记浦玉忠、校长施卫东在南通大学第四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三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精神。他要求中心组和各支部书记认真学习贯彻落实,紧密结合常态化疫情防控和高质量发展双重任务,压紧压实工作责任,抓好抓实工作举措,创新开展群团工作,激发教职工的工作干劲,为学院发展谱写新篇章。启东校区建设指挥部主任印亚军领学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增强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篇
    2020-09-24
  • 24
    2020-09
    9月20日—21日是我校2020级新生报到的日子,我校迎来了首批港台学生,他们将在我校经济与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和医学院开启大学生活。来自台湾的卢怡,是医学院口腔医学专业的新生。她说:“选择南通大学,不仅因为她的校园风景优美宜人,更因为有良好的教育质量,希望未来的我可以努力学习,早日考取研究生,在大陆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来自香港的林文灏,是经济与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的新生。初来乍到,老师和学长的关怀让他感到了地域的文化再次被拉进,让他在这座陌生的江南城市感到一丝温暖和惬意。“新学校新开始,希望我能融于此地,并在这里学有所获,做对社会有用的人。”来自台湾的钟欣怡,是外国语学院翻译专业的新生。她说:“通大是我喜欢的样子,我想在未来的学习生活里,一直爱英语如初并不断地做到更好,去同别人交流,甚至去帮助别人交流。”(明晓峰)
    2020-09-24
  • 23
    2020-09
    先校长的精神世界是什么?百年通大的坚守与传承在哪里?当代通大人应有怎样的使命和担当?9月23日下午,校党委书记浦玉忠以《秉承通大百年传承,共同开启励志人生》为题,为全体2020级新生上了一堂精彩而深刻的“开学第一课”。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吉明明主持活动。“作为一名新通大人,首先应当认识通大,了解通大,读懂通大,融入通大。”浦玉忠向新生们介绍了百年通大的悠久历史,并列举大量事例,从爱国担当、崇德向善、敢为人先、国际视野四个维度,带领大家走进了先校长张謇丰富领先的精神文化世界。浦玉忠指出,在张謇教育思想和伟大精神的感召下,南通大学不断坚守与传承,在不同历史阶段涌现了一批又一批师德典型和优秀学子典型。他为大家深情讲述了当代通大人励志奋进的故事。他们中间,有以顾晓松院士为代表的通医优秀知识分子群体,矢志不渝将最新研究成果留在国内,报效祖国;有把遗骨和心脏捐献给学校供医学研究的夏元贞、黄竺如教授;有做好事不留名的全国精神文明典型“莫文隋”,他的大爱奉献让“莫文隋”精神在通大代代相传;有舍小家顾大家,积极投身疫情防控的通大师生校友;还有在全国各类赛事的舞台上绽放光彩的当代优秀学子。伴随着2020
    2020-09-23
  • 23
    2020-09
    近日,英国物理学会(IOP)公布了“2020年度中国高被引论文奖”,我校理学院谭志中教授发表在Commun. Theor. Phys.(2017,67:280)的论文“Two-Point Resistance of a Non-Regular Cylindrical Network with a Zero Resistor Axis and Two Arbitrary Boundaries”入选。这也是谭志中教授继2018年两篇论文获当年度英国物理学会中国高被引作者奖之后,再获殊荣。谭志中教授在论文中利用其创立的RT-I理论第一次研究了一类含有零电阻轴线的非规则圆柱面网络模型,发现了该电阻网络的等效电阻解析式,为相关的科学研究建立了新的理论基础。该研究成果获奖充分反映了我校学者所创立的电阻网络RT理论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英国物理学会(IOP)成立于1873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学术协会之一。目前IOP已成为全球性的学术协会,其宗旨在于促进物理学的发展及其在全世界的传播。今年英国物理学会(IOP)为了表彰中国研究人员对全球科学界的重要贡献,基于过去三年(2017-2019)Web of Sc
    2020-09-23
  • 23
    2020-09
    近日,纺织服装学院马岩副教授联合东京大学、日本大学、东华大学等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在复合材料领域权威期刊《Composit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上以第一作者、南通大学为第一单位发表题为《Effect of hot water on the mechanical performance of unidirectional carbon fiber-reinforced nylon 6 composites》的学术论文。该研究通过研究不同温水处理条件下碳纤维增强尼龙复合材料的吸湿行为、力学性能及其损伤失效过程,揭示了湿热作用对复合材料基体、界面的劣化规律,阐明了劣化作用前后复合材料的损伤失效机理差异。《Composit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是Elsevier旗下工程技术领域的Top期刊,复合材料领域的权威期刊,中科院分区为一区,影响因子7.094。近年来,纺织服装学院高度重视学科交叉,重视纤维材料在复合材料等领域应用拓展,不断在高水平论文发表和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突破。(徐健红)纺织服装学院马岩副教授在复合材料领域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
