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农业管理信息系统》荣获二等奖
《自体神经移植修复大鼠陈旧性坐骨神经缺损实验研究》获三等奖
天津消息 青春迎接挑战,创新汇聚人才。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和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南开大学承办的第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闭幕式暨颁奖晚会,11月19日晚在南开大学举行。我校参赛的两件作品《数字农业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荣获二等奖,《自体神经移植修复大鼠陈旧性坐骨神经缺损实验研究》(医学院)获三等奖。这是我校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取得的新突破。此前,我校在上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两项三等奖。
第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11月15日在南开大学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兆国向大赛致信祝贺。天津市市长戴相龙,中国科协党组书记邓楠,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胡春华,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科技部副部长程津培等领导共同为决赛揭幕。国家有关部委、各省市区团委和部分高校负责人,以及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港澳台地区、国外知名高校的300余支参赛队的3000余名师生代表参加了开幕式。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全国竞赛活动,被誉为中国大学生学术科技的“奥林匹克”盛会。自1989年创办以来,始终坚持“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的宗旨,吸引了数百万大学生参与其中,在促进青年创新人才成长、深化高校素质教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本届竞赛参赛规模超过往届,并首次邀请海外知名大学参赛。竞赛作品分为自然科学论文、科技发明制作、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研报告和学术论文三类。内地共有884件作品入围决赛。港澳台地区的20所高校,美国、英国等国家的6所知名大学也携近百件作品参展。
校党委副书记杨礼宾及党政有关部门和学院负责同志专程赴天津看望了参赛学生和指导老师。杨副书记还专门参观了各高校的参赛作品,认为这些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作品的选题视角独特,触角敏锐,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创新性,展示了大学生勇于挑战、敢于突破的学术创造热情和自主创新精神。不少学校的参赛学生中既有本科生,也有硕士生、博士生,值得我校学习和借鉴。杨副书记说,“挑战杯”是一项群众性的赛事,学校和学院都要高度重视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活动,这不失为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教师科研能力的一种有效载体。
(校报特派记者摄影报道)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仇卫文同学、邱建林老师代表参赛作品团队在大赛布展现场。
医学院田竑同学、姚健老师代表参赛作品团队在大赛布展现场。
党委副书记杨礼宾看望参赛学生和指导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