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合欢花开的季节,带着些许忧伤的骊歌,总要在校园里唱起。
今天下午,我校举行2011届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顾晓松、袁银男、杨礼宾、彭怀祖、包志华、周建忠、程纯、董正超、丁斐出席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
近几年,我校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取得了长足进步,学位点建设得到进一步拓展,结构更加优化,规模迅速广大,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学校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确定为博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单位,基础医学被评确定为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一期项目。学校现有1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涵盖105个二级学科,覆盖文学、理学、法学、教育学、工学、医学、艺术学七大学科门类。学校实施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对研究生科技创新计划、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研究生教育优秀教材、优秀研究生课程等立项资助。学校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的质量控制,在省学位办历年组织的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抽检中,我校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我校2011届研究生是一个充满活力、奋发向上的集体,有100多位同学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410人次先后获得校级以上各类表彰,56人获得江苏省和学校研究生科技创新计划项目。
毕业典礼上,袁银男校长代表学校向2011届研究生表示祝贺,向为研究生培养工作做出贡献全体导师以及广大教职员工表示衷心感谢,向关注南通大学建设发展、全力支持研究生学习的家长和亲属表示问候。袁校长向全体2011届研究生提出三点希望:第一,知荣明耻,修身养性,不断完善自己的道德人格。美国教育家杜威说:“一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形成人格。”广大研究生应该把个人的前途和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自觉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不息。知荣明耻,善辨是非,践行社会主义道德观与荣辱观,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把握住正确的方向,才能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第二,持之以恒,终生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学问。同学们毕业并不是学习过程的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学习阶段的开始。学习是终身的职业,要把学习和生活融为一体,使学习成为个体发展的必然需求,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大凡能够成就大事业者,都是能够甘于寂寞,坚持操守,朝着奋斗目标长期努力的人。第三,团结协作,开拓创新,不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当今知识结构越来越复杂、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发明创造越来越需要跨学科知识的今天,要想在工作中有所成就,就必须善于协作与创新。具有大局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既要谦虚审慎,又要开放进取;既独立担当,又团结协作。在共同的发展中脱颖而出,才能实现个人的更大进步。
研究生毕业典礼由副校长包志华主持。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彭怀祖代表学校宣读关于授予张玉梅等55位研究生优秀毕业研究生称号决定。副校长周建忠代表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宣读授予学位的决定。与会领导共同为优秀毕业研究生颁发获奖证书,为全体毕业生颁发硕士学位证书。
电气工程学院院长
与会领导共同为优秀毕业研究生颁发获奖证书,为全体毕业生颁发硕士学位证书。
导师代表顾菊平发言。
学生代表发言。
会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