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 17
    2020-04
    4月16日上午,我校召开研究生思政工作会议,部署研究生疫情防控和返校工作。研究生工作部部长朱俐出席会议,对研究生思政工作队伍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认识上要有高度。要正确把握研究生教育规律,开展工作的出发点、立足点要“站高看远”,全面落实思政工作职责。二是工作上要有力度。针对学科特点和研究生实际,要巧妙结合,凝练工作特色亮点。三是成果上要有效度。要针对工作任务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探索有效应对之策。会议强调,扎实做好学生返校各项工作,务必克服困难,坚守岗位,主动担责,加强沟通协调,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有序进行。辅导员每天要深入学生宿舍,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关心学生学习生活,发现问题及时处置,把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确保校园安全稳定。会议还部署了近期其他研究生思政工作。(仲荣慧)我校召开新学期研究生思政工作会议。
    2020-04-17
  • 16
    2020-04
    4月16日,我校召开中共南通大学第三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扩大)会议暨新学期工作会议,回顾学校2019年的工作,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任务,对2020年的重点工作进行部署。校党委书记浦玉忠在会上讲话,校长施卫东作工作报告。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高建林主持会议。会议设一个主会场和三个分会场,以视频直播的方式同步进行。全体在通校领导,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全体中层干部出席会议。会上,施卫东作了题为《突出重点补短板,凝心聚力抓落实,奋力谱写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建设新篇章》的报告。他指出,2019年,是学校发展态势持续向好的一年,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加快提升,人才队伍质态不断优化,学科高峰建设步伐加快,原始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内部治理效益逐步凸显,办学条件持续改善,精神文明建设引领风尚,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成效,实现了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的良好开局。施卫东还充分肯定了全校上下在疫情防控期间取得的工作成效,并代表学校对全体师生员工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施卫东强调,2020年是深入贯彻落实校第三次党代会精神的关键之年,也是“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的收
    2020-04-16
  • 16
    2020-04
    4月15日下午,校党委书记浦玉忠拜会南通市市长王晖。南通市副市长陈晓东,市政府秘书长陈俊、市政府副秘书长赵玉峰参加会谈。浦玉忠向王晖汇报了学校近年来的改革发展状况,着重就钟秀校区土地置换、疫情防控和新学期开学工作进行了详细汇报。他表示,南通大学的事业发展离不开南通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学校将继续坚持扎根南通、服务南通,以贡献求发展,不断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王晖对学校前期疫情防控和开学准备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大学复学在即,社会关注度高,市委市政府也高度重视。要始终把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全面细致做好各项工作,精准严密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切实筑牢校园安全防线、守牢师生安全底线。王晖表示,南通大学是南通人民的大学,市委市政府将会全力支持南通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完善常态化交流对接机制,助力学校早日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他要求,市政府相关部门要相互配合,进一步加强与学校的沟通对接,加速推进钟秀校区置换工作,争取在近期完成置换协议签订。办公室负责人陪同拜会。(马华)浦玉忠拜会王晖市长。
    2020-04-16
  • 16
    2020-04
    4月16日上午,我校召开第三届教职工代表大会执委会全体会议,听取、审议并表决《南通大学钟秀校区置换工作报告》。第三届教代会执委会主任、校党委常委、副校长侯文华主持会议,执委会副主任樊小东、姜佩剑、杨宇民参加会议。会上,总会计师姜佩剑作《南通大学钟秀校区置换工作报告》,详细介绍了置换背景、置换的现实性和可操作性、置换工作进度、置换方案主要内容和置换收益的评估等内容。与会委员就工作报告充分发表了意见和建议。委员们认为,以校区置换的形式来解决资金瓶颈,对于推动学校内涵建设,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确保实现校第三次党代会提出的“8050计划”具有重要意义。经表决,与会委员一致同意通过《南通大学钟秀校区置换工作报告》。(朱全妤/文 校报记者 刘佳昕/摄)我校召开第三届教职工代表大会执委会全体会议。
