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中国科学院吕科教授复旦大学郭睿倩研究员来校作专题讲座

271
分享

阅读次数:271发布时间:2012-06-11 00:00来源单位:新闻网 责任编辑:

6 9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吕科教授应邀为专用集成电路设计重点实验室的师生作了题为压缩感知——通信与信号处理领域中的机遇与挑战的学术报告。

教授用幽默风趣的语言,为大家展示了数字化革命对人类生活生产方式产生的深远影响,引出了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介绍了压缩感知的前沿知识,并通过其所带领的团队在该方向的一些研究成果,验证和展示了压缩感知中信号的稀疏表示、测量矩阵的设计及信号的重构算法等基本理论。 教授展望了压缩感知技术的应用前景,并和与会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

吕科,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涵括: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学、智能信息处理技术。主持完成了国家973项目子课题、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高科技发展计划项目(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北京市科委科技专项等国家级和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6次,其中于2004年和2009年分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和国际会议上上发表论文70余篇,出版著作2部,译著1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54期新学说新观点学术沙龙领衔科学家。

又讯 6 9 ,复旦大学信息学院郭睿倩研究员应邀为专用集成电路设计重点实验室的老师和杏林学院集成专业09级的学生作了题为基于低维半导体纳米材料的新型LED技术的学术报告。

郭睿倩研究员从量子点的基本概念开始,介绍了量子点LED的基本特性及其在照明、显示等方面的应用,我国国内主要科研团队在该领域的研究工作现状以及国际技术动态和发展趋势,展示了她的课题组在LED的科研成果。解答了学生有关LED材料生长、工艺制备等方面的疑惑,拓宽了师生视野。

郭睿倩,复旦大学信息学院光源与照明工程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持和参加多项国家自然基金委面上、重点项目及上海市教科委各项科研项目的研究。在国内外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近30篇,合著论著一本,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邀请报告。200712月荣获日本材料研究学会颁发的“青年学者最佳学术报告讲演奖”。主要研究低维半导体纳米材料及量子点的设计、合成与性能及其在纳米光电器件中的应用,纳米功能薄膜制备,无机/有机纳米杂化材料和光电器件,纳米磁性功能材料的开发等。

(专用集成电路设计重点实验室)

文字作者:
图片作者: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