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外国语学院“百灵鸽”双语志愿者服务南京亚青会纪实

261
分享

阅读次数:261发布时间:2013-09-06 00:00来源单位:新闻网 责任编辑:

“志愿亚青,宁外有我!”这是所有亚青会宁外志愿者每天上岗前必须高喊的一句话。在这群“90后”大学生中有四名来自我校外国语学院英语翻译专业的“百灵鸽”双语志愿者。

第二届亚洲青年运动会,又称“南京亚青会”,本届亚青会设16个大项,有来自45个国家和地区约3000名运动员参加本届亚青会。赛事志愿者人数将达到1.3万人,其中95%以上的志愿者是来自在宁高校的大学生。

今年6月,我校外国语学院顾霞、黄楠婷、徐恺、季伟男凭借流利的英语口语、丰富的志愿服务经验以及对亚青会的了解在众多通大学子中脱颖而出,成为亚青会宁外志愿者,代表南通赴南京参与志愿服务。

8 13 23日,他们经过五台山场馆培训、南京文化历史培训、志愿礼仪培训后,正式成为一名“小青柠”。与南京本地的志愿者相比,宁外自愿者的训练期较短,但是他们的热情丝毫不弱,每天下午两点到晚上九点,他们以最佳的精神面貌出现在选手和观众面前。

来自英语翻译101班的顾霞被分配到观众服务组,直立,面带微笑,手笔直放于两侧——这是顾霞每天最常保持的动作。在一个小时的轮岗期间,必须像军训一样站军姿,哪怕汗留的太多也只能在没能看见的角落快速的抹去。

黄楠婷作为交通调度助理,是各国运动员、教练进入比赛场馆首先遇见的人。在车辆到达前十分钟,她就在门口等候,车辆到达后清点下车人数完成和场馆引导员之间的交接,最后再为司机师傅指引停车点就完成了一次接车任务。

徐恺则在篮球馆馆内担任技术经理助理,主要是跟随场馆技术经理巡察场馆、协助场馆技术经理传达信息响应技术运行组的临时任务。在服务期间,徐恺同学灵活应变,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为外宾制作了简明的英文上网流程说明,妥当的解决了外宾的“上网难”问题。

季伟男的岗位是信息咨询,比赛开始前是他最忙碌的时候,一旦观众有任何疑问都会前往咨询台寻求帮助。而在比赛期间,他也需要时刻开启服务模式,应对突发情况。晚上9点他们完成一天的工作,乘坐一个多小时的大巴回到志愿者宿舍。

每天上岗前,他们几个都会默默想着“我是通大百灵鸽,我是亚青志愿者!”时时刻刻谨记他们是外国语学院“百灵鸽”双语志愿者服务队代表,展示着南通大学的大学生风采,要以实际行动告诉每一个参与亚青会的人:南通小青柠是好样的!“基于良知、信念和责任,倾尽自己的全心全力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这样的幸福感无可比拟。身为信息咨询志愿者的季伟男如是说

(黄楠婷)


文字作者:
图片作者: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