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培训教育模式是杏林学院党委2010年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杏林学院有在校生8100多人,每年发展学生党员500多人,目前共有学生党员685名。一直以来,学院学生党建工作面临“三多三少”的突出问题,即:学生人数多、班级数量多、入党申请学生多,而专门机构少、专职党建工作干部少、教师党员相对少等,成为困扰学院党建工作的难题。如何加强学生党员入党前后的教育,使他们树立“一次入党一生学习”的观念,成为学生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由杏林学院党委书记周逸萍倡导的学生入党三级培训教育模式,针对入党申请人、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等不同培训对象,以学生党支部、学院党委两级党组织为教育平台,以学生理论学习社团、学院青共校、党校为阵地,不断强化学生对入党动机的认识,使入党不再流于形式,而是真正从思想上接受党组织的教育。
一级培训主要针对刚刚递交入党申请书的学生。社会用人观念的变化,使大学生的入党积极性空前高涨,每年新生进校后,就有不少同学
二级培训主要针对入党积极分子。大学生的入党动机呈现多元化、复杂化的特点,既有理想型、荣誉型的,也有从众型、功利型的。从深层次上看,他们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认识模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根基不牢,对党的先进性缺少理性的认识。必须通过灌输对学生进行党的理论的系统教育和宣传,有意识、有目的地让先进思想理论起主要影响作用,引导学生的思想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二级培训是各支部将列入发展计划的入党积极分子统一组织参加学院党校培训班,每年举办两期,组织他们系统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帮助其明确和理解党的性质、宗旨、纲领、任务以及党员的义务和权利等内容,进一步端正入党动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与信念。在培训过程中,强调“组织主导、学生主体”的开放式培养模式,专题讲座和自学讨论相结合、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相结合,不拘泥于教材,不拘泥于形式,使教育过程正成为学生党员成长的课堂和舞台。
三级培训主要针对预备党员。少数学生入党后,产生了“松口气”的思想,放松了对自我的要求,先锋意识淡薄,思想中的深层次问题有所暴露;如:不主动接受党组织的再教育,表现不积极,对同学的困难漠不关心,学习成绩下降,等等;极大地影响了党组织在学生中的形象和影响力。学院党委将狠抓预备党员教育作为今年学生党建工作的重点,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为学生集中上党课,以增强党员意识、加强组织观念、践行党的宗旨等为主题,进行集中培训,加强学生党员的党性和先进性教育,使其坚定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理想信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特别强调在实践中坚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创新了“学生党员责任区”活动的新形式,明确提出“一个党员带动影响一个宿舍,一个党小组带动影响一个楼层,一个党支部带动影响一个班级(专业)”的目标,使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建设和谐校园中,在具体的学习、生活和实践中得到体现与发挥。预备党员教育是三级培训中的最高环节,也是杏林学院党员教育“全员培训、全程考核”的体现,使入党不再拘泥于一次支部大会一次宣誓,而是融入党员的终身教育体系中去,实现大学生党员组织入党和思想入党的统一。
以“起点前移、重心下沉,组织主导、学生主体,全员培训、全程教育”为特点的学生党建教育培训新模式,是学院党委主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大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进行的探索实践,它使党员发展、党员教育有机统一,使党建工作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全面提升学生党员的整体素质,提高杏林学院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彰显独立学院管理特色,为学院改革与发展提供保障。(杏林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