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 13
    2023-10
    10月12日下午,南通市欧美同学会(南通市留学人员联谊会)第二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矢志报国时代风采微展在我校举行。校党委书记尚庆飞会见了南通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小红一行,校党委副书记王卫东当选新一届市欧美同学会会长并作表态发言,南通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南通市侨办主任金志伟出席会议。校党委书记尚庆飞会见南通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小红一行尚庆飞对王小红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同时感谢南通市委统战部长期以来对于我校发展给予的关心、指导和帮助,期待南通市委统战部能以“名城名校融合发展”战略的落地为契机,为全面建设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大学注入统战新动能。王小红指出,南通大学党委重视统战工作,政治站位高、统筹谋划好、工作成效优,希望能以此次欧美同学会的换届为契机,继续加强校地统战工作的互联互通,推动双方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共同为中国式现代化南通新实践做出新贡献。王卫东代表南通市欧美同学会第二届理事会领导班子郑重表态。他表示,将带领全市广大会员,一是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引导和带动更多的海外学子,自觉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二是加强校地欧美同学会的联系,进一步探索高校与地方同学会产学研合作方式;三是致力于为
    2023-10-13
  • 13
    2023-10
    10月11日—13日,中国生理学会疼痛转化研究专业委员会2023年学术年会暨2023年南通市疼痛学术年会、疼痛与痒觉国际研讨会在南通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杨宇民出席开幕式并代表学校致欢迎辞,中国工程院院士、南通大学教育部·江苏省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主任顾晓松教授出席会议并作主旨报告,中国生理学会理事长、北京大学王韵教授,中国生理学会疼痛转化研究专业委员会前任主任委员、空军军医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武胜昔教授,南通市医学会会长王晓敏出席开幕式并讲话。杨宇民代表我校对参会领导、专家、来宾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我校的历史沿革、发展特色、教育教学成果以及我校在疼痛学领域的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的工作情况。他指出,我校将更加积极主动与中国生理学会以及各级医学会疼痛学分会探索建立更加深层、更加开放务实的学术交流合作机制,通过开展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学术交流活动,加快形成特色鲜明的科研体系,助力我校学术水平和科研实力再上新台阶。王韵介绍了疼痛转化研究专委会的建设情况,希望疼痛转化专委会与其他专委会联合联动,共同努力推进中国生理学会的发展。武胜昔作为上一任主委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专委会发
    2023-10-13
  • 13
    2023-10
    10月5日—11日,2023年中国大学生武术套路锦标赛(甲、乙组)、第3届中国大学生太极推手锦标赛在天津市武清区举行。我校武术队勇创佳绩,取得10枚金牌、4枚银牌,男子体育专业组和女子体育专业组团体总分第二的喜人成绩。本次比赛由体育科学学院教师於世海、卢伯春率队参加。比赛过程中,队员们展示出团结奋进、勇于亮剑、“一竖一横”的武道精神,激烈的对抗情境激发出队员们无限的潜力,充分体现了中华武术独特武德树人的育人效果。经过激烈比拼,在普通本科专业的大学生阳光组的比赛中,我校教育与科学学院23应用心理学专硕刘涛铭获男子70kg金牌、电气工程学院机器人工程221班张胜诚获男子68kg银牌、体育科学学院体硕221班孙明辉获男子85kg以上银牌;在体育专业组比赛中,体硕231王姗迟获女子48kg金牌、体教213梁雅轩获女子62kg金牌和女子中量级团体金牌、体教213杨文静获女子62kg银牌和女子中量级团体金牌、体教211骆衡获男子80kg金牌、体教211李家成获男子70kg金牌、体教213刘晓宇获男子85kg以上金牌、体教214宋佳怡获女子58kg金牌和女子中量级团体金牌、体教226朱天宜获男子66
    2023-10-13
  • 13
    2023-10
    近日,在南通市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中,我校共有60位教师喜获奖项。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18项,三等奖37项。本次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共评出获奖项目119项,其中一等奖 10 项,二等奖 30 项,三等奖 79 项。我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南通发展实际,主动发挥通大文科的智慧与力量,加强精品成果培育,为文科振兴发展,为名城名校融合发展提供重要的学理支撑和智力支持。(顾昊)
    2023-10-13
  • 12
    2023-10