    2020-09-23
  • 23
    2020-09
    近日,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曹志超副教授,学生何星鸿、梁树敏、张宇洋共同完成的题为《江苏省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协调调查研究》的学术论文在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一区期刊《国际环境研究和公共卫生杂志》上发表。该论文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支持,准确详尽地统计了近十年(2009 - 2019年)江苏省13个地级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基础数据,采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面板回归模型建立量化指标体系,评估了不同城市级别的公共交通发展现状和趋势,为未来同等类型城市规划和公共交通基础设施优化提供了分析方法和参考依据。研究成果发表至人文社科领域社会管理学期刊,针对城市公共交通的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问题分析有较好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张思林)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师生团队发表公共交通多指标评价最新研究成果。
    2020-09-23
  • 23
    2020-09
    9月22日,南通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发布《关于表彰2020年上半年南通市优质结构工程的通知》,经南通市优质工程评审委员会审定,我校青年教师周转公寓2#楼工程荣获“南通市市级优质结构工程”称号,南通各县(市、区)共有40项工程受到表彰。该工程于2019年6月14日开工建设,2020年5月22日主体结构验收顺利通过。在工程主体结构分部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等各方共同努力、精心组织、严格管理、实时监控,确保施工质量万无一失。其中钢筋原材料送检58组,钢筋机械连接送检65组,混凝土试块和砌筑砂浆试块送检102组,经第三方检测单位检测,全部合格。(李小琴)我校青年教师周转公寓2#楼工程获“南通市市级优质结构工程”称号。
    2020-09-23
  • 23
    2020-09
    9月22日下午,文学院举行2020级研究生开学典礼暨本科生师生见面会。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高建林出席典礼并讲话。高建林对新生的到来表示欢迎,从区位好、大规划、交通优、过万亿、花园式等方面介绍了南通的基本情况。就今后的学习,他对新生提出四点希望,一是要坚定理想信念,做新时代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二是要加强品德修养,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者和传承人;三是要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做新时代大学生的标杆和楷模;四是要勤奋学习,文理兼修,做本领高强的新时代的求索者和探路人。他勉励同学们不负青春韶华,走好人生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聪明才智。文学院院长钱荣贵介绍了学校和学院的基本情况,并对文院新生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志存高远、刻苦学习;二是铸就品格、求真务实;三是亲历实践,展现活力。他希望新生们要汲取奋斗力量、拓展胸襟视野、确立崇高信仰。教师代表贾飞分享了自身的经验和建议,勉励新生要尊重老师,好好听课,敢于创新,敢于担当,并且学会合理规划时间,丰富大学生活。老生代表2017级薛峰以自身的三年学习与生活经验为基础,与新生们分享了自己的成长经历与收获。研究生新生代表钱颖科分享了自己的支
    2020-09-23
  • 22
    2020-09
    9月21日,2020世界华人医师年会暨抗击新冠肺炎互联网医疗论坛在山东青岛举行。我校校友樊嘉获得第三届“世界杰出华人医师霍英东奖”。“世界杰出华人霍英东奖”是由世界华人医师协会理事会研究决定设立,以世界华人杰出领袖霍英东先生冠名,霍英东基金会资助,是世界华人医师唯一最高奖项,旨在表彰奖励华人医师中的杰出代表,激发鼓励更多华人医师努力为世界人民的健康事业做出贡献,进一步提高所在国家和地区对华人医师的认同和支持。樊嘉于1983年本科毕业于南通大学(原南通医学院),中国科学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樊嘉致力于肝肿瘤外科临床与基础研究三十余年。在肝癌临床诊疗技术上有诸多创新,提出多项肝癌临床综合治疗新政策,并实现基础研究向临床应用转化,明显提高了肝癌早起诊断率及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近五年承担“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及面上项目、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课题等国家及省部级课题18项。至今个人已完成各类复杂肝癌切除手术近9700例,成功实施肝脏移植2700余例,其中包括亚洲
    2020-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