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校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专题讨论《南通大学“十二五”是事业发展规划》。校党委书记顾晓松在会上做了重要讲话。校长袁银男、副校长包志华分别主持会议。杨礼宾、彭怀祖、陆少林、周建忠、程纯、高建林、董正超、丁斐,校第二届教职工代表大会正式代表、列席代表、特邀代表出席会议。
顾晓松书记从注重顶层设计、广泛征求意见、加强统筹衔接三个方面回顾了我校“十二五”规划研究制定情况,要求深刻认识研究制定“十二五”规划的重要战略意义。顾书记指出,学校“十二五”规划,既是指导我校近五年发展的总纲,又是我校科学发展“由大到强”的路线图和任务书,关系到南通大学的长远发展。要准确把握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及经济社会发展对学校提出的新要求,继承传统,巩固成果,发扬成绩,把握形势,进一步明确学校发展定位、发展目标、发展重点、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立足科学发展,突出特色优势,完善体制机制,促进学校跨越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他希望大家发扬主人翁精神,积极思考,认真讨论,畅所欲言,在讨论中逐步完善,在讨论中逐步形成共识,力求制定出一个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检验,高质量的、管用的“十二五”规划。
会上,工作人员宣读了《南通大学“十二五”是事业发展规划》。
与会代表分组对“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进行了讨论。代表们认为,《规划》实事求是地总结了学校“十一五”时期事业发展的主要成绩和基本经验,客观地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准确地分析了学校“十二五”时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明确了学校“十二五”时期的办学思路、学校定位、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描绘了学校未来五年发展的美好蓝图,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是一部凝聚人心、鼓舞斗志的规划,是全校集体智慧、民主决策的结晶。
会议通过的《决议》指出:党的领导是实现“十二五”时期学校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会议号召,全校教职员工要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振奋精神,扎实工作,为全面完成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所确定的各项任务,加快由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变,把我校建设成为有特色高水平的地方综合性大学而努力奋斗。
会议结束前,校党委书记顾晓松就贯彻落实学校“十二五”规划,确保“十二五”时期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部署落到实处,提出三点意见:
一、确保今年各项工作开局良好。顾书记说,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也是“十二五”时期开局之年,还是全面落实国家、省教育规划纲要和我校“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他结合教育部提出今年要重点抓好的六方面工作,要求全校各单位在研究今年工作时,要理清思路、明确目标,把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学校“十二五”规划各项任务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进一步明确目标和方法,制定好各项政策措施、实施方案和进度计划,把“十二五”开局的各项工作扎扎实实地做好。
二、全面贯彻落实学校“十二五”规划。顾书记说,结合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的学习,贯彻落实好我校“十二五”规划,既是当前的中心工作,也是一项长期的重大任务。他要求加大学校“十二五”规划的宣传力度,落实领导责任。各单位之间要加强协调、互相配合、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共同抓好贯彻落实。按照学校事业发展规划,进一步修改完善校内其它相关规划,保证各规划之间目标方向的一致性。
三、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党的领导是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顾书记要求,全校各级党组织紧紧围绕如何落实学校“十二五”规划,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多做政策宣传、解疑释惑的工作,多做增进共识、统一思想的工作,带领全校师生员工围绕中心工作、立足本职岗位创先争优,营造全校师生热忱关心和积极投入学校改革发展的良好氛围。
顾书记指出,我校“十二五”发展的蓝图即将绘就,“十二五”规划体现了党和政府的希望,寄托着广大师生和社会各界的美好期盼。推进南通大学在新的起点上跨越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使命崇高、责任重大。让我们继续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地方综合性大学、为把南通大学办成名校,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校报记者徐凌撰稿/张卫斌摄影)
我校召开教职工代表会议,专题讨论学校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
校党委书记顾晓松在会上作重要讲话。
袁银男校长主持会议。
包志华副校长主持下午的会议,并通报分组讨论情况。
工作人员宣读《南通大学“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
代表们听取并审议《南通大学“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