    10月10日下午,我校召开江苏高水平大学高峰计划建设情况汇报会。校党委书记尚庆飞,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杨宇民出席会议并讲话,全体在通校领导参加会议,会议由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施佺主持。尚庆飞认真听取了职能部门工作汇报,对高水平大学高峰计划建设提出“三个明确”的工作要求。一要明确建设意义。学校第四次党代会关于全面建设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大学的宏伟蓝图已绘就,我们深感使命在肩、责任重大。这张蓝图如何落地落实,需要以名城名校融合发展为契机,立足高水平大学高峰计划建设,抢抓机遇,狠抓落实,谋划学校高质量发展新突破。 二要明确目标任务。要全面准确梳理各项指标任务的完成情况,对标对表,锚定目标,摸清底数,务实推进各项建设任务落到实处。三要明确责任体系。要牢牢抓住高水平大学高峰计划建设任务考核这个牛鼻子,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层层明确责任”的工作方针,形成学校领导、职能部门和学院的三级责任体系,坚持以上率下,精诚团结,形成合力,扎实推动成果突破和机制创新,确保高质量完成各项建设任务。杨宇民提出了我校高水平大学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指出,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是省委省政府着眼双一流建设,构建全省高等
    2023-10-12
  • 12
    2023-10
    10月12日下午,我校举办“新科创 30 条”政策宣讲会。南通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东捷,农村科技与社会发展处处长朱海建作主题报告。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华亮主持会议。华亮对南通市科技局各位领导和专家的到来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本次活动的主题。他表示,本次宣讲会既是贯彻落实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精神的重要体现,也是畅通科技创新政策落地的重要举措。“新科创30条”的实施充分体现了南通市委市政府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也为我校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他希望大家要牢牢把握这一政策红利,深度扎根江海大地,呼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校的新期盼,有效推动校地同频共振、融合提升,助力南通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同时,融入“科技攀升行动”,持续提升科技创新源动力,为建设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大学添砖加瓦。张东捷从“政策修订背景”“政策特点及主要内容”“项目指南及审批流程”三个方面,对《关于建设更高水平创新型城市的若干政策意见(2023修订)》,即“新科创30条”进行了讲解,并重点解读了与高校发展相关的新增政策和优化调整政策。朱海建作题为《南通市自然科学基金、社会民生科技计划——指南解读及立项
    2023-10-12
  • 12
    2023-10
    10月11日上午,附属医院举行聘任仪式,聘任顾晓松院士、高建林教授为附属医院高水平研究型医院建设顾问。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附属医院党委书记、院长施炜教授出席会议并讲话。签约仪式由附属医院党委常务副书记马卫东主持。施炜向顾晓松院士、高建林教授受聘附属医院高水平研究型医院建设顾问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诚挚的感谢,两位重量级专家顾问的加盟将为医院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智慧。他表示,高水平医院和研究型医院建设,是江苏省委、省政府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出发,分别于去年和今年作出的重要决定。站在新发展阶段,面临新发展机遇,锚定新发展目标,需要全院上下怀揣“三大梦想”,坚持“一个目标”,建设成为省内顶尖、国内一流,医、教、研、管四核驱动的高水平研究型医院;突出“两个中心”,即医疗服务和员工福祉的中心地位;筑牢“三个基础”,即人才、团队、学科基础;打造“四项支撑”,即质量、技术、服务和运营支撑;秉持“五种理念”,即务实、特色、创新、同治、共享理念;实施“六项工程”,即学科登峰工程、人才辈出工程、技术引领工程、科创突破工程、精品服务工程和幸福家庭工程,为人民群众健康保驾护航,为
    2023-10-12
  • 11
    2023-10
    10月11日上午,无锡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左同宇一行来我校交流。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吉明明接待了来宾。吉明明代表学校对左同宇一行来访表示热烈欢迎。他详细介绍了我校的历史沿革、学科建设、名城名校融合发展战略推进情况,以及近年来在学生工作管理、辅导员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希望两校继续加强交流,互鉴互促,增进友谊,共同发展。左同宇介绍了无锡学院的发展历程和基本校情,对我校在学生工作管理、辅导员队伍建设、共青团工作及平安校园建设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表示赞赏,他希望两校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多领域深层次交流合作。座谈会上,学生工作部部长张雪松介绍了我校学生工作管理体系、辅导员队伍建设及育人成效等情况。团委书记陈婷婷介绍了我校共青团基本情况、工作理念和取得的成绩等情况。保卫部部长宋建围绕我校平安校园建设工作典型做法、举措等进行了介绍。双方还就工作中的具体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研讨。会后,左同宇一行参观了我校“融园”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服务站、学生事务大厅。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艺术学院、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相关负责人参加交流。(马莉/文 戴欣宜/摄)
