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 01
    2024-03
    近日,江苏省教育厅公示了第二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我校共有7门新课程、9门调整课程入选,其中线上课程1门、线下课程3门、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6门、社会实践课程2门、虚拟仿真实验课程4门。近年来,学校立足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坚持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高度重视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与应用工作。在本批一流课程申报中,教务处积极动员各学院、各课程团队开展课程建设与申报,通过多轮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专题培训及交流、指导申报材料等环节,引导和鼓励教师不断优化课程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后,学校将以一流课程建设标准为引领,不断优化课程体系,持续推进课程改革,充分发挥一流课程的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加大一流课程建设力度,持续推进课程改革创新,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袁莺楹)
    2024-03-01
  • 01
    2024-03
    2月28日,团省委公布了2023年“信仰公开课”省级精品课评选结果。我校团委“榜样领航青春,奋斗筑梦未来”信仰公开课、杏林学院团委“点燃信仰之光,牢记青春使命”信仰公开课获评2023年“信仰公开课”省级精品课。“榜样领航青春,奋斗筑梦未来”信仰公开课由校团委主办、医学院(护理学院)团委承办,是我校培根铸魂系列活动之一。本场信仰公开课紧密围绕贴近学生实际、发挥导师作用、推荐学生主讲的工作要求,分别邀请医学院(护理学院)优秀青年师生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引导青年学子以优秀榜样为引领,汲取榜样力量,用奋斗与实干绽放青春光芒。“点燃信仰之光,牢记青春使命”信仰公开课由杏林学院团委主办,紧密围绕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核心要义,邀请学院国家奖学金获得者、省志愿服务金奖获得者、省“三下乡”先进个人获得者和退伍军人代表分享自己的成长历程,激励广大团员青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近年来,校团委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青团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要发挥主力军作用的重要
    2024-03-01
  • 01
    2024-03
    近日,由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中华全国学联秘书处、中国青年报社开展的高校学生禁毒防艾社团征集活动结果公布,我校柳叶刀临床技能协会成功入围全国百团名单。高校学生禁毒防艾社团征集活动旨在遴选、联系并跟踪培养一批禁毒防艾类社团,面向青年学生,组织开展禁毒防艾知识科普、健康意识培养、疾病咨询等精品活动项目,提高广大青年禁毒防艾意识与能力,引导青年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此次活动共有全国519个高校禁毒防艾社团踊跃报名。经专家推荐,综合评估活动项目的专业性、趣味性、可推广性等要素,最终确定包括我校柳叶刀临床技能协会在内的100个社团。柳叶刀临床技能协会是医学院2021年发起成立的学术科技类学生社团。社团积极组织协会成员开展临床实践技能培训、健康教育宣传等公益活动,两次获评“南通大学优秀学生社团”。根据活动方案,协会将在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中华全国学联秘书处指导下,持续深入开展社员专业培训、校内外禁毒防艾宣传和相关社会实践活动,筑牢禁毒防线,守护绿色青春。(王楠 张智清 唐昱)
    2024-03-01
  • 01
    2024-03
    2月28日上午,江苏省文联十届五次全委(扩大)会在南京召开。会议通报了江苏省文艺家采风创作基地、江苏省美育推广基地、江苏省“文艺两新”实践基地名单并授牌,我校艺术学院获批江苏省美育推广基地。“江苏省美育推广基地”评选活动旨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遴选一批具有较为丰富的地域文化优势或文艺资源、有一定群众文艺基础、具有典型意义、能起到示范作用的创建单位,进一步拓宽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拓展全省文联系统文艺阵地。经各市区文联和文艺家协会推荐、材料审核、专家论证和实地考察等环节,省文联最终授予江苏大剧院等29个单位为江苏省美育推广基地,我校为唯一获批的本科院校。(石琪琪)
    2024-03-01
  • 01
    2024-03
    近日,2023“南通好青年”评选结果公布。我校纺织服装学院党委书记刘其霞获评“爱岗敬业好青年”,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吴丽、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赵新元获评“创新创业好青年”,公共卫生学院医学检验234班张添杨、杏林学院临床203班学生杨柳红获评“勤学上进好青年”,外国语学院23级外语学专业研究生韦婧、教师教育学院23级地理教育专业研究生徐雨辰获评“崇德奉献好青年”。2023“南通好青年”寻访活动由中共南通市委宣传部、南通市文明办、共青团南通市委、南通市青年联合会等联合开展,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力推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以可亲、可信、可学的榜样力量引领广大青年见贤思齐、崇德向善,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发挥社会各界青年典型的引领作用。本次活动共评选出100名2023“南通好青年”。(韦婧)
    2024-03-01
  • 01
    2024-03
