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 24
    2019-05
    5月24日下午,我校举办2019年第二期新闻宣传通讯员培训报告会,邀请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首任院长、南京大学政府新闻学研究所所长方延明做题为《大学生人文素养与新闻精品写作》的专题报告。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吉明明主持报告会。方延明结合自身30多年的新闻从业经验,用幽默、贴近生活的语言,向与会人员解读了何为人文素养、怎样理解人文素养与新闻采写的关系,以及如何采写出优秀的新闻等一系列实践性问题。他认为想要塑造高素质新闻人才,需将非专业知识与专业知识相融合,做到“能说会道、能歌善舞、能书画摄、博览群书、拥有执着的职业理想”。方延明以好作品的“题材、主题、角度、背景、结构、细节”六要素为切入点,详细介绍了如何写出新闻精品,他强调要努力培养问题意识、时代意识、担当意识、人文情怀和特色意识。方延明勉励在场师生要把学习和工作当作一种乐趣,平时多读书,多读名著,汇百家之长,不畏困难,敢于攀登。吉明明高度评价了方延明的报告,认为该报告既有高度又有深度,更有力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可操作性高,为我校新闻宣传工作开拓了思路,传授了方法。吉明明向各职能部门、学院新闻宣传通讯员及宣传骨干提出三点希望。一是新闻
    2019-05-24
  • 24
    2019-05
    5月23日下午,港闸区人民政府常务副区长冯斌一行来校洽谈校地合作,校党委书记浦玉忠接待了来宾。浦玉忠指出,南通大学作为地方综合性大学,主动发挥人才智力优势,自觉融入地方,充分利用学校的人才、科技资源,加强企业与学校人才培养的深度对接与互动。他希望,合作双方要围绕港闸区产业结构开展密切合作,促进产业学院等合作载体进一步发展。冯斌介绍了港闸区产业结构及发展现状,从合作思路、建设目标等方面对产业学院的建设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他表示,校地双方要开展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合作关系,拓展政产学研之间的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办公室、服务地方工作处负责人参加会议。(姚娟/文校报记者范苏/摄)港闸区人民政府常务副区长冯斌一行来校洽谈合作。
    2019-05-24
  • 23
    2019-05
    校党委第一巡察组对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党委、艺术学院党委开展巡察整改“回头看”工作5月22日,校党委第一巡察组在18号教学楼706会议室对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党委、艺术学院党委开展巡察整改“回头看”工作。校党委书记浦玉忠出席会议。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张莉莉、艺术学院党委书记马列波分别代表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党委和艺术学院党委作了详细的巡察整改情况汇报,针对第一巡察组提出的巡察整改问题清单,自觉主动对照巡察反馈意见制定整改方案,细化整改任务,开展整改工作,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责任到人、挂账整改、对账销号,初步达到了预期效果,并就下一阶段整改工作明确了目标任务,力求做到靶心不散,聚力解决,久久为功地持续推进整改和建设工作,以实实在在的成效向学校党委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浦玉忠肯定了两个学院党委巡察整改已经取得的阶段性成效,深刻阐述了巡察整改“回头看”工作的重要意义,并就下一阶段如何开展好巡察整改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一要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巡察整改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二要持续精准发力,扎实推动巡察整改取得实实在在成效;三要从严管党治党,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真正实现巡察“发现问题、形
    2019-05-23
  • 23
    2019-05
    5月23日上午,我校召开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讨论南通大学智慧校园2.0建设方案。校党委书记浦玉忠出席会议并讲话,校长施卫东主持会议。校领导高建林、陆国平、樊小东、姜佩剑、侯文华、杨宇民出席会议。就推进智慧校园建设,浦玉忠提出具体要求,一是要加速推进智慧校园整体建设步伐,突出一个“快”字;二是要区分轻重缓急,抓住重点,确保“急需”项目的实施;三是信息化工作办公室要与相关职能部门加强沟通,密切“配合”,充分考虑使用需求,做好部门之间及各应用系统之间的有效衔接。施卫东指出,要在保证项目质量的前提下,加速推进智慧校园建设。他要求,一是建设项目要具有先进性,并注意项目建设文档资料的完整性;二要充分考虑钟秀校区置换因素,做到措施得当,物尽其用;三要充分利用好建设资金,严格执行程序规范,防范风险;四是应用系统归口管理部门对系统功能要有前瞻性,长远考虑。校纪委书记陆国平对智慧校园建设提出了系统全面、便捷友好、兼容共享、安全可靠、升级便利、管理高效的六点要求。他强调,项目建设及招投标流程要严格按规矩办事,做好风险防范。校总会计师姜佩剑指出,领导小组全体成员都是智慧校园项目的组织者、建设
