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上午,我校召开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整改动员大会。顾晓松校长做动员报告,校党委王德明书记主持动员大会并讲话。校党政领导王嘉华、戴家隽、杨礼宾、包志华、彭怀祖、程纯,教学督导,中层以上干部出席评估整改动员大会。
11月中旬,以云南大学校长吴松教授为组长的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组来我校进行了实地考察评估,教育部专家组对我校本科教学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学校召开本科教学评估整改动员大会,就是要全面总结评建工作,巩固评建成果,对整改工作进行动员和部署。
会上,顾晓松校长做了动员报告。他在报告中充分肯定了评建工作的主要成绩。顾校长把我校“迎评创优”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具体归纳为五个方面:1、进一步更新了办学理念,明确了学校定位与发展思路,强化了办学特色;2、进一步强化了质量意识,巩固了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3、进一步整合了办学资源,改善了办学条件,提高了办学效益;4、进一步规范了管理,深化了改革;5、进一步深化了大学精神,发展了大学文化。他代表校党委和校行政,向为学校评建工作做出贡献的全体师生员工,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顾校长要求充分认识评估整改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他说,评估工作包括学校自评自建、专家组进校考察评估和评估整改三个阶段。三个阶段彼此紧密联系,缺一不可。自评自建是基础,专家组进校考察是重点,而评估整改则是关键。从评估的方针来看,整改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巩固评估工作成果的重要手段;从评估的过程来看,整改是加强改进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从评估的目的和作用来看,整改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的桥梁。务必要防止评估工作重结果、轻过程,重迎评、轻整改的现象。务必保持清醒的头脑,高度重视评估整改工作,继续以饱满的热情,旺盛的精力和昂扬的斗志,认真抓好整改工作,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再上一个台阶。
顾校长在会上通报了我校评估整改方案的主要内容。根据方案,我校评估整改分为启动阶段(今年11月—12月),实施阶段(明年1—6月),自评阶段(明年7—8月),总结阶段(明年9—10月)。顾校长要求明确评估整改工作的指导思想与基本要求。结合整改,当前要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第一、加强学科与专业建设,提高核心竞争力;第二,着力推进“申博扩硕”工作,提高办学层次;第三、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第四,积极推进管理改革,努力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第五、加强校地互动与对外交流,扩大影响和知名度。
顾晓松校长指出,评估整改工作是否能够切实有效,关系到学校“迎评创优”的实现,关系到学校的事业发展,关系到每一位师生员工的切身利益,意义十分重大。希望大家进一步发扬“评建精神”,把评建过程中形成的精神,作为不断超越的动力。要奋勇争先,抢抓机遇,扎实工作,努力推进评估整改工作。要站在新的起点上,推动学校的各项工作又快又快的发展,为早日把南通大学建成高水平、有特色的综合性大学而努力奋斗。
王德明书记在整改动员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说,评建工作是一项专业性、业务性很强的工作,回顾评建这段不平凡的历程,困难与希望共存,压力与动力同在。“迎评创优”凝聚着每一位南通大学人的心血和汗水,加深了对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的认识,为今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王书记把评建工作中表现出来的“评建精神”初步概括为“四个保持”:1、始终保持昂扬向上、锐意进取的工作状态;2、始终保持集中精力、全力以赴的工作干劲;3、始终保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4、始终保持深入基层、关注师生的工作情怀。王书记说,我们的“评建精神”远远不止这些,还要认真总结提炼。这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一种软实力,是南通大学和谐文化要素。
王书记指出,整改阶段的任务是,根据教育部正式下发的专家组考察意见,有针对性地对教学工作进行整改,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教学工作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并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进一步做好整改阶段的工作,王书记提出四点意见:一、牢固树立质量生命线意识,不断丰富文化兴校的内涵;二,理清整改思路,突出工作重点;三、坚持以评促建,充分发挥评估成果的作用;四、进一步建立健全学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立自我评估的长效机制。
王书记希望全校师生员工进一步弘扬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精神,以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心,以对学校高度负责的态度,扎扎实实做好评估整改工作,力争评建工作取得最后的胜利,为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校报记者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