    近日,教育部公示202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教育专业教师基本功展示评选结果。我校艺术学院教师张瀚仁荣获个人全能二等奖。本次活动由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主办,湖南省教育厅、湖南师范大学承办,来自全国107所高校的音乐教育专业教师参加展示活动。经教学展示、专业技能展示、审美和人文素养展示三个项目展示评比,5名老师获得个人全能一等奖,10名老师获得二等奖。近年来,艺术学院为进一步提升音乐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在整合优质师资力量、完善教师教育制度和跟进艺术教育培养过程等方面狠下功夫。此次全国赛事的获奖是我校在音乐教育实践中的又一次重大成果,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抓好美育教师源头培养的切实行动。(石琪琪)
    2024-03-01
  • 29
    2024-02
    2月28日,航天医学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李莹辉一行访问我校。校党委书记尚庆飞会见了来宾。尚庆飞对李莹辉一行的到访表示欢迎,介绍了我校的办学历史及发展概况,以及先校长张謇先生的办学理念和卓越成就。他指出,张謇先生作为近代中国独具魅力的人物,为通大留下了丰厚的精神文化遗产,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精神宝藏。他希望双方以本次来访为契机,进一步增进互动往来,加强专业领域的深入交流合作。李莹辉高度评价了我校发展取得的成绩,认为张謇先生的办学理念和办学实践奠定了南通大学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希望进一步增进对通大的了解,加强合作交流,在航天科研和生命医学领域开展务实合作。李莹辉一行实地调研了我校教育部·江苏省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顾晓松教授介绍了实验室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双方开展了友好深入的交流,并对可能的合作进行了积极探讨。李莹辉一行还调研了特种医学研究院。办公室、教育部·江苏省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特种医学研究院相关负责人陪同调研。(黄丽/文 校报记者 范苏/摄)
    2024-02-29
  • 29
    2024-02
    近日,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辅导员工作研究委员会公布了2023年辅导员工作案例遴选结果和专项课题立项结果。我校组织申报的三个专项课题与三个辅导员工作案例全部成功入选。其中,教育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徐红波老师的案例《锚定未来:“声优网红”的蝶变之路》、医学院(护理学院)肖倩老师的案例《拯救心理“脆皮大学生”——积极心理学在解决人际关系敏感问题中的应用》荣获二等奖,历史文化学院(法学院)尹纪鹏老师的案例《四“多”三“微”,赋能走出“心霾”》荣获三等奖;艺术学院张诚老师的《艺术疗愈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研究》、外国语学院王媛媛老师的《高校辅导员谈心谈话中的多模态话语行为及身份建构研究》课题获得一般项目立项,医学院(护理学院)杨征烽老师的《ChatGPT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研究》课题获得指导项目立项。一直以来,我校高度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大力实施辅导员“五航”行动,不断拓宽培养平台,拓展培养方式,鼓励辅导员在完成好主责主业的同时以教立研、以研促教,主动解决新时代学生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切实推动学生工作
    2024-02-29
  • 28
    2024-02
    我校与中国大唐集团科技创新有限公司举行校企战略合作签约仪式2月27日上午,我校与中国大唐集团科技有限公司举行校企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杨宇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华亮,大唐集团科技创新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时文刚,党委副书记、董事、副总经理杨琳出席活动。服务地方工作处处长高江宁主持签约仪式。杨宇民代表学校致欢迎辞,介绍了学校的历史沿革、办学理念及发展战略。他表示,此次战略合作协议的签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生动实践,是深化校企务实合作、推进能源电力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学校将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的人才、学科和科研优势,围绕中国大唐集团科技创新有限公司发展需求,积极组建专业团队,整合优质资源,开展精准对接服务,加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华亮表示,双方要以此次签约为契机,不断开展务实高效的合作,在合作中创新、在共赢中发展,走合作发展之路,创双赢互利前景。时文刚介绍了中国大唐集团科技有限公司的现状及发展规划,表示双方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有广阔的合作前景。他希望双方聚焦能源革命目标,探索新型能源体系,引领支撑传统产
    2024-02-28
  • 28
    2024-02
    2月26日—27日,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杨宇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华亮分别率队深入商学院(管理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医学院、地理科学学院,调研高层次人才项目申报工作,了解人才发展动态,指导学院人才工作建设。在医学院,杨宇民认真听取了医学院高层次人才项目申报进展及下一步工作打算,高度肯定了医学院付出的努力与取得的成效。他指出,目前人才项目申报已经进入冲刺阶段,务必要抢抓时间窗口,保持攻坚势头,强化指导服务,确保量质并进。他强调,要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深入贯彻落实校第四次党代会有关人才工作的战略和举措,以高层次人才项目申报为契机,积极构筑人才新高地,厚植高质量发展的比较优势。就扎实推进人才工作,杨宇民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强化全员意识,切实扛起引智“新担当”;二是要拓展多元渠道,奋力跑出抢才“加速度”;三是要优化专项政策,倾力打造聚才“强磁场”。在商学院(管理学院),华亮指出,海外优青等项目是学院引进高层次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全面提升学院师资质量的重要举措,要增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的前瞻性、系统性。就进一步做好人才工作,华亮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将海
