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我校8000余名新生今陆续报到“绿色通道”格外引人注目

289
分享

阅读次数:289发布时间:2007-09-08 00:00来源单位:新闻网 责任编辑:

 

彩旗飘扬,人声鼎沸,今天的南通大学校园显得格外热闹。一群意气风发的青年学子挎着背包,提着行李,走进了他们梦寐以求的大学校园。

各学院在各校区设了摊位,挂起了横幅,为新生进行和家长提供咨询和指导。各学生组织和社团也纷纷亮相,迎接新生的到来。据了解,今年我校又将迎来本科新生8200名,这些新生遍及江苏、上海、浙江、安徽、福建、辽宁、黑龙江、内蒙、新疆等二十余个省市、自治区。

主校区草坪一旁的“绿色通道”格外引人注目,前来咨询的同学和家长络绎不绝。这是专为因经济困难而暂时无法正常缴纳学费的困难学生设立的。为了保证这部分学生能按时坐进课堂,学校专门印发了“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问答”和“致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学生家长的一封信”,进行生源地助学贷款宣传,并耐心地指导他们填报助学贷款申请表。在各报名点,学校还专门设立了一部电话,免费提供给困难学生向家人报平安,同时设立票务点,给新生家长提供方便。

在现场,记者遇到了几位正在申请助学贷款的学生。在与他们交谈的过程中,记者了解到,有些学生原本以为贫困生是不允许享受好的待遇的,像宿舍不能住好的,不能用手机,不能吃好的等等。来到学校后,听说一切都不是他们想象的那样,他们完全可以与其他学生一样享受学校的美好生活。而且学校对他们还特别关照,除正常的奖、贷、勤、补、减五项政策惠及贫困生外,今年我校又拨出3万元经费,对特困生给予专项补助,每年可以对贫困生的家庭进行实物资助,学生可以申请学费暂缓,贷款可贷3年。一系列优惠政策让他们心头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他们感激地说:“谢谢学校为我们考虑得如此周到细致,我们一定会好好学习,不辜负学校的一番苦心。”

还有一位已申请了助学贷款的新生,他来自连云港赣榆县,由于地处偏僻农村,家庭收入有限,难于一次性支付学费,听说国家有这些优惠政策,便带着录取通知书到镇信用社办理了一年6000元的助学贷款,可来到学校报到,心里总有些忐忑不安,感觉自己比同龄人少了些什么。正说着,他一旁的师兄插话了:“其实我也是一名贫困生,且每年都申请了助学贷款。可我不自卑,因为贫困并不代表什么,关键是要从中学会自立自强,为自己四年的大学生活交一份满意的答卷。”今年上大学三年级的他已是学院的学生会副主席,且通过自己的努力,连续三年都拿到了学校的奖学金,甚至还拿到了省政府奖学金,面对未来,他满怀信心。听了这番话,新同学连连点头默许。

(南通大学校报记者 陈妍)

 

下图:来自全国各地的新生喜气洋洋到南通大学报名。   南通日报记者 江建华摄

 

文字作者:
图片作者: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