    2019-05-23
  • 23
    2019-05
    5月23日下午,我校举行郑建国客座教授聘任仪式暨学术交流会,聘任美国加州大学欧文材料研究所设备平台主任、教授级项目科学家、博士生导师郑建国教授为我校客座教授。校党委书记浦玉忠为郑建国颁发聘书并佩戴校徽。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杨宇民主持仪式并致欢迎辞。杨宇民代表学校对郑建国表示欢迎,感谢郑建国教授不远万里,情系桑梓,大力支持帮助家乡大学的建设。他简要介绍了我校的办学历史、发展情况。杨宇民表示,郑建国教授的加盟,一定能为我校带来前沿的学科发展动态和研究理念,加快我校人才梯队和创新团队建设,扩大我校与世界高水平大学的科研合作,提升我校电镜领域科研水平。同时,我校将提供其所需的研究条件,全力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一起为百年通大实现新发展、续写新辉煌做出应有的贡献。郑建国表示,回报家乡,助力家乡的教育是他多年来的夙愿。今后,他将竭尽所能为通大的科研发展、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做出贡献。授聘仪式后,郑建国作了题为《扫描电镜技术-原理和应用》的学术报告。郑建国介绍了欧文材料研究所的概况,讲述了扫描电镜的基本知识、成像原理和发展过程,并结合各种绚丽的电镜照片,详细介绍了扫描电子显微技术在材料表征等方面的广泛用
    2019-05-23
  • 23
    2019-05
    5月22日下午,我校举行“文缘亭”落成揭幕仪式。副校长董正超与捐赠方茅煜先生共同为“文缘亭”揭幕。副校长樊小东代表学校致辞。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吉明明,茅煜夫人范成娟女士参加活动。“文缘亭”坐落于逸夫楼与理科大楼之间。2018年2月2日,茅煜先生及夫人范成娟女士与我校签订捐赠协议,捐资人民币20万元,用于建造景观亭。2018年8月“文缘亭”动工,2019年1月落成。根据《南通大学接受捐赠项目冠名管理办法》规定,双方协商将该亭命名为“文缘亭”,以激励通大学子们成长成才,不断拼搏,开启人生新征程。樊小东代表学校感谢茅煜先生、范成娟女士的善举。他说,“文缘亭”意在以文结缘、以文立言。它见证了茅煜先生的父亲、通大教师茅亭先生与文学院的缘份,诉说了他对学校建设与发展的牵挂与希冀。茅亭老师把自己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用自己朴素的人生书写了通俗而寓意深刻的文学作品。樊小东希望同学们能够去体会它的文学之美,志存高远、奋发有为,在未来的人生路上找到自己的美好。他表示,学校将紧紧把握时代的主旋律,围绕“8050计划”蓝图的实现,做好人才培养,实现通大学子和通大共同的精彩。茅煜说,父亲茅亭是南通大
    2019-05-23
  • 23
    2019-05
    5月22日,南通大学2019届服装专业毕业设计作品展演在啬园校区体育训练馆精彩上演。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樊小东与师生代表一起观看了展演。此次展出的23个系列作品是从我校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130份毕业作品中脱颖而出的优秀代表作,涵盖了时尚、复古、民族、传统等多种风格,每个系列的服装都有独特的风格和极具创意的灵感,带有设计师对设计主题独特的理解,充分展示了我校服装专业毕业生的艺术创造力和专业技能,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艺术的视觉盛宴。作品《天马行空》的设计灵感来源于近代中国国画大师徐悲鸿的《战马图》以及唐代画马大师韩干的《牧马图》,在设计过程中,将金文字体诗句与国画奔马的意象融入其中;作品《昼夜》以白昼与黑夜的交替为设计灵感来源,将PVC材质与传统面料相结合;作品《戏台》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川剧服饰文化元素,在款式造型上融入了戏服的设计特色,在图案上使用川剧脸谱图案融合戏曲的特色。2019届服装表演专业的同学还带来了16套形象设计的专业表演,赢得了观众阵阵掌声。同时,展演现场联合展示了南通爱格斯凯服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设计作品与意大利博洛尼亚美术学院Caimmi教授设计制作出的服装
    2019-05-23
  • 23
    2019-05
    5月22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江苏企业业务部副部长耿家智一行来校洽谈产学研合作。校党委常委、总会计师姜佩剑出席会议。姜佩剑介绍了学校历史沿革、办学规模、优势学科等情况。他要求相关部门一是要整合资源,围绕学校优势学科开展高水平人才联合培养,探索建立华为人工智能学院,共建人才培养基地;二是基于学校信息科学技术、智能交通等优势学科,共建智能交通实验室等平台,开展深度产学研合作,促进产教融合;三是创新合作机制,明确合作方向,开展全面战略合作,充分发挥华为5G新技术在我校智慧校园建设中的作用,积极打造校企产学研合作示范标杆。姜佩剑希望,双方能够抓住有利契机,顺势而为,精准对接,务实推进。耿家智介绍了华为在江苏的建设与发展战略。他指出,要充分发挥华为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智慧城市等技术优势,加速智慧校园建设,推动人才联合培养,强化优势平台共建,助力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耿家智期待未来携手通大,实现互利共赢。教务处、服务地方工作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相关负责人出席会议。(易静李蓓/文姚娟/摄)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来校洽谈产学研合作。