    2024-02-28
  • 28
    2024-02
    2月26日,全省统战部长会议在南京召开。会议表彰了2023年度全省统战理论政策研究创新成果、全省统战工作实践创新成果等,我校报送的研究成果《汇聚海外统战资源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的工作机制研究》荣获全省统战理论政策研究创新成果三等奖。《汇聚海外统战资源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的工作机制研究》是2023年江苏省统一战线工作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该研究对汇聚海外统战资源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的内涵进行了拓展,并从完善新时代大统战工作提升机制,完善党对侨务工作的全面领导机制、侨务工作基层管理机制、侨务工作服务发展大局机制、侨务工作促进国家安全机制,完善新时代侨务工作提升机制,健全侨心凝聚机制、侨智汇集机制、侨力发挥机制、侨益维护机制等方面,对其工作机制进行了系统论述。该研究有助于统筹海外统战资源的实际效用和价值,推动海外统一战线的内涵式发展;有助于开拓新实践视野,推动新实践扎实取得实效,为江苏乃至全国发展做出应有贡献。(张慧敏)
    2024-02-28
  • 28
    2024-02
    近日,由江苏省教育厅批准、江苏高校易班发展中心组织开展的江苏高校易班共建工作评优结果公布。我校连续第六年获评“江苏省优秀易班共建高校”,学生工作处夏光祥荣获“江苏省优秀易班指导教师”称号。作为江苏省首批易班共建高校,我校易班发展中心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秉持“传递校园正能量、传播通大好声音”的发展理念,积极开展校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前已建立机构群30个,认证用户数9.3万人,本科生入驻率100%,2023年每月活跃指数稳居江苏省高校易班前三名。2023年,我校易班发展中心依托易班平台和“今日校园”平台深入实施入学教育工程、线上线下工程、主题教育工程,注重五育并举,抢占网络思政高地,持续推进线上线下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不断打造具有我校特色的融思想引领、教育教学、生活服务、文化娱乐为一体的师生网络互动社区,为服务建设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大学、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与保障。(李懂)
    2024-02-28
  • 26
    2024-02
    2月26日,校领导尚庆飞、杨宇民、陆俊杰、吉明明、施佺、周振修、徐骏、陈玉娟、施炜、华亮分别带队,深入啬园校区、启秀校区各教室,巡视新学期教学工作,对教师到岗、学生返校、教学秩序及教风学风等情况进行全面细致的督查。
    2024-02-26
  • 26
    2024-02
    近日,第三届江苏省大学生网络文化节和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活动遴选结果公示。我校师生作品获得二等奖1项、三等奖7项,侯昀彤老师获“第二届江苏省大学生网络文化节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第三届江苏省大学生网络文化节设立微视频、微电影、动漫、摄影、网文、公益广告、音频、校园歌曲、其他类网络创新作品等9类作品类别;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活动设立优秀网络文章、优秀工作案例、优秀微课、优秀新媒体作品等4类作品类别。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自2020年启动“一节一推选”活动以来,我校积极推进网络文化作品创作生产,丰富网络文化内容供给,广泛发动师生参与,连续三届参加并取得佳绩。(朱立宁 黄潘盼)
    2024-02-26
  • 24
    2024-02
    2月23日,校党委书记尚庆飞,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杨宇民分别深入文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法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微电子学院(集成电路学院)进行调研。校领导陆俊杰、施佺、徐骏、陈玉娟参加调研。在文学院,尚庆飞听取了学院学科建设情况专题汇报,高度肯定了学院作为南通大学人文学科“标杆”专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他表示,学校高度重视文学院建设,并将继续大力支持下一轮的申博工作。针对如何推进学科专业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他提出三点要求。一是统一思想,心无旁骛。要以学科建设为引领,以新一轮博士点申报工作为抓手,始终保持想干事、干实事的拼劲,人才、学院、学校三方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文学院实现高水平、有特色、突破性发展。二是集中精力,携手并进。要统筹谋划学科创新,聚焦特色发展,充分整合校内外资源,开展交叉合作研究,强化协同创新能力,真正激发学科建设活力。三是外引内培,双轮驱动。要紧盯目标任务,认真梳理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短板弱项,系统引进与自主培养双向发力,尤其要重视人才的自主培养,把各类人才集聚到学院发展建设中来,识才、爱才、用才、容
    2024-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