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 10
    2020-10
    10月10日上午,杏林学院在启东校区体育场举行2020级新生开学典礼暨军训成果汇报会。校长、杏林学院理事会理事长施卫东,启东市委副书记、宣传部长邵茂华在开学典礼上讲话。校党委常委、总会计师、杏林学院理事会副理事长姜佩剑,杏林学院理事会副理事长江应中出席典礼。施卫东代表学校和杏林学院理事会向2020级新同学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他向全体同学提出三点希望。一是要植根家国热土,砥砺担当精神。勇担责任,立志将青春、才华和热情投入到为更多人谋幸福的伟大事业中,用一生的努力、一辈子的奋斗建设这片美好的乡土。二是要涵养浩然之气,强大精神内核。不管外界如何风云变化,始终保持一颗恒定不变的坚实内核。三是保持求知动力,刻苦学习本领。努力学好专业知识,练强自身本领,通过一步一个坚实的脚印,把目标变成行动,让理想照进现实。邵茂华代表启东市委市政府欢迎新生的到来,对全体师生员工表示亲切问候。他介绍了张謇与启东市的历史渊源、启东市的发展前景以及启东市与杏林学院合作办学取得的新进展。他希望同学们以爱国为先,永怀赤子之心、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让青春在与时代同频共振中绽放光芒。他真诚期待有更多同学毕业后能
    2020-10-10
  • 10
    2020-10
    10月8日下午,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蒋乃华调研艺术学院国际合作与科研工作。蒋乃华肯定了艺术学院在国际交流与中外合作办学、科研工作方面所做出的贡献。他就学院国际交流、合作办学专业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是办学架构要对外开放、特色鲜明;二是办学师资要路径明确、在地对接;三是办学投入要“软硬”兼施、盘活思路;四是办学质量要高质保量、激励后进;五是办学评估要对标找差、取经借鉴。就学院科研工作指出,他要求学院在跨学科创新路径、发挥学院主体作用、精心培育优质团队、贴合时代有效科研等方面持续跟进、戮力攀登。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洪鸿就教师国际化培养、项目示范辐射作用、合作交流平台建设等方面,传达了教育部以及省评估的工作经验与具体做法。人文社科处处长丁卫泽通报了今年社科类项目的申报组织工作与最终立项情况,针对性地指导了艺术专业教师在国社科项目申报的文本论述、图文加工、理论推演等方面应注意的具体细节。学院院长张卫汇报了学院中外合作办学、国际合作师资、合作班学生和留学生的教育管理等方面的近期情况和工作进展。艺术学院专员汪松明汇报了学院年度科研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省部级及以上在研项目研究进展等情况。副院长吴
    2020-10-10
  • 09
    2020-10
    10月8日下午,生命科学学院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专题学习研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杨宇民进行巡学旁听。学习会上,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陈志杰详细解读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时代背景、基本框架、主要内容和重要创新点。他认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与第一卷、第二卷构成一脉相承、有机统一的整体,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党为实现中国梦而带领全国人民砥砺前行过程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我们党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的智慧方案,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学院党委书记季凌燕要求全院党员干部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把学好用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作为增强党员干部工作本领的重要途径和推动学院各项工作的重要动力。院长姚登兵、教工第二党支部书记陈心、教工第三党支部书记于丽娟、学生第二党支部书记相琳结合个人职责和工作实际,分别作了交流发言。杨宇民充分肯定了学院党委理论中心组专题学习情况。他结合学院2020年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对学院党委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充分利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这本生动的学习实
    2020-10-09
  • 08
    2020-10