    2019-05-23
  • 23
    2019-05
    5月16—17日,地方高校新工科建设高峰论坛暨地方高校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进展交流会在温州大学召开。教育部高教司理工处处长高东锋出席会议,并对“新工科”建设再深化的意义、基本路径和相关政策进行了解读分析。副校长顾菊平出席会议并作汇报。会上,163个地方高校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进行了分组交流。顾菊平做新工科理论研究与国际化项目类汇报。她介绍了我校的办学历史、现状及特色,结合我校“新工科”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阐述了“融合创新范式”实施的基本架构设想,与参会人员进行了交流。本次论坛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导,全国地方高校卓越工程教育校企联盟、CDIO工程教育联盟联合主办。来自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联盟成员单位、地方高校、行业协会以及企业的近五百名代表参加会议,共同探讨与推进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实施。教务处相关负责人参加论坛。(茅靖峰)
    2019-05-23
  • 23
    2019-05
    5月22日下午,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王树生一行来校交流。副校长顾菊平接待了来宾。顾菊平代表学校对来宾到访表示欢迎,感谢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长期以来对我校医学教育事业的帮助和支持,并介绍了我校第三次党代会上提出的“8050计划”。她希望校院双方扩大合作途径,在医、教、研等方面全面深化合作,共同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做出贡献。王树生介绍了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总体情况以及近年来教学、科研工作取得的成绩。他说,南通大学与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合作已久,目前医院正处于发展升级的关键时期,他恳请学校在临床教学、学科建设、科研团队合作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指导。会上,双方就医学教育基地建设、科研项目申报和医学本科生教育等工作进行了交流探讨。教务处、科学技术处、医院管理办公室、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等相关负责人参加交流。(刘亮)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王树生一行来校交流。
    2019-05-23
  • 22
    2019-05
    5月22日,我校举办第二届多元文化交流日活动。活动前,校党委书记浦玉忠、校长施卫东会见了国际神探、著名鉴识科学专家李昌钰博士。施卫东、李昌钰出席多元文化交流日活动开幕式并讲话。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吉明明出席开幕式。本次多元文化日活动为我校诞辰107周年校庆系列活动之一,以“齐聚五洲风情,共创多元通大”为主题,旨在搭建国际文化交流互鉴平台、增进中外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促进我校国际化建设和发展。活动分为开幕式和各国文化展两部分。39个国家的留学生展示了各国民族服装、歌舞、美食等多种文化,营造出校园国际化氛围。施卫东致开幕辞,代表学校向莅临活动现场的全体嘉宾表示欢迎,向参加活动的中外学生表达了希望与祝福。他指出,一个多世纪以来,我校秉承“祈通中西,力求精进”的校训精神,广泛开展境外交流与合作,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意大利等20多个国家和我国香港台湾地区的100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开展合作与交流。学校重视和支持来华留学生教育,留学生总规模已达700余人,优秀来华留学生不断涌现,并为我校建设作出贡献。在校园里,多元文化交流互鉴的国际氛围已初步形成。他说,国际教育学
    2019-05-22
  • 22
    2019-05
