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28 日 ,《中国青年报》江苏记者站站长、高级记者戴袁支为我校大学生做了题为“中青报人的特质和南京大屠杀史的研究与报道”的讲座,和大家分享了十年来对南京大屠杀史的研究历程与成果。讲座由校团委副书记李清湘主持。
戴袁支 老师从丹麦友人辛德 贝格 先生建立难民营和医院、营救难民的义举为视角,还原了那段暴行与仁道共存的时代。现场展示了部分珍贵史料图片,形象生动地向大家讲述了1937年那场不可遗忘也不可抹灭的记忆。
在回答同学提出“如何看待中日关系”这个问题时, 戴 老师说到,73年前的腥风血雨告诉我们的不应该仅仅是仇恨或是愤怒,回忆历史、铭记历史不是要激发民族矛盾,而是避免历史悲剧不再重演。现在中国青年应怀有维护和平的心愿,努力奋斗,建设一个更为强大的国家。
戴袁支 老师长年从事“沦陷之初南京栖霞两座万人难民营”的研究,今年5月出版了专著《1937-1938年:人道与暴行的见证》,参与编写《南京大屠杀史料集》第26、30卷,多次出席南京大屠杀史料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发表论文,在中文核心期刊《民国档案》上发表过多篇关于南京大屠杀史的调查证言和编译资料。2009年11月,应丹麦驻华使馆邀请,曾赴丹麦哥本哈根、奥胡斯和德国汉堡作学术访问。(张烨、史天赐撰文/张皖苏摄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