    2020-04-16
  • 15
    2020-04
    4月13日上午,校纪委、派驻监察专员办公室组成6个督查小组分赴啬园、启秀、钟秀、启东四个校区,对二级单位疫情防控、开学准备及2020年目标任务分解落实情况进行再监督、再检查。督查组一行详细了解了二级单位开学准备、师生健康信息日报制度执行、疫情防控工作应急预案制定和行政人员到岗履职等情况。督查组还现场查阅了二级单位党政联席会议记录本,重点了解二级单位根据《南通大学2020年工作要点》分解、落实和推进本单位年度重点工作任务的情况。纪委书记、派驻监察专员陆国平要求持续加大督查力度,坚决当好学校党政各项决策部署落实的“督办员”,督促二级单位落实主体责任,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二级单位事业发展。(闫丽丽)
    2020-04-15
  • 14
    2020-04
    近日,江苏省教育厅办公室发布《关于2019年度江苏教育新闻舆论工作情况的通报》(苏教厅办函〔2020〕5号)。我校以宣传工作积分位列全省本科院校第三名,再获省教育厅通报表扬。这也是我校连续第四年获此殊荣。此次通报根据2019年度设区市教育局、省直管县(市)教育局和高校宣传工作积分情况,共表扬了6个设区市教育局和20所本科院校、20所高职(专科)院校。通报希望各教育单位进一步加大教育宣传报道力度,强化舆论引导效果,提升整体工作水平,不断开创全省教育新闻舆论工作新局面,为江苏教育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2019年,我校新闻宣传工作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宣传学校办学成效,为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舆论导向和精神支撑。全年在国家级媒体刊登报道271篇,省级以上纸媒201篇,省级以上网媒414篇,其中我校喜迎国庆的巨幅国旗登上了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人民日报》刊发我校文化交流稿件4篇,“学习强国”平台发表我校拼搏进取稿件28篇。此外,《光明日报》《科技日报》《中国交通报》《新华日报》等媒体多次聚焦我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地方等办学成效,省教育厅网站录用
    2020-04-14
  • 14
    2020-04
    近日,生命科学学院青年教师陈昌盛博士在《ACS Nano》期刊上以南通大学为第一单位发表学术论文。《ACS Nano》是美国化学学会ACS旗下材料科学领域的Top期刊,中科院JCR分区为一区,影响因子为13.903。该论文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新型膜蛋白标记方法,该方法依赖于锌指蛋白与双链DNA高特异性的相互作用,从而将有机荧光分子标记于目标蛋白。运用此方法并结合单分子荧光成像技术,可研究膜蛋白复合体的亚基组成及其几何构型,用来验证某些关键蛋白突变所引起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机制。近年来,生命科学学院高度重视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紧密结合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需求,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育力度,提升了学院整体学科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葛云)生命科学学院青年教师陈昌盛博士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2020-04-14
  • 14
    2020-04
    4月13日下午,启东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学校防控组组长陆海峰一行到启东校区督查验收开学准备工作。杏林学院理事会副理事长江应中参加检查。会上,杏林学院副院长曹阳详细介绍了启东校区疫情防控和开学准备工作情况。她指出,学院主要从三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注重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做好新学期开学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地制宜制定工作方案,加强知识宣传、做好教育培训;二是压紧压实责任,抓严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落实;三是进一步加强党建引领,让党旗高高飘扬在疫情防控一线。陆海峰一行实地走访了启东校区防疫物资储备仓库、教学楼、食堂和校区工程建设现场等,察看校内重点场所防控措施落实情况。陆海峰对启东校区围绕开学所做的大量前期准备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就学院相关工作开展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要保障到位,二是要做实落地,三是要突出重点。督查组成员就健康监测、宣传教育、应急培训、心理疏导、开学前后的防控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具体落实细节问题提出反馈意见和建议。江应中对督查组的意见和建议表示感谢,他指出,启东校区和杏林学院会继续改进和完善开学准备和疫情防控工作,在南通大学指导下,继续细化相关举措,做好开学物资配备;从
