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下午,袁银男校长在纺织服装学院参加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座谈时,就校第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加快由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变”的既定目标发表了几点看法。
袁校长说,教学工作、人才培养永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要得到切实维护和加强。《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在谈到大学使命、提三大职能时,我们往往会忽略 “以培养人才为中心”这个“前提”,还会忽略 “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这个“后缀”。事实上,“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不是一种并列关系,而是在内涵上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教学工作、人才培养永远是我校的中心工作,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要得到切实维护和加强,即使将来南通大学发展成了研究型大学,我们也不能忘记这一点。教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最基本的立足点,“质量立校”是我们明确的办学思路。
袁校长认为,必须坚定不移加快由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变。南通大学合并组建时,逐步形成了学校的办学类型是“教学型,逐步向教学研究型发展”的共识,学校的办学目标定位是:通过10年—15年的努力,办成居省属高校先进行列,国内有影响的、高水平、有特色的地方综合性大学。在校第一次党代会上,确定了“加快由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变,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推进高水平、有特色地方综合性大学”的发展目标。基于以上认识,考虑到南通大学的实际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总体要求,我们必须加快推进由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变,南通大学必须建设成为既是教学和人才培养中心,又是科学研究中心,我们的教师要人人会教学,个个能科研,这也是学校从消化走向优化,更好地服务地方的客观要求。教学要与科研互动、相长、互补;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等也要进行研究、改革。同样,加快推进转型,也是博士学位授权建设单位建设等的必然要求。
袁校长指出,必须看到,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变是个漫长的过程。教学研究型大学是个建设的目标,不可能一蹴而就。这犹如烧开水,10摄氏度的冷水烧到15摄氏度仍然是冷水,烧到40、50摄氏度还是温水,70、80摄氏度只是热水,100摄氏度才是开水。我们要有主人翁的责任感,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使命感,要有一往无前的勇气、持久战的精神、爬陡坡的耐力,咬定目标不放松。当然,在具体工作中,我们仍要从实际出发,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分类指导、分步实施,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科学发展贯穿始终,把加快推进转型,作为实践科学发展的具体行动。
在纺织服装学院的学习会上,汪松明教授作了《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的辅导讲座。(钟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