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校长从钱学森之问、世界金融危机的启示和低碳经济,引出高等工程教育的重要性,然后通过科学、技术、工程、高等工程教育等几个概念,回顾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历程,分析了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工程教育体系要具有大工程观、大质量观和大集成观;要增加投入,强化实践,培养师资,改革创新。袁校长希望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因材施教,实现人才培养的复合化与多元化,以应对来自创新型国家、技术进步、经济发展、资源与环境和全球化的挑战。袁校长介绍了《华盛顿协议》和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的开展情况,重点介绍了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CDIO模式,这种模式以工程项目从研发到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袁校长认为,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可以借鉴和推广的先进教育理念。
最后,袁校长谈了自己的几点思考。认为,高等工程教育不仅要培养工程师,更要培养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工程师。要增强工程教育的影响力,加强学习研究,创新理念思路,加强师资培养,完善实践条件,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用工程哲学的思维,树立大工程观,最终将高等工程教育回归到工程化的轨道上去。
程纯副校长在做会议总结讲话时指出,我校工程教育改革任重而道远,要进一步组织相关专题讨论,研究新形势下如何改革教育方式,开展专业认证,加强质量监控,开启我校工程教育改革新的篇章。
随后召开的教学工作例会,教务处樊小东处长布置了近期教务、期末教学检查、教学评价、实践教学、教材、教学研究课题、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等七项工作。(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