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14日 下午,2012年研究生学术论坛开幕式暨主题报告在主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举行。校党委书记顾晓松教授为我校2012级研究生做了题为《科技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题报告。副校长包志华主持开幕式暨主题报告会。
创新是人类历史进步的内在动力与规律。 顾晓松 教授历来重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早在1999年就在本科生中开设了《创造学》课程。 顾晓松 教授指出,创新包括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真正的科学工作者应做到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结合。创新人才应具备人格独立、精神自由、兴趣浓厚、观察敏锐、坚忍不拔和至诚至善等素质。当代研究生应努力使自己成为有知识、有能力、有崇高的社会责任感与创新兴趣与激情的创新型人才。 顾晓松 教授回顾了我校的百年的文化传承,结合百年校庆活动中的创新举措,阐释了“道德优美、学术纯粹,中国灵魂、世界眼光,求真育人、会通精进”的通大精神。报告结合古今中外高等教育发展史、人类科技创新史,深入浅出地阐释了创新人才应具备的素质与成长规律。 顾晓松 教授还以自己的成长历程以及他所率领的科研团队在艰苦环境下不断奋斗、如今已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培育点的经历为例,勉励广大研究生:天道酬勤、人道酬诚,要抓住机遇,从点滴做起,力求精进。
互动环节,针对学生提出的“科研中遇到困难如何克服”、“支撑科研创新的动力”、“创新的来源”等问题, 顾晓松 教授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做了详尽的回答,并勉励广大研究生要胸怀大志,坚定理想信念,从家庭、社会、民族和人类文明的高度来考虑问题,做中国的脊梁。
副校长包志华对 顾晓松 教授的报告作了点评,他希望广大研究生珍惜机会,积极参与学术交流,从活动中学到知识,受到锻炼,得到提高。
本届研究生论坛的主题是“弘扬科学精神,恪守学术道德”,主题报告之后,还将邀请 高永静 教授做《研究生如何做好科研和论文》讲座、图书馆馆长 董建成 教授做《科学研究与信息资源利用》讲座,并将邀请 管怀鎏 教授与 彭聿平 教授做两场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论坛还将举办文科、理工科、医科三场研究生学术论坛交流与新老研究生交流会,由研究生走上讲台,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和体会。 12月 19日 的闭幕式上,将对本年度获得优秀研究生、优秀研究生干部以及本次论坛获奖论文的研究生进行表彰。
(校报记者 薛 瑞/文 徐凌/摄)
2012研究生学术论坛开幕。

校党委书记顾晓松做主题报告。

副校长包志华主持开幕式。

报告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