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力弘扬社会正气,积极倡导文明新风,
顾晓松书记一行首先来到了后勤集团。近年来,后勤集团致力于社会化改革,积极开展创先争优,努力提高管理质量和服务水平,大力践行“三服务两育人”宗旨,在建立学校可靠的后勤保障体系过程中,创新服务项目,打造服务品牌,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学科研需要和师生生活需求。先后获得“全国高校后勤十年社会化改革先进院校”称号,主校区教育超市荣获省级“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2011年,后勤集团获得“校创先争优活动先进群体”称号。顾晓松书记充分肯定了后勤集团在创新争优活动中取得的成果,对后勤集团为学校、为社会做出的贡献表示感谢。希望后勤集团不断开拓思路,树立精品意识,取得更大成果。
顾晓松书记一行随后到管理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看望慰问了新农村建设促进会、“多背
新农村建设促进会成立于2006年5月份,是江苏省首个综合性社农学生社团。社团以“积极投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宗旨,主要从事支农、支教、调研及新农村建设理论研究,不断提高广大大学生社会调研、社会实践、理论研究等方面的能力。社团2009年被评为全国百强社团,连续四次被评为校A级社团,并荣获南通市第33次文明新风典型提名奖。
建筑工程学院“多背
在与师生亲切交谈后,顾晓松书记充分肯定了管理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对他们为学校、为社会做出的贡献表示感谢。他希望学院领导班子树立精品意识,品牌意识,以科研的态度开展工作;注重实践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加强对学生精神文明的引领作用,将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一项传统不断传承下去,为培养具有“中国灵魂、世界眼光”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懈努力。(校报记者薛瑞撰稿/苗建摄影)
又 讯1月10日上午,校党委副书记杨礼宾看望慰问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典型理学院校园可再生资源回收中心、教育科学学院情系村小爱心助教社、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并向他们送上了节日的祝福。党委办公室、宣传部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陪同慰问。
教育科学学院“情系村小”爱心助教社最初成立于2000年9月,是以爱心助教为主的志愿者服务组织。该团队多年来致力于为农村小学学生开展爱心助教活动,不计回报,甘于吃苦、乐于奉献,被评为南通市第29次文明新风典型。理学院校园可再生资源回收中心是2005年3月由贫困生发起并成立的爱心社团,以“帮助贫困生、美化校园环境、减轻学校和家庭负担”为宗旨,在校园里开展了以“自强自立、自助助人”为理念的勤工助学事业,先后为100多名贫困生提供助学岗位。2006年获江苏省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集体、2007年南通市第30次文明新风典型奖、2008年南通市大专院校先进集体。
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科研教学团队作风严谨、求实创新、团结协作。20多年如一日,爱岗奉献、为国争光,在教学科研、培养人才、科技创新与服务地方等方面做出了突出成绩。先后获得国家优秀教学团队、国家精品课程、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以及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江苏省高校创新团队、江苏省高校优秀学科梯队等。2011年被评为“感动南通十大教育人物(群体)”称号。
在与师生代表亲切交谈后,杨礼宾副书记充分肯定了校园可再生资源回收中心、情系村小爱心助教社、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取得的成果,感谢其对学校、对社会做出的贡献,希望继续发扬传统,不断创新突破,取得新的成绩。(校报记者薛瑞撰稿/苗建摄影)
顾晓松书记一行在后勤集团与集团干部职工交谈。
顾晓松书记一行到管理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看望慰问了新农村建设促进会、“多背
校党委副书记杨礼宾看望慰问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典型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并向他们送上了节日的祝福。
校党委副书记杨礼宾看望慰问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典型理学院校园可再生资源回收中心、教育科学学院情系村小爱心助教社,并向他们送上了节日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