    5月17日下午,医学院召开博士研究生面试部署落实会议,全面推进落实博士研究生面试工作。董正超副校长出席会议并讲话。董正超指出,博士研究生招生是社会、学校一项焦点性工作,关系到每个考生的切身利益,也切实影响到学校的生源质量及后续培养工作,每位面试专家必须严肃认真对待本次博士研究生复试工作;他结合近期国内个别高校研究生招生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希望进一步加强复试过程管理,落实好复试工作的各个环节内容,注重考生科研能力、创新精神、培养潜能等方面的考查,公开、公平、公正的做好研究生面试考核工作。医学院常务副院长桑爱民主持会议,并简要介绍了学院本年度博士研究生招生前期主要工作,并就本次博士研究生招考报名、考试、复试资格分数线、复试专家组成、计划分配等方面进行了说明,并就如何规范执行复试各环节工作提出了要求。会后,医学院召开了博士研究生面试工作会议。纪委、研究生院、医学院相关负责人及全体面试专家出席会议。(羌建峰)医学院召开博士研究生面试部署落实会议。
    2019-05-22
  • 22
    2019-05
    5月18日下午,“丝路画语”2019一带一路国际美术作品邀请展在艺术学院美术馆开幕。党委常委、副校长樊小东出席开幕式并宣布展览开幕。著名画家、央视著名节目主持人董浩,中国文联美术艺术中心原主任、中国美协理事丁杰和来自来自意大利、澳大利亚、斯洛文尼亚、乌克兰、克罗地亚、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的嘉宾以及艺术学院党政领导出席开幕式。乌克兰基辅国立美术与建筑艺术大学副校长OstapKovalchuk作为嘉宾代表致辞。他强调了本次国际美术作品邀请展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文化意义、艺术意义与现实意义,希望与会嘉宾能够延续本次作品展的精华与灵魂,以更新的形式、更好的质量将国际作品展览推介到更广的范围,为丝路文明的传播与交流做出积极的努力。丁杰在致辞中高度赞扬了艺术学院近些年的快速发展与艺术成绩,充分肯定了本次展览筹备工作。他说,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希望大家珍惜时代,珍惜艺术,努力学习当下的艺术知识,积极构建丰富的知识体系,将今天的知识主动化为明天的成就,为艺术的交流、互鉴与发展做出贡献,为祖国的发展、繁荣与富强做出贡献。开幕式上,董浩受聘为艺术学院兼职教授,学院学长张卫为其颁发
    2019-05-22
  • 22
    2019-05
    5月20日上午,我校举办2019年“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决赛。经过激烈角逐,共评选出17个项目将代表学校参加省赛。副校长顾菊平出席活动。决赛分主赛道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两个赛道,创意组、创业组、红色赛道组三个组别,采取路演和答辩两个环节进行。路演环节,各参赛团队就产品介绍、市场定位、商业模式、营销策略、财务分析、风险控制、团队结构等内容进行了重点阐述。答辩环节,校内外评审专家对参赛队员进行了项目提问,并对各项目的整体情况及相关细节方面进行了点评,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改进意见和建议。本次大赛自2019年1月启动,得到了各学院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此次大赛共有413个项目,2500多学生参赛,共有50个项目入围决赛。通过本次决赛,学校将遴选出部分优势项目通过开展专项培训、创新创业训练营等形式进行重点培育,为下一步参加省级、国家级比赛奠定良好基础。研究生院、学生工作处、教务处、监察处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活动。(李耀富)我校举办2019年“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决赛。
    2019-05-22
  • 22
    2019-05
    5月22日下午,我校在啬园校区9号楼301报告厅召开2019年考研工作总结表彰暨学风建设推进会。副校长侯文华作题为《目标引领 主动作为 让“学在通大”生根开花结果》的讲话,并为先进单位代表颁发荣誉证书。侯文华代表学校向考取研究生的同学、受表彰的先进单位表示祝贺,向为学生成长成才默默付出的全体教职员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他勉励同学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谨遵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大会上提出的六点要求:要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他鼓励学生们做新时代的奋斗者,树立新坐标,实现新作为,让青春的底色烙上奋斗的印记。就如何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学风建设为核心,以科技创新为抓手,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侯文华对全体学生工作干部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提高思想认识,主动担当作为。要充分认识学风建设的重要意义,要自觉进入主动作为的工作状态,要积极打造全员参与的育人氛围;二是明确学风建设目标,科学制定规划。明确学风建设的目标要求,细化学风建设的任务内容,狠抓学风建设的薄弱环节;三是健全规章制度,强化过程管理。健全学风
    2019-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