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想到,真的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会举起奥运会祥云火炬。”提及成为北京奥运会火炬手,顾锦华至今都感觉像做梦一样。
没有奥运冠军的耀眼光环,不是万人瞩目的文娱明星,更谈不上令人刮目的商界精英,活跃政界的风云人物……顾锦华只是南通大学医学院药理教研室的一名普通教师。说起成为奥运火炬手的过程,顾锦华却出人意料地以“简单”二字概括。去年7月,顾锦华无意中在网上看到了奥运火炬手的报名方式,抱着对奥运的参与热情和试试看的心态,他报名了。100字左右的自我介绍,顾锦华写得简洁明了:思想上积极要求上进,大学时入党;热爱体育,尤其擅长长跑;毕业留校工作,“非典”时期被抽调到“防非”办公室,由于表现突出,被评为优秀党员;研究生学习期间,成绩优异,获得范止安奖学金和优秀研究生称号。
就这样,顾锦华在网上递交了自己的报名表,之后便不再过问,只是踏踏实实地工作、生活。用他自己的话说:“中国有十几亿人口,我只不过是一名普通的教师,又不是在本行业中有突出贡献的人,当选的几率微乎其微。”然而,幸运之神却如此眷顾,一个电话给他原本平静的生活激起了一层涟漪。国庆节之后,就在几乎淡忘时,顾锦华意外地接到了南通市体育局打来的电话,电话通知他参加奥运火炬手的面试。那一刹那,顾锦华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以为是有人在跟他开玩笑,他更不敢告诉身边的任何一个人。直至今年年初收到火炬手的确认函,他才真正确信自己将光荣地成为北京奥运会的一名火炬手,在江苏境内接过神圣的火炬接力棒。
得知顾老师成为奥运火炬手,他身边的学生、同事、朋友个个羡慕不已。“只需要在网上填一张简单的申请表就可以吗?”“你参加体能测试了吗?”“你也未免太幸运了吧”……面对种种询问,顾锦华笑了,“我原本也把火炬手想象得很高大、很神秘,其实火炬手就是普通人,无论你身在何方,无论你从事何种职业,只要你敢于尝试,只要你拥有激情和梦想,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没有什么不可能。”
就是这样简单,就是这样普通。只要尝试,没有什么不可能——这何尝不是奥运盛会所要传达的真实理念?何尝不是奥运精神得以弘扬的最初动力?
激动、兴奋之余,而立之年的顾锦华更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成为奥运火炬手,为北京奥运会贡献微薄之力,这将是我一生的荣誉,我会以此为动力,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地鞭策自己、激励自己。”(记者陈 妍/原载5月11日南通大学校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