    10月8日上午,如东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张蓉蓉率如东县卫生健康委、如东县人民医院一行来校交流。校长施卫东,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杨宇民接待了来宾。施卫东代表学校对来宾到访表示欢迎,感谢如东县委县政府以及如东县人民医院长期以来对我校的支持,并介绍了我校校情,详细阐述了校第三次党代会以来取得的成绩和医学教育的办学成果。他希望校地双方进一步加强合作,学校全力支持如东县经济、社会以及如东县人民医院的建设发展。张蓉蓉介绍了如东县发展取得的成绩。她表示,经济社会的发展将对卫生健康事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如东县人民医院纳入三级医院管理后,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她希望南通大学在人才梯队建设、学科建设、科研合作、医疗技术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指导。如东县卫生健康委主任缪卫宏、如东县人民医院院长张建新分别就如东县卫生事业发展情况和医院发展情况作了专题介绍。双方就医学教育基地建设、研究生教育和本科生教育等工作进行了交流探讨。研究生院、教务处、科学技术处、医院管理办公室、医学院相关负责人参加交流。(刘亮)如东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张蓉蓉一行来校交流。
    2020-10-08
  • 08
    2020-10
    10月7日下午,我校举行杜朝辉客座教授聘任仪式。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杜朝辉教授受聘担任我校客座教授。校长施卫东为杜朝辉颁发聘书,并佩戴校徽。施卫东代表学校感谢杜朝辉教授对我校建设和发展的大力支持。他希望杜朝辉教授以其卓越学术背景和科研实力,为我校带来前沿的学科发展理念和研究方法,并以此为契机建立长久有效的交流与合作关系,推动我校相关学科的发展。仪式后,杜朝辉教授做了题为“筚路蓝缕 再创辉煌——学院治理与教师发展”的报告,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的基本情况,并从本科生培养、教师业绩考核、科研支持教学、三全育人实践、党建与学院管理文化等5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学院治理、教师发展以及改革实践经验。机械工程学院、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全体教师参加报告会。(张晓卫)我校举行杜朝辉客座教授聘任仪式。
    2020-10-08
  • 08
    2020-10
    10月7日下午,纺织服装学院召开纺织工程专业工程教育认证迎接专家组现场考查部署动员会。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樊小东作动员讲话。樊小东指出,工程教育认证对我校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纺织工程专业工程教育认证更是纺织服装学院发展的大事,事关广大师生的切身利益。就迎接专家组现场考查工作,他提出三点要求,一是高度重视,凝聚共识,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二是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充分提升对现场考查的认知程度;三是全员参与,科学部署,尽心尽职抓好工作落实。他强调,要以本次专业认证为契机,进一步提升学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学院今后的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教学质量管理处处长郭必裕对迎接专家组现场考查准备工作做了详细解读,并就各工作小组的分工、与相关兄弟学院和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以及现场考查阶段的联络接待工作等提出了建议和要求。纺织服装学院院长张瑜主持动员会,指出全院上下一条心,全员参与零缺席,努力做到认识到位、工作到位、责任到位,全力以赴做好现场考查准备工作,力争以优异成绩通过工程教育认证。据悉,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专家组将于11月4日—7日对我校纺织工程专业进行现场考查认证。(程诗涵)
    2020-10-08
  • 08
    2020-10
    10月7日下午,我校与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举行合作备忘录签字暨人才培养基地揭牌仪式。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顾菊平、外研社副总编辑常小玲共同为“人才培养基地”揭牌。顾菊平对与外研社共建人才培养基地和国际人才英语考试考点单位落户我校表示欢迎和支持,并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历程和特色成就。她指出,双方合作对于提高我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水平,提升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和外语师资教学和测评素养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她希望加深双方合作,进一步推动我校大学外语教学与改革,提升人才培养的应用性和国际化水平。常小玲表示双方共建人才培养基地为学生创建了“学和用”相通的平台,为教师创建了“教与评”相通的平台,为学校创建了“育才与育人”相通的平台。她期待与南通大学共建的人才培养基地能够在全国起到示范作用,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和方法的标杆。活动中,教务处处长丁锦宏与中国外语测评中心常务副总经理雷鹏共同为“国际人才英语考试考点单位”揭牌,外国语学院院长陆国君与雷鹏代表双方签署了人才培养基地合作备忘录。与会领导共同为我校39名“国才奖学金”获得者颁奖。外研社华东信息中心主任王建平等为2020年暑期外研社国才夏令营优秀营员颁发证书,并向学校
    2020-10-08
  • 08
    2020-10
