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理学院可再生资源回收中心捐建第四个“爱心图书室”

218
分享

阅读次数:218发布时间:2012-07-14 00:00来源单位:新闻网 责任编辑:

 

7 14 上午,由理学院校园可再生资源回收中心成员组队的暑期送文化下乡社会实践小分队冒着大雨,将历时半月征集的涵盖农业科技、医疗保健、军事体育、少儿读物等2100多册图书送到闻名全国的“角斜红旗民兵团”所在地——海安县老坝港滨海新区滩河村,帮助当地建立了爱心图书室,这是小分队继盐城、宿迁、徐州之后,建立的第四个爱心图书室。

伴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步伐,老坝港滨海新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及政治文明建设等均已取得丰硕成果,全国闻名的“角斜红旗民兵团”所体现出来的“听党指挥、忠于祖国、爱军尚武、乐于奉献、开拓进取、奋发有为”的“红旗精神”,正是当代大学生应当具备的时代精神。小分队选择在此建立爱心图书室,就是想架起通大学子与“红色社区”的桥梁,以此实现通大“校训精神”与回收“可再生的精神资源”与“红旗民兵团”精神的有机融合。

7月初开始,理学院校园可再生资源回收中心成员组队的暑期送文化下乡社会实践小分队围绕“青春建功九十载、三创三先谱华章”的实践主题,精心策划今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小分队成员冒着酷暑,先后在南通市少儿图书馆、南通市图书馆、新华书店南通书城,小石桥社区、德民社区等地开展“公益捐书,传递爱心”文化宣传及书籍募捐活动,号召社会各界爱心读者积极捐书,为农民朋友献上一份温情,为新农村的文化建设贡献一份力量。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响应,短短几天,社会各界捐赠书籍2000余册。

在揭牌仪式上,老坝港滨海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袁加根代表老坝港滨海新区人民欢迎通大学子来滨海新区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感谢通大学子为滩河村村民送来了精神食量,希望能以爱心图书室的建立为起点,欢迎南通大学为老坝港滨海新区建设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与人才支撑。

校团委秦保军副书记代表校团委感谢老坝港滨海新区各位领导对南通大学生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支持,感谢老坝港滨海新区滩河村为大学生实践活动提供平台。他希望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发扬 “红旗民兵团”精神,珍惜到老坝港滨海新区实践的机会,通过社会实践向人民群众学习,了解社情民意,把握时代脉搏,培养自身素质,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做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努力塑造品德高尚、健康文明的新时代大学生形象。

老坝港滨海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章晓丽,校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张卫斌,南通市崇川区小石桥社区民政部主任赵晶,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周平,全体辅导员,老坝港滨海新区滩河村村委会全体成员、村民代表,南通大学送文化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全体成员参加揭牌仪式。揭牌仪式由在老坝港滨海新区挂职的滩河村村委会第一书记刘保山主持。

仪式活动结束以后,小分队全体成员还参观了“角斜红旗民兵团”陈列馆及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

(理学院供稿)

 

理学院校园可再生资源回收中心成员组队的暑期送文化下乡社会实践小分队与出席爱心图书室揭牌仪式的领导合影。

 

小分队全体成员参观“角斜红旗民兵团”陈列馆。



文字作者:
图片作者: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