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活动由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南通市人民政府主办,南通市卫生局和南通大学承办。中国工程院党组成员、秘书长白玉良,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办公室主任李冬梅,南通市副市长朱晋,市政府副秘书长陆善平,市卫生局局长王晓敏,副局长曹淞云、胡宁彬,校党委书记顾晓松,校长袁银男,副校长陆少林、丁斐,市教育局、科技局、卫生局、科协领导,南通市各县(市)、区卫生系统和相关学会负责人出席启动仪式。
“智慧城市”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知识社会创新环境下的城市形态。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智慧卫生”通过将现代医学与通信技术有效融合,为医疗服务、公共卫生、健康管理和行政监督提供全天候、全覆盖、全方位的技术支撑,致力于提供全生命周期自我健康医疗管理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努力实现“大智慧、大医疗、大卫生、大发展”的目标。 “智慧卫生” 代表着公共卫生服务在信息化时代发展的新趋势、新潮流、新方向,不仅是进一步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繁荣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当前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创新社会管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现代化、建设小康社会的切实举措,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主任杨胜利院士代表受聘顾问讲话。他说,“智慧卫生”是由政府引导,专家、高校和企业共同参与、协同创新的一项惠及老百姓的系统工程。南通市作为试点城市,从城市建设整体构思出发,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将“智慧卫生”建设放在重要地位,必将把“智慧卫生”系统打造成真正造福人民的民生工程。杨院士表示,将积极主动参与“智慧卫生”系统的构建和实施。
中国工程院党组成员、秘书长白玉良在启动仪式上讲话。他指出,“智慧卫生”是“智慧城市”的核心内容,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有着深刻的科学内涵和丰富的内容。南通大学为“智慧卫生”建设提供了良好的人才支持和硬件平台。南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为“智慧卫生”建设提供大力支持和硬件保证。中国工程院将为南通“智慧卫生”建设尽最大努力,扎扎实实推进南通“智慧卫生”协同创新工程建设。他希望通过三方的协同创新,经过若干年的建设,充分发挥南通毗邻上海的地缘优势和便捷的交通优势,使南通的“智慧卫生”建设在全国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南通市副市长朱晋在活动中致辞。他说,这次南通“智慧卫生”协同创新工程的启动必将进一步发挥科研院所、地方高校和地方政府协同创新的优势,集聚创新要素,提升创新能力,使科研团队的研究成果在南通落地,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南通卫生现代化水平再上新台阶,推动“智慧南通”的建设发展。他表示,南通市委、市政府将以活动为契机,加快推进区域卫生平台建设,充分利用现在互联网等科学技术,整合现有卫生资源,加快形成信息高度集成,广泛覆盖的医疗卫生指挥应急管理建构信息网络建设,促进南通医疗卫生服务的数字化、特色化、高效化。
启动仪式前后,分别举行了南通“智慧卫生”协同创新工程院士报告会和专家咨询会。
校党委书记顾晓松主持院士报告会。著名医药生物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主任杨胜利院士做了题为《转化医学与健康管理》的主题报告。著名肿瘤分子生物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顾健人院士做了题为《肿瘤是一种系统性疾病》的主题报告。著名医学微生物学专家、中国工程院徐建国院士做了题为《新发传染病应对》的主题报告。
杨胜利院士主持专家咨询会。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贾伟平教授做题为《中国糖尿病现状及转化医学前景》的报告;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蒋立新教授做题为《心血管疾病防治策略的国家行动》的报告;南通市卫生局副局长曹淞云介绍了南通市在“智慧卫生”建设方面的设想;我校医学信息学系系主任董建成介绍了整个“智慧卫生”的框架。
(校报记者 徐凌/文 苗建/摄)
南通“智慧卫生”协同创新工程在我校启动。
与会专家领导在主席台就坐。
南通市市长张国华为受聘专家代表颁发“智慧南通”建设高级顾问聘书。
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主任杨胜利院士代表受聘顾问讲话。
中国工程院党组成员、秘书长白玉良讲话。
副市长朱晋致辞。
校党委书记顾晓松主持院士报告会。
杨胜利院士做主题报告。
顾健人院士做主题报告。
徐建国院士做主题报告。
贾伟平教授做报告。
蒋立新教授做报告。
南通市卫生局副局长曹淞云介绍南通市在“智慧卫生”建设方面的设想。
我校医学信息学系系主任董建成介绍整个“智慧卫生”的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