    2020-04-14
  • 13
    2020-04
    4月13日下午,南通市委书记徐惠民一行来校,检查指导疫情防控和开学准备工作。校领导浦玉忠、施卫东、姜佩剑、顾菊平、侯文华等参加检查。校党委书记浦玉忠代表学校感谢南通市委市政府对我校疫情防控工作给予的大力支持和科学指导,表示学校将切实把握学生返校前的窗口期,全面考虑、提前谋划、聚焦重点、统筹安排,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以细致再细致的工作,确保开学万无一失,顺利进行。校长施卫东从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举措、加大条件保障、营造有利氛围、推进教学科研等方面介绍了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并从制定“两案九制”、全面摸排底数、发布系列通知、准备隔离场所、做好物资储备、落实条件保障、开展实景演练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开学复课各项工作。徐惠民充分肯定了我校疫情防控工作,认为学校高度重视,全力以赴,主要领导深入一线靠前指挥,防控体制机制完备,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疫情防控工作成效显著。他强调,高校是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点领域,希望学校充分利用此次疫情的生动案例,为广大学生上好思政教育第一课,通过宣传抗疫成果和先进典型,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
    2020-04-13
  • 13
    2020-04
    为坚决打好新型冠状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落实细化学校疫情防控演练预案,提高疫情防范和处置能力,确保学生顺利返校,4月12日,我校在啬园校区北一门开展学生返校报到演练。全体在通校领导到场指挥并参与演练。演练开始前,校党委常委、副校长侯文华对演练提出要求。他充分肯定了学校相关职能部门为演练工作所付出的努力。他希望各部门继续全力应对,通过演练发现不足、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做好学生返校报到工作,确保全校师生健康、平安。下午两点,校长施卫东宣布演练开始。全体工作人员分为报到组、安保组、医务组、特殊问题处置组,立即进入实战状态。演练以现场情景模拟的方式进行,对学生生报到流程、报到中的异常情况处理、宿舍区出现发热人员情况处置等场景进行模拟实战演练。演练现场,“学生”乘坐公交车或私家车到达指定停靠点下车,在现场交警和学校工作人员引导下,送行车辆即停即走。“学生”来到校门口缓冲区,间隔1米,有序排队进入测温通道,体温检测37.3℃后并依次进行“苏康码”核验、今日校园APP扫码报到。“返校学生”完成“一测二查三核”的流程后进入校园。在体温检测区,一名体温检测≥37.3℃的“学生”被保卫处工作人员迅速带至医
    2020-04-13
  • 13
    2020-04
    近日,公共卫生学院硕士研究生陶雨沙研究成果在国际权威期刊《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在线发表。该研究通过收集1995年至2016年间中国梅毒公开数据,分析了我国梅毒21年间的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研究发现,隐性梅毒报告病例数的构成比呈现上升趋势,而早期显性梅毒报告病例的构成比则明显下降。早期显性梅毒和胎传梅毒的疾病负担均由沿海省份向内陆省份转移。梅毒疫情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巨大变化揭示出其与卫生政策、经济发展等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隐性梅毒报告病例构成比的上升和胎传梅毒发病率的下降则显示出在我国扩大梅毒筛检对预防和控制早期显性梅毒和胎传梅毒成效显著。该期刊在感染性疾病领域国际期刊中排名第3位,2019年影响因子为9.055。陶雨沙是该论文的第一作者,我校庄勋教授和西安交通大学的张磊教授是该成果的指导老师,南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是第一作者单位。(潘忠芹)公共卫生学院硕士研究生陶雨沙研究成果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
    2020-04-13
  • 13
    2020-04
    4月6日,药学院临床药理系主任孟国梁副教授作为通讯作者,在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Molecular and Cellular Cardiology》以“Letter to the editor”的形式发表题为“急需充分的证据来明确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与新冠肺炎的关系”的观点论文,南通大学是该论文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单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指由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感染导致的肺炎,多项研究表明分布于肺、睾丸、肾脏、胃肠道等组织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可能是SARS-CoV-2最初进入宿主细胞的“大门”,临床常用的抗高血压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 )在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的同时,由于反馈机制的存在,可能会导致ACE2水平反射性增加,从而对COVID-19发生和发展产生影响。目前全球COVID-19患者数量日益增长,其中,高血压患者占有一定的比例。该观点论文详细描述了可以从三个方面进一步对ACEI和COVID-19的相关性进行论证,从而尽快明确ACEI与COVID-19的关系,为COVID-19患
