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我校召开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暨学科竞赛工作总结表彰大会

221
分享

阅读次数:221发布时间:2011-12-22 00:00来源单位:新闻网 责任编辑:

今天下午,我校召开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暨学科竞赛工作总结表彰大会。校领导袁银男、包志华、程纯、董正超,相关部门和学院负责人,获奖学生和指导教师代表出席会议。

近年来,我校努力实施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注重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着力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开展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工作中取得了丰硕成果。我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涉及省、校两级项目,立项数达472项,其中,省级项目127项,校级项目345项,现已结题229项。学生依托创新计划发表论文100多篇,申请国家专利15项,完成200多份研究报告和多套软件和实物成果,相关项目成果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博创杯”全国大学生嵌入式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等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全校学科竞赛形成了多层次、多类型、多学科的格局,参赛规模不断扩大,获奖成绩不断提高,全校共有4000多名学生参加竞赛,数百位指导教师广泛参与各类竞赛的指导工作,共有367名学生获得省级以上各类奖项232项。在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机器人比赛等几项重要竞赛中取得了新突破。

校长袁银男在大会上讲话,就更好地组织开展我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和学科竞赛工作提出四点意见:一是转变观念,提高认识,进一步加强我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和学科竞赛工作。深入开展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和学科竞赛活动,是我校教学工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检验我校教学质量的一个主要内容,对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质和文化素养,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二是项目引导,强化训练,加强学生骨干培训并努力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各项活动。让学生按照项目要求努力去实践、去研究、去训练,强化训练是大学生创新训练和学科竞赛的一个有力保障。学校相关部门和各学院一定要认真研究各类训练项目和竞赛的特点,创造一切条件,利用有效资源,帮助、鼓励大学生去争取项目、参与项目,增加学生受益面,使学生在实践创新和学科竞赛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提高。三是教研结合,科学指导,加强指导教师培养并努力吸引更多的教师参与指导工作。各学院应根据各自的教学条件和学科、专业特点,培养一大批钻研学科业务、掌握教学方法、热心帮助学生的指导教师,鼓励指导教师把教学研究与实践研究有机结合,把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延伸教学边际,活跃两个课堂,在教学科研的过程中营造一个教学相长的良好氛围。四是强化管理,注重积累,提高我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和学科竞赛工作水平。要加强校、院齐抓共管,通过抓基础、抓重点、抓突破的方式,大力培育、凝聚各学科具有一定前沿性、有研究价值、可供学生实践研究的实践创新项目,要把创新训练与竞赛训练有机结合。袁校长希望通过扎实不懈的努力,切实提升我校大学生创新训练和学科竞赛水平,把大学生创新训练和学科竞赛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大会由教务处处长樊小东主持。教务处副处长顾健辉作了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和学科竞赛工作汇报。副校长包志华、程纯、董正超分别宣读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学科竞赛各类优秀的表彰决定,并为获奖单位及个人颁奖。

电气工程学院院长 顾菊平 教授、教育科学学院 王灿明 教授、交通学院院长 堵俊 教授分别代表学院、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指导教师和学科竞赛指导教师发言。理学院马章枭作为获奖学生代表发言。(校报记者陈妍撰稿/现教中心苗建摄影)

袁银男校长讲话。

 

包志华副校长宣读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优秀组织单位、优秀项目成果及指导教师评选结果。

 

程纯副校长宣读2011年度学科竞赛优秀组织单位及优秀指导教师评选结果。

 

董正超副校长宣读2011年度学科竞赛优秀学生表彰决定。

 

与会领导为获奖者颁奖。

电气工程学院院长 顾菊平 教授、教育科学学院 王灿明 教授、交通学院院长 堵俊 教授分别代表学院、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指导教师和学科竞赛指导教师发言。理学院马章枭作为获奖学生代表发言。 

 

 

教务处长樊小东主持会议。

教务处副处长顾健辉作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和学科竞赛工作汇报。



文字作者:
图片作者: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