    2023-10-11
  • 11
    2023-10
    10月8日,2023年度全市教育系统优秀教职代会提案推选结果揭晓,共评出优秀教职代会提案20件,我校电气工程学院周平的提案获评全市教育系统优秀教职代会提案。周平的提案《关于开展大学生应急救护常态化培训的建议》,是2023年学校第四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的征集提案。该提案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在构建校园应急救护体系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和优化方案,更好守护师生生命健康,在提升师生应急救护技能的同时,传播和弘扬红十字精神。提案案由充分,针对性强,措施具体,符合学校建设发展需求。该提案立案以来,受到了校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在与提案人充分沟通的基础上,相关部门从课程设计和宣传形式入手,让教学形式更具趣味性,在寓教于乐中提升课程效率,校红十字会在校园开展的救护知识培训宣传倡导,营造出了“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良好氛围。提案实施成效显著,我校常态化应急救护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大学生的应急救护意识和能力显著增强。全市优秀教职代会提案征集推选活动旨在示范带领更多教职工重视支持教职代会提案工作,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南通新实践贡献智慧和力量。(徐璐)
    2023-10-11
  • 09
    2023-10
    10月8日上午,陕西理工大学校长王磊一行到我校交流。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杨宇民接待了王磊一行。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施佺,副校长华亮参加会见。杨宇民代表学校对王磊一行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学校历史沿革、学科建设、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情况。他指出,学校在111年的办学历程中,始终秉承先校长张謇先生“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的办学理念,积极为地方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撑和科技创新支持,当前学校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正向着为全面建设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大学的目标迈进。他希望双方进一步加强紧密合作,充分发挥双方在人才、学科和科研等方面资源优势,早日结出合作硕果,推动双方合作更高质量发展,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王磊对学校给予的接待表示感谢,并简要介绍了陕西理工大学的基本情况。他对我校近年来取得成绩表示肯定,表示此次来访旨在进一步加强交流学习,吸取兄弟院校好的经验做法,希望双方以此为契机,加强多领域深层次交流合作,进一步推动两校教育事业共同发展。活动期间,双方还围绕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合作等具体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人事处、研究生院、科学技术处、服务地方工作处等部门相关负责人
    2023-10-09
  • 27
    2023-09
    9月27日,2023年在通高校“新生第一课”在我校开讲。南通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吴新明与新生共阅“南通”这本书,寄语广大学子心怀梦想、不负韶华,练就真才实学、习得过硬本领,在南通踏上难忘的筑梦、追梦、圆梦之旅,并向广大学子发出邀约:学成之后,扎根南通,做南通发展的合伙人,与南通共同成长、携手走向梦想的彼岸。校党委书记尚庆飞,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杨宇民出席活动。南通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吴新明讲“新生第一课”“南通欢迎你!”吴新明代表南通市委、市政府和774万南通人民,祝贺全体新生来到梦想的城市、向往的大学,祝福他们开启青春新航程、书写人生新华章。吴新明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眼中的南通。他说,南通是一个深受大自然眷顾的好地方,一代又一代南通人,在这片风光秀美的土地上书写着理想生活的幸福答卷,是一个充满“墨韵书香、水韵诗意”的好地方,书香涵养了南通这座城市,今天,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子在南通开启崭新的学业之旅,必将把教育之乡的名片擦得更亮、叫得
    2023-09-27
  • 27
    2023-09