    10月7日下午,我校举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生开学典礼暨表彰大会。副校长顾菊平出席会议并讲话。顾菊平代表学校向参加助学专业学习的新同学表示热烈的欢迎,向辛勤耕耘在一线的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受表彰的师生表示祝贺。她介绍了学校发展概况,回顾了我校自考的发展历程。她希望同学们要心怀远大理想,立志报效祖国;要注意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要严以修身,学会自律,以奋斗的姿态、饱满的热情、严谨的学习态度,投入到学习中去,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尽情展现人生价值,以优异的成绩回报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关爱。她要求各学院强化管理服务,任课教师开展针对性教学,更好地助力学生成长成才。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张卫斌宣读了《南通大学2019-2020学年度自学考试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毕业生、优秀奖学金、励志奖学金、特等奖教金、优秀奖教金的表彰决定》。与会领导为受表彰的师生代表颁发证书。外国语学院黄妮娅老师作为教师代表发言,激励同学们在学习中收获知识与自信,拓宽视野,力求精进,学有所成,学以致用,并承诺用实际行动对同学们进行更有效的指导与帮助,助力自考学生如愿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信息科学技术学院2019级计算机科
    2020-10-08
  • 08
    2020-10
    10月7日下午,我校召开2020年社科类国家级项目负责人会议。会议通报了今年社科类项目的申报组织工作与最终立项情况。与会项目负责人结合自身科研情况,交流了此次项目申报的过程、经验与感受,并就做好开题报告提出了设想和建议。会上,大家热烈发言,各抒己见,就紧扣时代主题、制定合理计划、跨学科研究、发挥学院主体作用、团队建设、成果产出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人文社科处处长丁卫泽主持会议。他指出,作为国家级项目,其研究过程是一个课题组集体攻关的过程,是科研团队凝练组建、培育成长的过程。丁卫泽对对国家级项目负责人提出四点要求,一是“定方向”,要做好顶层设计,明确科研选题,选对方向,抓准问题,找准研究的方法、路径;二是“带队伍”,发挥好项目主持人带头作用,构建本研究的学术梯队,培养和积聚一批有创新能力的青年骨干,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的高绩效科研团队;三是“找资源”,通过搭建平台、拓宽渠道,丰富学术资源、人脉资源、信息资源以及物质资源;四是“分名利”,统筹考虑团队成员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合理分配科研团队内人、财、物的资源,将责、权、利结合起来,完善资源配置,培育合作氛围,使科研团队在愉快合作中成长、进步
    2020-10-08
  • 07
    2020-10
    近日,第八届全国大学生非织造材料开发与应用大赛在浙江湖州完成评审工作。我校纺织服装学院学生谢单单、相鸿钦、胡佳丽、杨帆的参赛作品《基于熔喷PP非织造布的耐冲击头盔缓冲垫层》获得大赛一等奖,聂渡、朱彧楠、高天硕、莫映红的参赛作品《Janus仿生结构的高效海水淡化非织造复合材料》获二等奖,另有4项作品获三等奖,4项作品获优秀奖,获奖数量在所有参赛高校中排名第二。全国大学生非织造材料开发与应用大赛是非织造专业领域最具权威的赛事。本次大赛由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主办,浙江金三发基团有限公司、兰精纤维(上海)有限公司、ANDRITZ Perfojet SAS冠名协办,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市非织造布技术工程中心承办。经专家评审,本次大赛共评出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25项、优秀奖19项。(张广宇)纺织服装学院学生参赛作品获全国大学生非织造材料开发与应用大赛一等奖。
    2020-10-07
  • 07
    2020-10
    10月7日上午,我校召开专业认证工作协调会,落实协调教学单位和职能部门相关任务,统筹推进美术师范、体育师范、纺织工程三个专业的专家进校考察筹备工作。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顾菊平出席并讲话。顾菊平强调,专业认证是本科教学工作的重要抓手,也是常态化工作。她要求,相关专业要认识到位,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和要求,准备好各专业的认证所需的相关材料,认真做好专家进校的服务保障工作。各职能部门和教学单位要高度重视,重视要体现在行动上,工作职责落实到人,尽快解决相关问题,共同推进学校专业内涵式发展,不断提升我校人才培养质量,为一流专业建设贡献力量。办公室、宣传部、人事处、研究生院、学工处、保卫处、教务处、财务处、国有资产管理处、后勤保障部、团委、图书馆、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教师教育学院以及认证专业所在学院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武汇 袁桅)我校召开专业认证工作协调会。
    2020-10-07
  • 06
    2020-10
