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10 月24 日 ,长江大学徐彬程等15名学生冒着生命危险,跳入长江,救起了两名不慎落水滑入江中的少年。其中,陈及时、何东旭、方招三名同学不幸被江水吞没,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为表彰他们的先进事迹, 10 月28 日 ,教育部授予徐彬程等15名同学“全国见义勇为舍己救人大学生英雄集体”荣誉称号,追授陈及时、何东旭、方招同学“全国舍己救人优秀大学生”荣誉称号。连日来,我校各学院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习宣传活动,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和感人事迹。
12 月12 日 ,杏林学院学生第三党支部组织全体学生党员开展组织生活会,缅怀英雄,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和感人事迹。党员同志们畅所欲言,就英雄集体的先进事迹展开热烈讨论。张甜同学说:“三名大学生在危险时刻不计个人利益挺身而出,充分体现了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我们要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刻苦学习,将来用自己的知识和行动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任。”刘健同学说:“生命不是简单的算术。三名大学生的英雄事迹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他们表现出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引发了人们对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深入思考。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要肩负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敢于担当社会责任,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周静同学在会后的心得体会中写道:“三个风华正茂的生命就这样消失了,用生命谱写了一曲英雄的赞歌。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高亢的气节,用感天动地的英雄壮举对‘90后是崩溃的一代’进行了无比有力的反讽。可有些人,针对这些事总是进行一些‘值与不值’的探究,对于他们这些‘冷思考’,我觉得凡事有人性的人都不会见死不救。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的不只是单纯的个人行为,我们看到的是中华民族优秀品德在90后大学生身上的传承,看到的是中国的希望。”(杏林学院学生第三党支部)
商学院最近开展了以“学习英雄集体,做负责任的一代”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对他们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进行宣传学习。
通过主持人的介绍和PPT的图文展示视频播放,“10·24”英雄集体献身救人,无畏牺牲的行为,感动了在座每一位大学生的心。同学们一致认为这种舍己救人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重新诠释了新时代的道德规范,展示了当代大学生传承的奉献精神,值得尊敬,更需要认真学习并努力发扬。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卢兵指出,“10·24”英雄集体展示了中华民族临危不惧、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和当代青年热爱人民、无私奉献的时代风貌,是广大青年学生学习的楷模。(魏振尧)
最近,外国语学院号召各年级、班级围绕“10.24”长江大学学生救人事件开展主题学习教育活动,全院学生积极响应,广泛参与。围绕不同的主题,各班级自主组织学习。 12 月3 日 ,外贸英语083班团支部组织同学们观看了现场拍摄的视频以及荆州市人民政府发布的相关新闻报导,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相关事项的发展。从渔船船主、渔民、大学生等不同的角度同学们热烈讨论,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09级利用《形势与政策》课也组织学习讨论“10.24”英雄群体的先进事迹。通过学习,同学们提高了自身的思想和责任意识,纷纷表示要努力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把个人成才转化为回报祖国和人民的实际行动。(蒯园园)
12 月4 日 下午,艺术学院组织团委、学生会干部学习“10· 24 ” 英雄群体事迹,讨论了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形象与责任。“ 10.24 ” 英雄事迹展示了当代大学生临危不惧、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和热爱人民、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是广大青年学生学习的楷模。对此,艺术学院团委、学生会干部积极响应校宣传部、校团委的号召,组织学习 “10· 24 ” 英雄群体,讨论高校学生干部要率先弘扬“ 10.24 ” 英雄集体崇高思想和高贵品质,树立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团结意识、奉献意识,充分发挥团学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广大团员青年学习长江大学学生英雄群体,引领大学生更好地展示应有的形象与责任。讨论会历时两个小时,取得了预期的效果。(朱桂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