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我校第四届“读书点亮青春”文化读书月圆满落幕

231
分享

阅读次数:231发布时间:2009-06-05 00:00来源单位:新闻网 责任编辑:

 

“当我们学会更好的成长,我坚信成功将离我们不远。”、“成长的过程就是对生命的历练。”、“好好活着,总有一种坚强的力量能让人重新来过。”……日前,当一本本满载着漂友寄语的图书回到主人手中时,“图书漂流”活动顺利收漂。至此,由校团委、图书馆主办,璞石工作室、大学生图书馆管理协作委员会承办的第四届“读书点亮青春”文化读书月圆满落下帷幕。

“今年的读书月与往年相比,更贴近大学生生活。除了往年的征文、演讲、优秀书展、图书漂流等活动,我们举办了多场读书沙龙。这个平台更为贴近同学,更容易谈出读书心得,现场不时碰撞出思想火花。”校团委老师介绍道。读书月不仅倡导“多读书、读好书”,还着重培养同学们的良好读书习惯。文学院陈学勇教授参加读书沙龙时鼓励大家非功利性阅读,“非功利性阅读有利于个人素养的提高,更有利于社会整体实力的提高。让阅读成为生命存在的一种形式,勤动笔,以写促读,实现非功利性阅读的积极自我引导。”

读书月期间,著名张爱玲研究专家、华东师范大学陈子善教授等名人名家做客通大,从学者治学的角度帮助同学们提升读书品味和文学修养。听完陈教授的讲座后,文学院林平同学告诉记者,“太精彩了!今天我不仅了解了一个真实的张爱玲,还对帮我打开了阅读文学作品的思路,非常希望学校多请名人名师来校讲学,对读书很有帮助。”

不少同学在读书中享受乐趣,追逐青春梦想。机械工程学院刘贯斌同学因错过学院初赛,在“我的青春誓言”演讲比赛决赛当日赶到现场,希望能一展风采,他坚毅的目光感动了很多人。虽然他因准备不充分并未取得好成绩,有些失落但更多的是坚定,谁又能说如此大胆而有魄力地对于机会的争取和把握不是对“青春誓言”最好的诠释呢?

“青春路上的曾经莽撞、曾经暗淡、曾经迷惘,终因一本好书豁然开朗。我很感谢父亲送给我的《简爱》,让我走过高考复读的阴霾,重拾青春明媚的笑靥。” 在“点亮我青春的一本书”征文比赛中,地理科学学院的王晓静同学如此坦言。征文比赛共收到各学院征文300多篇,选手们用或恬淡、或激昂、或轻快、或婉转的笔调讲述了一个个与青春、与读书有关的故事。

各学院也结合专业特色开展了读书活动。机械工程学院举办了“浓郁读书风尚,丰富心灵花园”的读书漂流活动,用知识丰富自己的心灵家园;杏林学院“文苑心林”陆续推出多篇美文欣赏,陶冶人文情操;外国语学院举办了“书香满院”读书月,分为“经典之声”和“书海徜徉”交流会两部分,同学们认真组织开展名著阅读活动,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读书报告,并以成果展示会的形式进行交流总结。外国语学院团委书记张爵宁老师介绍说,“我们学院依托专业特色和师资力量,倡导人人参与。读书月活动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双语鉴赏能力。”外国语学院顾静同学告诉记者,“我们选读的是《儿子与情人》,研读这本书对研究女性主义写作有很大帮助,这不仅仅能拓展视野,更能帮助我们的专业学习。”

“知识因传播而美丽”。图书漂流活动自“世界读书日” 423启动以来,一本本图书带着读者的体味与感悟在校园里流动起来。活动共征集434册书籍刊物,分为文学历史、科学与英语、经济管理、心理学六个类别。根据漂书记载,收漂时评选出3位漂书之星和3位阅读之星。“图书漂流的过程让我觉得很奇妙,看着扉页上的‘漂友寄语’,再细细品味书中的精彩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漂流之星”朱燕回忆道。

璞石工作室开展的“我向大家推荐一本好书”活动共收到近200份推荐表,同学们将自己的所爱与大家分享,经整理,精选出10本书刊登在第27期《团情通讯》4版上。结合同学们的推荐,在南通新华书店有限责任公司的大力支持下,钟秀校区共青林道旁举办了“读书升华人生”书展,所展书籍上千余本,吸引了许多同学驻足观看。图协会进行了大学生读者阅读现状的调查活动,了解我校学生的读书现状,并向图书馆汇报了读者们普遍反映的问题,图书馆的老师就这些问题与读者进行了沟通和交流。目前,我校图文信息中心的建设工程已经开始,同学们对此既兴奋又期待。

作为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之一,也是“创建学习型团组织,争当知识型青年”的重要举措,本届文化读书月历时三个月,得到了广大同学们的普遍关注和积极参与,参与人次达3200余人。青春做伴好读书,一颗颗爱书、进取的心在朗朗读书声中靠得更近了,一股乐学、好学的风气正在书香校园里氤氲延续。(洪文文、周晓莉)

文字作者:
图片作者: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