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一个与生命同行的人,在诗人泰戈尔的笔下被比作是“没有翅膀的天使”。
上 篇
现代护理工作则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医学分科的不断细化,正呈现“专科、专能”的新格局。
袁宝芳,南通市首位获得国际造口治疗师资格证书的护士,从去年起坐上了“专家门诊”。在她坐诊的伤口造口失禁皮肤护理门诊,病人总是络绎不绝。在当日就诊队伍中有位长者,姓柏,来自海门悦来镇,老烂腿五十多年,恶臭每日相伴痛苦不堪,辗转过多家医院,尝试过多种中西医疗法,但都未能见效。袁宝芳对柏老的伤口用专业造口技能进行了持续三个月的处理,伤口奇迹般地愈合。正因为袁宝芳在处理各类难愈合伤口、造口的专业技能,她先后被邀请院内外护理会诊225人,其中网上远程会诊25人,这也开创了南通市专科护士被院内外请会诊的先河。
吴爱娟、张晓乂,糖尿病专科护士,曾进修于香港威而斯亲王医院糖尿病护理门诊。她们工作的每一分钟都非常忙碌,为糖尿病患者测血糖、制订饮食和运动处方、筛查并发症,建立糖尿病档案、电话回访。糖尿病友笑称她们是“舵手”,带着糖尿病患者准确地绕过暗礁和激流。自2006年该院糖尿病专科护士教育门诊开设以来,吴爱娟、张晓乂、黄燕华等接待病人6万余人,建立健康档案1300多份,实行跟踪管理。作为健康教育课堂主讲,她们还获得“粉丝”无数,开讲200余场,场场座无虚席。目前,该院糖尿病专科护士的队伍已经扩大至40余人,全院形成了一个病区一个资深护士参与的糖尿病普及教育网络,此举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而对急诊科护士长顾玉慧来讲,专业护理技能则意味着与临床急救的配合更为默契高效:严重多发伤病人在正确的急诊护理干预下,赢得了宝贵的手术时间;腹痛病人因及时发现其心电图呈心肌梗死波形而得到早期处理;奄奄一息的气管异物患儿因准确到位的施救手法而转危为安。
据南通市护理协会理事长、通大附院护理部主任徐旭娟介绍,该院分批分次派送护士至国内、外进行专科护理技能学习,目前已拥有重症监护、血液净化、母婴护理、肿瘤、营养、急诊、糖尿病、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维护等领域的专科注册资质护士。她们如同一颗颗种子播洒在全院各部门,将最先进的护理理念、最前沿的护理技术带到各自的岗位上,并且通过传帮带在科内普及推广,为患者送上高品质的、最专业的护理服务。
中 篇
拥有专业技能的新时代天使变“金贵”了,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为她们拥有了更强的服务能力,但是,与生命相伴的职业特征和“南丁格尔”精神的精髓从未改变。
“近年来的护理工作始终围绕一个中心,二条主线。一个中心就是以病人为中心,要突出为病人服务的主体意识。二条主线是提升服务品质、丰富服务内涵。要将人文关怀融入护理工作中,服务于细微之处,使患者真正受益。”南通大学护理学院院长、通大附院常务副院长朱健华接受采访时说。
“导乐”是希腊语“Doula”的音译,原意为一个女性照顾另一个女性。家住天安花园的张丽娜不久前就在通大附院享受了一把“导乐”分娩。在她产程开始的那刻起,导乐师就一刻不离地陪伴在她身旁,从心理疏导到喂饭、擦汗,从指导合理用力到按摩子宫,从产时接生到处理新生婴儿……“一对一”全程陪护,直到产后两小时。“我没有了恐惧感,产程也特别顺利”,接受“导乐”分娩后的张丽娜第三天就愉快出院。
这种人性化、个性化服务已渗透在通大附院的各个护理岗位,温馨处处可见:手术室改变工作流程,在使用麻醉药之后再为患者插尿管,大大减轻了患者疼痛;重症监护病房内特制的交流卡成为与暂时失语的危重患者交流的亲情平台;各专科监护病房开展的入室前后访视,使家属们不再彷徨无措;儿科输液室的“激励输液法”,让孩子停止了哭泣勇敢地伸出小手……而每年一万多个的亲情回访电话,让患者的康复有了更多指导,心中收获了更多的温暖。
家住虹桥新村的黄郑周在出院时不禁感慨住院期间宾至如归的真切感受。如今,信任、温暖的新型护患关系在通大附院蔚然成风。护士的笑脸已成为治愈患者伤口最佳的良药,翩跹的天使身影是患者心中一道流动的风景。
下 篇
在通大附院每年一度的护士节庆祝大会上有一项特别议程,表彰30年以上护龄的老护理工作者。急诊科陶美萍代表发言时说:“ 明年我就要退休了,回顾我所走过的历程,平平淡淡朴实无华,但是,我庆幸我的选择,护理工作让我如此贴近生命,去聆听生命,触摸生命,感悟生命,让我学会了热爱生命和尊重生命。”薪火传承,践行生命重托。通大附院即将迎来她的100岁生日,同样,今夏通大附院也将迎来她的第1000名天使。
“护理工作应该在传承中吸纳前辈的经验,在创新中获得新的发展。” 徐旭娟主任说:“现代护理必须密切结合现代医学的发展,通过学习型团队的打造,使得这支不断壮大的队伍更符合时代要求,更好地服务于患者、服务于社会。”
通大附院在新时代护士的打造上提出了“三优工程”,优良的理论知识、优质的操作技能和优秀的人文品质。目前这支千人护理团队中高级职称者占38%,本科、硕士学历者占36%,大专学历者占52%,护理人才梯队建设已远远超过了三级甲等医院的标准要求。三年内护士技能培训、护士技能比武、护士长技能大赛、医护急救技能配合比武……每年护理部门总是赛事连连。今年的护士节前夕,该院报告厅内则上演了一场“护患沟通,从心开始”的情景剧表演,各场景的创作蓝本均来自于全院各护理岗位所发生的真实故事,台下观众被至情、至理的情景再现深深感染,更是上一堂生动的护理人文课。
这支被历练、驰骋在生死场上的精英队伍,在卫生部、省卫生厅开展的专项活动中屡获佳绩,并被评为全国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岗、全国巾帼文明示范岗。
没有永远的最好,但有永远的更好。采访中,朱健华院长对未来护理工作做了诠释,“随着社会老龄化和疾病谱改变,原有整体护理理念将进一步提升,护理工作的内涵进一步延伸。包括基础护理、生活护理在内的全方位护理将是未来护理的发展方向,使得患者、家庭、政府、社会更有依托、更为满意。”据了解,目前以全方位护理为工作指针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已在通大附院全面推开。
“天使没有翅膀”,那是因为天使要俯身与你相伴。感谢这群与我们生命相伴的天使,因为你们让生命更加坚强、更有亮色。仅以此文,向南通市无私奉献在护理岗位上的姐妹兄弟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通讯员 施琳玲 薛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