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和国家第一个“防灾减灾日”,5月15日晚,由校红十字会主办的以“殇逝·铭记·重生”为主题的汶川地震志愿者走进校园访谈活动在启秀校区举行,来自南通市消防中队、附属医院、市120急救中心、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南通日报等单位的6位曾经亲临抗震救灾第一线的志愿者与大学生们面对面的畅谈了去年在灾区一线发生的种种故事,给大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南通市红十字会赈灾救护部戴天银、程敷郁老师,校红会副会长、学生处副处长吴菁,医学院党委副书记曹勇出席了此次访谈活动。
访谈活动以烛光歌舞表演《和你一样》拉开序幕,随后所有到场师生为汶川地震罹难的同胞默哀一分钟,场面庄严而肃穆;手语操表演《感恩的心》和大屏幕上一幅幅志愿者营救灾民的画面唤起了大家对汶川地震的记忆,也引出了6位参加访谈的嘉宾,来自南通市消防支队特勤中队的徐翔翔班长、通大附院的刘安齐医师、南通市120急救中心花海明站长、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赵哲科长分别为现场观众讲述了他们各自或惊险或十分有意义的抗震救灾经历,讲述了他们当时在灾区救援时余震不断的艰险环境、抗震英雄们坚强不屈的意志以及灾区人民坚强的意志和质朴的情感。
回忆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访谈现场响起一次又一次热烈的掌声。随后一位白衣少女朗诵了一篇感人肺腑的抗震救灾日记令所有在场的人热泪盈眶,这篇日记的作者正是南通日报记者江建华,他向观众讲述了灾区人民自强不息的精神状态,也带来了“灾后重建工作顺利开展”等振奋人心的消息;而在南通网络上自发发起组团援助灾区、后来在灾区建立了南通市爱心帐篷学校的葛玲丽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灾区孩子们的种种讯息,同时也将她无私奉献的精神传递给现场的每一个人。参加访谈的志愿者对在场的大学生提出了很多希望,他们希望作为80后、90后的医学生们能像灾区的大学生一样,饱含爱心,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来帮助周围的需要帮助的人们;并且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为人民的健康和医患关系的改善贡献力量,能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刻勇于承担责任。随后,六位嘉宾分别写下了对灾区人民的寄语,表达了他们对灾区和灾区人民的美好祝愿,他们的这份祝愿将和先期“校园万人书信传真情”活动中征集的同学们的祝福一起飞往我市的援建对口单位新市镇中学。晚会在诗朗诵《五月的记忆》中落下了帷幕。
至此,由校红十字会策划组织的“凤凰涅槃震后重生”纪念5.12汶川地震一周年系列活动圆满落下帷幕。此系列活动前后持续半个月,其中包括“防灾避险知识进校园、进社区”、“纪念5.12汶川地震万人签名”活动、“校园万人书信传真情”、“不能忘却的记忆——5.12汶川地震一周年纪念”图片展、“彩色祝福、飞扬社区”、急救知识竞赛、“纪念5·12汶川地震一周年烛光祈福晚会”等别出心裁的特色活动。通过这一系列活动,校红十字会不仅向大家传递了危难时刻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不屈意志,更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张雪松、高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