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南通大学高等教育系列学术报告会第二场学术报告, 12月 27日下午 ,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彭怀祖 教授应邀作了题为《榜样教育与偶像崇拜:耦合、差异及部分转化》的学术报告。
彭怀祖 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评审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南通市先进典型研究中心的首席专家,多年来一直从事榜样与偶像等方面的研究。
彭怀祖 教授的报告,从榜样与偶像的内涵、榜样与偶像耦合、差异及部分转化等四个方面,对榜样教育与偶像崇拜进行了调研和思考。报告还介绍了“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全国道德模范评选等新世纪榜样教育的四大品牌,分析了不同时代背景下榜样学习与偶像崇拜的状况,通过对江苏、河北、新疆三省区1200多份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指出:榜样与偶像之间的耦合体现在作用机制、主体认同和媒体传播上的相似性;榜样与偶像之间的差异反映在作用主体、作用途径和作用客体上的差异。报告强调,榜样与偶像既有耦合,也有差异,这使二者的部分转化成为可能。榜样教育需要改进,偶像崇拜需要引领。新时期道德建设呼唤卓有成效的榜样教育,偶像崇拜的作用机制对于增强榜样教育的实效性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彭怀祖 教授还回答了师生的提问。
报告会由人文社科处副处长张祝平主持。各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全体辅导员,学生处、团委、人文社科处全体人员,师生代表200人参加了报告会。(邵春明撰稿/校报记者张卫斌摄影)
高等教育系列学术报告会第二场。
彭怀祖 教授畅谈榜样教育与偶像崇拜。
各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全体辅导员,学生处、团委、人文社科处全体人员,师生代表200人参加了报告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