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南通大学爱心助教南通西藏民族中学侧记
阅读次数:286发布时间:2007-10-20 00:00来源单位:新闻网 责任编辑:
十载汉藏情 和谐一家亲
——南通大学爱心助教南通西藏民族中学侧记 | | 南通大学爱心助教活动伴随着西藏民族中学的成长已开展了整整10年。10年,人换了一茬又一茬,但爱心的火炬从没间断;10年,在爱心助教的路上,爱心助教团的成员和藏族学生得到了共同的成长。经过10年的拓展与创新,活动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搭建了更高层次的实践载体,产生了南通大学“莫文隋”现象的连锁效应,为南通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贡献。 南通市西藏民族中学成立于1997年,是华东地区唯一的一所内地全日制支藏完中,在校学生800人,学校实行封闭式管理。1997年,经过西藏民族中学和原南通师专双方校领导的联系与磋商,组织成立了南通师专大学生爱心助教团赴西藏民族中学开展暑期实践活动。 10年来,师专几经合并,但在西藏民族中学爱心助教活动一直在持续,爱心的火炬一直在接力。南通大学文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潘晴雯说,“1997年由许富宏老师指导的第一个爱心助教团就在西藏民族中学扎根了。”南通市西藏民族中学校长施乃平说,“每年,南通大学都有这样一批大学生,他们积极投身到爱心助教的活动当中,捧着一颗颗爱心,用自己的专业知识、高尚的人格关心和帮助每一位藏族学生,并和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如今,南通大学的爱心助教团已扩大到理学院、外国语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信息技术学院、体育科学学院等近10个院系的学生积极加盟。 大学生志愿者本着“把书教好,把人育好,把活动组织好”的原则,与来南通求学的西藏小同胞在爱心路上一同成长。在活动内容方面,爱心助教从最初的语数外三科的单调模式发展到现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的形式。在紧抓学生的智育、美育、体育的同时,还针对藏族学生青春期的特殊性进行心理辅导,让学生得到了全面发展。南通市西藏民族中学的学生每年回藏参加高考均取得优异的成绩,去年包揽了文理科状元,今年是文科状元。 西藏民族中学杨副校长一脸欣慰地说。“爱心助教团的成员无论在哪,他们心里永远牵挂着一个地方和一群孩子,他们还经常回来看看。”这里延续的是爱心,这里记录的是感动。文学院学生张晟华是初一(2)班班主任兼语文老师,有一次她所在班级的德吉央金同学突发高烧至39.5度,膝盖处肿了脓包,发炎感染,她听说后顾不上刚打好的晚饭,自费打的带学生去医院看病,挂号、找医生、交费拍片子、做检查、安置好病床,回到学校已经深夜了,她又来到女生宿舍查看学生的生活情况后才回到自己的宿舍,但心里依然记挂着医院的学生。“喜爱着这群孩子,就和他们喜欢我们一样,他们给每一位助教团老师都起了藏文名字,我的藏文名字是格桑曲珍——善良的鲜花。”张晟华说,让她感动的太多。“老师,老师,你就一直做我们的班主任吧!”、“老师,老师,我们会听话的”。在《给老师的一封信》中,我们看到了这样的话语,“老师,每当我考试不好或想妈妈的时候,我也会哭,但是我正在长大,我会学着坚强。” 10年来,爱心助教活动受到团中央、团省委等多方领导的深切关怀和大力支持,小分队3次被评为江苏省大中专院校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集体,南通市西藏民族中学3次获江苏省大中专院校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基地称号,并多次获得市级荣誉。南通大学表示,要把这项爱心活动一直传递下去。 (孙泊)
相关链接:http://whb.news365.com.cn/jssc/200710/t20071017_1615010.ht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