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大会由校长袁银男主持。杨礼宾、彭怀祖、包志华、周建忠、程纯、高建林、董正超、丁斐、姚志平,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全体人员,各部门、各学院党政主要负责人及分管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的负责人,各授权、支撑学科方向带头人及学术骨干等出席庆祝大会。
庆祝大会上,副校长包志华宣读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下达2008-2015年立项建设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及其授权学科名单的通知》。
医学院常务副院长金国华、公共卫生学院院长王志伟教授、电子信息学院院长章国安教授代表授权学科分别发言,他们表示,将继续凝心聚力、奋发图强、攻坚克难、协同创新,不断推进学科建设和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学院工作再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为把南通大学建设成为有特色、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型地方综合性大学而努力奋斗。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主任刘炎教授、机械工程学院院长倪红军教授分别代表支撑学科——生物学科和机械工程学科发言,他们表示,将在首轮支撑学科建设的基础上,做好下一轮博士学科培育点建设工作,力争早日获得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培育学科代表、文学院副院长徐毅副教授,重点学科代表、管理学院院长臧乃康教授分别发言,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就进一步提高学科建设和研究生培养水平,畅谈了各自的想法。研究生处处长、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吴国庆教授发言,回顾了申博历程、总结了申博经验,表示要抓住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这一发展机遇,做好博士研究生培养和学科建设工作。
校党委书记顾晓松教授在庆祝大会上作重要讲话,代表校党委和行政向全体师生员工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申博”事业拼搏奉献的通大人表示诚挚的感谢,并就学校今后一个时期的学科建设工作提出三点意见。一、凝心聚力、拼搏奉献,百年通大实现新的跨越。顾书记说,“申博”工程的建设有力地推进了学校的内涵建设,也积累了学校改革、创新与发展的经验。其中三点至关重要:把握机遇,科学决策;更新理念,创新机制;弘扬精神,协作奉献。这是百年通大文化的真实写照,始终支撑着通大人的信念,激励着通大人不断攻坚克难、开拓创新、敬业奉献。这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百年通大生生不息的文化血脉。二、乘势而上,在更高的平台上巩固提升。乘势而上,巩固提升,是高校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学校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申博成功既是一个里程碑,更是新征程的开始。必须树立忧患意识,充分认识学科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把成功的喜悦转化为新的热情和干劲,把成功的经验转化为新的理念和措施,积极探索具有南通大学特色的学科建设道路。顾书记强调,下一阶段,重点要把握学科内涵,加强战略规划,统筹协调学科布局、队伍建设、学科平台、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各个核心要素,坚持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保持学科发展与建设的延续性。三、坚持质量,坚持特色,共同建设美好通大。学科是大学的内涵所在、核心竞争力所在。申博成功为实现我校的办学目标创设了新的平台。我们要抓住这一契机,把学科建设、博士授予单位建设与办学质量相结合,与办学特色相结合,坚持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坚持精品战略。要以高水平的学科建设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促进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带动学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的美好通大奠定坚实基础。
顾书记最后强调,要在十八大精神指引下,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科学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办人民满意的大学,努力办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我们秉承“祈通中西、力求精进”的校训,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名校、文化兴校”的办学理念,坚持精品战略意识,构建卓越的办学体系,相信在通大人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事业一定会更加兴旺,我们的目标一定会实现,有特色高水平的美好通大一定会更加辉煌灿烂。
(校报记者 徐凌/文 苗建 范苏/摄)
南通大学荣获博士学位授予权庆祝大会隆重举行。
校党委书记顾晓松讲话。
校长袁银男主持庆祝大会。
副校长包志华宣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文件。
授权学科代表金国华、王志伟、章国安发言。
支撑学科代表刘炎、倪红军发言。
培育学科代表徐毅、校重点学科代表臧乃康发言。
研究生处(学科建设办公室)吴国庆发言。
会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