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10日 午,杏林学院举行了“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课”教学研讨活动,这是该院学生工作“在线研究”的一部分,通过课堂教学展示和教学研讨,帮助辅导员提高教学能力。杏林学院全体辅导员参加了此次的教研活动。
此次的辅导员课堂教学在线研究,秉承了杏林学院“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创新”的学生工作理念,是推动辅导员的专业化进程的有效举措。大家结合辅导员 封琴 老师的课堂教学,就“心理素质教育课”应该怎么上进行研讨。课程教学论专 家时金芳 教授对 封琴 老师的课进行了点评。通过点评,形成以下共识:一是关于课程教学的定位:《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大学生职业辅导》这两门课都是应用理论型课程,两门课的开设是为了使大学生们形成正确的认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实践情境的创设,以此来实现知识到能力的迁移。二是关于教学目标:没有教学目标就没有教学过程的指向,教学目标的设计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要;三是关于教学过程:不要把概念性的知识直接呈现给学生,要让学生们在实际问题的思辨中产生正确的认知,从而实现由感悟到顿悟的升华;四是关于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和手段是为达成教学目标服务的,不能过多地依赖于课件,要注重教学中的互动与对话,以激发大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杏林学院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