    近日,教育部港澳台事务办公室下发《关于对南通大学等3所高校面向港澳台地区招收研究生备案的函》,我校成功获批面向港澳台地区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资格。自2024年起,我校可根据教育部有关面向港澳台地区招收研究生工作办法开展招生考试工作。我校2019年获批面向港澳台地区招收本科生资格,2020年起招收港澳台侨本科生,目前已有43名本科生就读于我校文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电气工程学院、纺织与服装学院、医学院的18个专业。今年初,学校启动港澳台研究生招生备案工作,港澳台事务办公室会同研究生院拟定港澳台研究生招收、培养和管理制度等相关文件,向江苏省教育厅提出申请并汇报筹备情况。此次顺利获批面向港澳台地区招收研究生资格,既是教育部对我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认可,也是对我校港澳台教育交流工作的肯定,对加强我校与港澳台地区教育交流与合作,扩大生源范围,提升学校影响力与竞争力,助推学校建设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大学具有重要意义。(明晓峰)
    2023-09-27
  • 27
    2023-09
    近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陆续公布了202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结果,截至目前,我校已获202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7项,青年项目2项,教育学专项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层次最高、竞争最为激烈的项目,在人文社科领域具有导向性、权威性和示范性。立项情况不仅是衡量各高校或科研机构人文社科科研综合实力的核心指标,更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服务地方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年,我校在内外竞争日益加剧的情况下,继续保持稳定发展态势。一直以来,学校党政高度重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培育和组织申报工作,积极推动组织化科研,形成了校、院、教师三级工作网络,构建了“选题论证—会议推进—专家辅导—学科遴选—精细打磨—后期跟进”的工作流程,大力推行学院科研导师制、分学科专家遴选制等,不定期组织专题学术沙龙。今后,学校将认真贯彻落实校第四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强化组织推动,深化精准化、全过程服务,将组织工作关口前移、落细落地;进一步强化前期培育,出台国家重大重点项目培育计划,既要注重申报的基数,更要提升文本的质量;进一步构建“大文科”协同机制,落实
    2023-09-27
  • 26
    2023-09
    9月22日-23日,2023中国脊髓损伤修复与功能重建学术会议在南通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赵继宗、中国科学院院士杨雄里、中国科学院院士苏国辉、中国工程院院士顾晓松出席大会。副校长陈玉娟出席大会开幕式并致辞。陈玉娟代表学校和附属医院对出席会议的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附属医院百余年的发展历史与近十年取得的标志性成果。她表示,通过此次会议专家们一定能够把握前沿、集聚智慧,积极推动脊髓损伤修复与功能重建领域的理论发展和技术创新,强化医、教、研协同发展,将相关学科做精做深做强。她希望与会专家进一步加深对学校和附属医院的了解,深化相互间的合作交流并给予指导,共同推进学校和附属医院的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本次会议由中国脊髓损伤修复与功能重建创新联盟主办,中国解剖学会再生医学分会、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神经发育与再生分会、先进医用材料与医疗器械全国重点实验室、江苏省高校神经再生协同创新中心协办,我校附属医院承办。大会分主论坛和分论坛,设主旨演讲、特邀报告、专题报告等环节。在主论坛上,赵继宗、苏国辉分别就“脊髓损伤的功能重建和康复”“慢性脊髓损伤治疗新策略”主题作主旨演讲。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冯世庆教授、北京航空
    2023-09-26
  • 25
    2023-09
    9月25日上午,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杨宇民率队参加启东首届发展大会。本次大会的主题是“向海图强启东疆 跨江融合共发展”,来自国内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以及高新技术企业、启东籍在外优秀人才代表等齐聚一堂,共谋启东高质量发展。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王钰明博士代表学校与江苏联测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签署了“60MW重型燃气轮机动力测试系统设计与研发”产学研合作项目。近年来,我校主动融入启东发展大局、服务地方需求,为启东市经济社会发展、科技创新、人才支撑作出了积极贡献。下一步,学校将牢牢把握名城名校融合发展契机,主动对接启东发展需求,构建更加紧密的校地融合发展共同体,努力为启东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通大智慧和力量。服务地方工作处、机械工程学院、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启东技术转移工作站相关负责人参加活动。(陈聪)
    2023-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