    2020-04-13
  • 13
    2020-04
    4月12日下午,我校召开2020年医学生实习见习实训等工作安排协调研讨会,副校长顾菊平出席会议并讲话。顾菊平强调了医学类专业教育的特殊性,对学院贯彻执行学校复课复学工作方案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平稳做好与教学、实习医院的衔接工作,稳妥安排学生临床教学与实习见习;二是围绕疫情防控和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要求,扎实做好医科实践教学工作,保障教学质量的同质等效;三是在遵循疫情防控属地化管理前提下,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科学谋划,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多手段联合,确保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会上,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杏林学院相关负责人分别就医学相关专业的临床教学安排、毕业实习安排以及学生返回实习单位安排等工作预案进行汇报,与会单位负责人根据学校联防联控工作要求进行了认真研讨。教务处、学生工作处、后勤保障部、医院管理办公室、医学院(护理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杏林学院等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李耀富)我校召开2020年医学生实习工作安排协调研讨会。
    2020-04-13
  • 13
    2020-04
    4月12日下午,副校长顾菊平赴工程训练中心,检查指导开学准备工作。顾菊平实地走访了工程训练中心部分实训场所,现场查看了工训中心的防控设施“人脸识别测温仪”的安装使用,并向班子成员详细了解了工训中心的复课准备情况。顾菊平充分肯定了工程训练中心在疫情防控期间开展的安全防控和线上教学工作,并代表学校对老师们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要求工程训练中心进一步贯彻落实好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工作要求,构建保障师生安全的有力防线。顾菊平对学生返校后的实训教学安排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对复课后的线下实训教学形成科学细致规范的方案;二是坚持教学大纲标准,主动与专业学院协同开展好专业认证所需的实训教学工作;三是积极做好准备,努力承担部分学院因疫情防控而调整的校内实习新任务。她鼓励工训中心积极开展疫情防控形势下实训教学改进与优化工作,努力形成工训教学新特色。中心主任陆伟家汇报了工训中心疫情防控期间开展的相关工作及线下实训教学安排的初步方案。教务处相关负责人陪同检查。(陈欣)顾菊平检查工程训练中心开学准备工作。
    2020-04-13
  • 12
    2020-04
    4月10日上午,我校召开新学期第一次教学工作例会暨教学工作委员会会议,总结疫情防控前期的教学工作开展情况,部署学生返校后各项教学安排。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顾菊平出席会议。顾菊平传达了4月9日省教育厅关于对学生返校工作视频会议精神,并充分肯定了疫情防控期间各学院及相关教学单位开展的相关教学工作,对辛勤坚守在一线的广大老师、教学管理人员表示慰问。就学生返校后教学工作,顾菊平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统一思想认识,把学生安全、平稳返校报到作为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坚定信心,振奋精神,毫不动摇地落实好各项教学安排工作,坚决克服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坚持底线思维,确保万无一失。各学院要主动及时做好课程教学的调整,加强对教学资源的审核,做好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有机结合,研究和制定线下教学工作方案,高度重视并务实做好毕业班工作。二是要压实主体责任,深化对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的认识,教学院长们必须站在一线,战在前沿,确保返校后有关教学运行和疫情防控工作部署落实到位。要全面落实责任体系,强化履职担当,以迎战状态、实战标准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完善责任体系,各项教学任务要分解到岗位、细化落实到人。三是要深
    202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