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商学院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总结过去、规划未来,凭借其勇于创新、大胆改革、科学发展的指导思想,进一步解放思想,采取一系列措施破解就业难题,有效地促进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到目前为止,学院09届毕业生的就业率已经达到了50%,比去年同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强化素质训练和能力培养,切实提高毕业生质量。积极发挥实习环节对毕业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作用,有意识的动员实习单位从实习学生中选聘毕业生。同时,鼓励学生报考各类专业证书,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通过参与与专业相结合的科技大赛活动,培养学生的创就业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在全国及江苏省的比赛中获得了较好的成绩,为学校和学院争得了荣誉。加强就业实践教育,强化实际能力的培养。请用人单位进校园或学生到用人单位去等办法,让学生了解用人单位情况,明确当前的就业形势和社会用人规格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学生的就业方向和心态。卢兵副书记在商学院大学生中开设了KAB创业教育培训班,把创业教育的最新理念和实践带给学生,开全校之先。
加强全程指导,规范就业程序,提高毕业前签约率。在坚持从低年级开始加强就业指导的基础上,通过讲座等形式进一步对毕业生进行就业能力训练、就业形势与政策的讲解,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掌握应聘技能技巧,制作规范、高质量的自荐材料,有效利用就业信息等。
积极举办各类招聘会。整合各方力量办好各类招聘会,积极举办专场招聘会,努力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从开学至今,学院主动联系了中外运、南通市资产营运有限公司、江苏大富豪啤酒有限公司等近二十家单位来学院招聘。
加快就业基地的建设,寻求相对稳定的毕业生就业协作单位。逐步实现就业基地与教学实践基地和科研合作基地一体化,有效促进毕业生就业。在原有基础上,今年我院新增就创业基地和教学见习、实习基地5个。充分利用基地的实践平台,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鼓励学生面向基层,面向西部就业。通过我校前两年毕业生的实践材料,让学生了解今天的基层和西部,基层是大学生接受锻炼、增长才干、成就事业的广阔舞台,积极鼓励更多的学生从基层做起,到艰苦的环境中锻炼成材。
关心就业困难群体,特别是对那些就业压力比较大的家庭困难学生、因各种原因未获得学位证的学生以及登记待就业毕业生,学院积极地为他们联系推荐就业单位。(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