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我校法政与管理学院成云雷教授再度作客“静海讲坛”,从观念、制度、人格等三个方面解读了中国传统廉政文化。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东方大国,有着许多优良的历史传统和优秀文化遗产,中国历史上的廉政思想就是这些优良历史传统和优秀文化遗产的一个组成部分。成教授认为,民本思想和义利之辨是廉政文化的理论基础。成教授还介绍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廉政制度和狄仁杰、包拯、海瑞、曾国藩等中国古代著名廉吏。他说,我国古代历代思想家和政治家们流传至今的廉政思想和廉政法规,乃至作为上述思想和法规之人格体现的历代廉吏及其事迹是一份珍贵的历史遗产,不仅对促进当时的社会和经济发展起过一定的作用,在今天仍给我们以巨大的启示。但也要看到,尽管治吏惩贪贯穿于封建社会的全过程,但是,封建王朝的官吏腐败却屡禁不止,形成“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恶性循环,最终导致一个又一个封建王朝的覆灭,究其原因还在于封建专制制度自身的落后和腐败。正是如此,虽然中国封建社会的反腐倡廉措施相当完备,但是这些详尽而又严厉的措施因没能贯穿始终,最终没能拯救封建王朝覆灭的命运。
党风廉政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中西文化历史的各个方面进行继承和借鉴。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廉政建设思想,形成了一系列廉政制度,也涌现了不少为世人所称颂的廉吏。了解中国古代廉政建设的历史,可以对当代中国廉政建设乃至对于廉洁教育起到重要借鉴作用。当前我国的反腐败工作已经进入个关键时期,只有积极吸取古今中外的一切廉政经验,才能使廉政制度更加完善;只有长期不懈地进行反腐倡廉,才能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只有立足于民主和法治的基础上,才能保证廉政建设走向成功。(校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