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晓松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袁银男代表学校党政部署本学期工作 校领导向受表彰的优秀教育工作者颁奖,向“拔尖人才基金”、“创新人才基金”资助对象颁发证书 今天下午,我校召开庆祝第24个教师节暨表彰大会。校党委书记顾晓松发表重要讲话,校党委副书记、校长袁银男代表学校党政部署本学期工作,会议由校党委副书记戴家隽主持。 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开始。校党委副书记王嘉华宣读省教育厅《关于表彰第四届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奖教师的决定》、《南通大学关于表彰优秀教育工作者的决定》和《南通大学关于公布首届‘拔尖人才基金’、‘创新人才基金’资助对象的通知》。与会校领导向受表彰的优秀教育工作者颁奖,为校首届“拔尖人才基金”、“创新人才基金”资助对象颁发证书。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袁银男代表学校党政部署本学期工作。袁校长简要回顾了学校上半年的主要工作。今年上半年,我校党的建设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扎实有效;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优化;科技工作取得新进展,项目申报和立项数明显增加;有效推进申博工作,学科内涵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大队伍建设力度;加强教育管理,学生素质进一步提升;推进管理创新,各项工作协调发展。学校取得了一些标志性成绩。 关于学校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袁校长提出了总体思路和要求。第一,解放思想,统一认识。要达成以下共识:发展是硬道理,基础是动力源,学科是突破口,创新是着力点。第二,求真务实,主动作为。除了服务地方,还有许多工作可做,这和解放思想,创新理念思路是密不可分的。袁校长指出,事业发展的空间,取决于思想解放的程度;事业发展的高度,取决于思考问题的深度;事业发展的速度,取决于实际工作的力度。 关于新学期的主要工作,袁校长要求继续贯彻落实《2008年党政工作要点》确定的各项任务,并根据新的发展形势,着重做好以下工作:进一步解放思想,召开学校第一次党代会,加强党建思政工作;牢固确立教学的中心地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加强重点学科建设,提高内涵水平的基础上,凝心聚力,精心组织,全力推进申博工作;科技产业工作要加强整合,主动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以人为本,做好学生管理工作;抓好管理创新,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袁校长指出,做好2008年工作,意义十分重要。他希望全校上下根据学校“十一五”事业发展规划,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不断拓宽办学思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振奋精神,锐意进取,为把南通大学建设成高水平、有特色的综合性大学而努力奋斗。 校党委书记顾晓松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首先代表学校向辛勤耕耘、默默奉献在教育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岗位上的全体教职员致以节日的问候,向受表彰的优秀教育工作者和“拔尖人才基金”、“创新人才基金”资助对象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曾经为学校事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并仍在关心、支持学校发展的离退休老同志表示衷心感谢和崇高敬意。 接着,顾书记就加强学校内涵建设,提高办学水平、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提出三点意见。 顾书记首先简要分析了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他说,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知识、人才与科技资源越来越成为国际竞争格局中的关键性、战略性资源。党的十七大对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明确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江苏省委也提出建设人力资源强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认识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 顾书记要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的各项工作。学习十七大精神,重点要把握好三个方面,一是高举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二是深刻领会和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三是全面领会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关于“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新要求。必须把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高校的首要政治任务和党的建设的中心工作。要切实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党的建设和办学的全过程,进一步更新办学理念,明确发展的目标与任务,创新工作机制,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彰显办学特色。通过“学校推动,学院主导,典型示范,全员参与”,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顾书记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理念,切实加强学校内涵建设。要巩固迎评创优成果,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大力推进申博扩硕工作;加强科学研究,推进校地互动,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顾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既要充分把握学校发展面临的形势与机遇,又要充分考虑到自身的实际情况,明确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学校在今后岁月中激烈竞争中站稳、崛起、脱颖而出的唯一途径。要准确把握学校定位和发展战略,统筹规模、结构、质量与效益的关系,把各项工作聚焦到“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名校、文化兴校”的办学理念方面,形成合力,增强效益,实现又好又快的跨越式发展。 青年教师代表、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刘炎,学生代表、文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061班王依媛在会上发了言。 校领导杨礼宾、陆少林、彭怀祖、周建忠,全体处级干部、正高职称的教师、民主党派负责人和离退休老同志代表、青年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受表彰的优秀教育工作者、首届“拔尖人才”、“创新人才”基金获得者出席会议。(校报记者张卫斌/苗建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