    近日,2020年社科类国家级项目陆续公布。我校喜获社科类国家级项目22项,这是我校首次突破20项关口。本次获得立项项目中,国家社科基金面上项目13项、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项目3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3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其中,艺术学专项是首次获得立项。据悉,还有部分基金项目将陆续公布。近年来,学校党政高度重视人文社科工作,注重强化目标结果导向,不断完善科研政策,发挥制度的驱动和控制作用。启动青年骨干师资培训班,举办“人文社科科研能力提升系列培训”20余场,邀请国内知名专家进行项目申报、科研方法、论文撰写发表等全方位、多角度的精准培训。构建项目培育申报、项目过程管理和结项成果培育“全流程”一体化工程,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为龙头,加大项目申报的组织化、专业化、精准化力度,我校人文社科工作呈现出积极向好、能量积聚的发展态势。(孙泊)
    2020-10-06
  • 06
    2020-10
    9月30日下午,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蒋乃华赴文学院调研科研工作。蒋乃华充分肯定了文学院组织化推动科研工作所取得的成效。他表示,文学院科研工作卓有成效,可以总结出三点经验:一是重点关注并持续推进人才引培,二是充分发挥文史等学科交流与融合的优势,三是打造新的学术增长点和亮点。蒋乃华对文学院工作提出三点希望,一要抢抓2020年度博士学位点增列等新的历史机遇,争取实现学院的跨越式发展;二要进一步整合资源,凝练方向,树立旗帜,形成特色;三要提高组织化程度,精准辅导,提高学院科研参与率与成果精品率。文学院院长钱荣贵汇报了学院年度科研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学院科研工作相关制度与推进举措、近年新引进教师科研业绩等情况。人文社科处处长丁卫泽就科研工作相关问题和与会教师开展了深入交流。人文社科处、文学院等单位相关负责人,教师代表参加会议。(曹炎)蒋乃华调研文学院科研工作。
    2020-10-06
  • 06
    2020-10
    根据《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20年高等教育质量监测数据填报工作的通知》要求,10月5日下午,我校召开2020年“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监测数据填报工作会议。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顾菊平出席会议并讲话。顾菊平指出,监测数据将直接用于一流专业申报、专业认证、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等相关事项,做好这项工作对学校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就做好本年度数据采集工作,她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认识到位,高度重视工作重要性;二是任务落实,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三是责任落实,立足全局把握未来。顾菊平强调,所有牵头部门、协作部门及专业所在学院要协助开展做好这项工作;部门不仅要清楚学校监测总体数据,同时要了解自己分管涉及到各专业情况,而且要清楚一流专业在涉及本部门管理数据上对应的专业认证及评估的指标,并预判未来新的要求,提前布局准备;各部门在日常管理中,要布局有关的信息采集,真正让数据服务于学校和部门的管理和决策,为学校全面实施“8050计划”做出贡献。教学质量管理处处长郭必裕主持会议,介绍了本次采集工作的时间流程,说明了采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医学院副院长吕广明、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姜永杰分别就临
    2020-10-06
  • 06
    2020-10
    10月5日下午,我校召开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作总结暨2021年申报工作启动会。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杨宇民出席会议并讲话。我校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创历史新高,取得了跨越式突破。杨宇民充分肯定了我校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所取得的突出成绩。他指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是衡量一所学校科研实力的重要标尺,希望各学院要认真总结经验,分析不足,引导更多教师投入科研,使学校科研进入良性循环状态,持续保持立项数在100项以上。就做好新一轮基金申报工作,他提出两点要求,一是要抓好申报质量和申报数量,进一步做好青年人才“双100%工程”;二是要扎实推进、认真落实基金申报“五轮评审”过程,力争202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再创辉煌。科学技术处处长吴启运主持会议。他表示,在新形势下,要做好国自然基金申报工作,必须要狠抓标书质量和标书精品率,在2021年基金申报工作中,各学院要重点抓好“凝练科学问题”,同时要紧盯青年人才,实现新引进青年博士100%申报、青年人才标书精品率100%。科学技术处副处长施振佺介绍了我校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总体情况和青年基金申报立项情况,总结了我
    20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