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中国神经科学学会感觉和运动分会博士研究生学术论坛在我校召开

241
分享

阅读次数:241发布时间:2013-11-11 00:00来源单位:新闻网 责任编辑:

11 9 下午,中国神经科学学会感觉和运动分会博士研究生学术论坛在我校启秀校区C5报告厅举行。该论坛由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理事、中国神经科学学会感觉和运动分会委员、我校医学院彭聿平教授组织和主持召开。

中国神经科学学会感觉和运动分会主任、复旦大学教授张玉秋和中国神经科学学会副理事长、南京大学教授王建军到会致辞。他们表示,论坛的召开为中国神经科学感觉和运动研究领域的博士生,尤其是为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和南通大学三所大学师生之间的研究交流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他们希望这次在南通大学召开的神经科学感觉和运动研究领域的博士生学术论坛能够发展下去,做成品牌,影响全国。

来自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和我校的7位博士生报告了他们最新的研究成果:南京大学庄乾兴和李斌分别作了“Postsynaptic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 excitatory action of histamine on medial vestibular nucleus neurons in rats”和“5-HT 2A receptor-mediated excitation on cerebellar fastigial nucleus neurons and promotion of motor behaviors in rats”的报告,复旦大学杨艳和张晓萌分别作了“脊髓P2X7R-IL18/IL18R信号在骨癌痛中的作用”和“TGFb介导骨癌痛的外周机制”的报告,我校张欣、黄彦和曹蓓蓓分别作了“趋化因子CXCL13介导神经病理性疼痛中脊髓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的相互作用”、“Treg/Th17失衡介导的炎症反应在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和“小脑顶核调节免疫系统功能的中枢和外周途径”的报告。《生理学报》主编、复旦大学教授赵志奇对博士生们的学术报告作了精彩点评。他指出南通大学医学院生理学系与复旦大学神经生物学研究所有着多年的合作关系,通大学者的勤奋努力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 教授就博士生们的报告内容和报告方式进行了详细的点评和指导,他希望年轻人在当今很好的科研条件下努力研究、多出创新性和高水平的成果。

与会师生围绕癌症疼痛机制、小脑运动调控新进展、运动性疾病的炎症发病机制等相关前沿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现场交流活跃,参会者均表示受益匪浅。

(医学院)

 

中国神经科学学会感觉和运动分会主任、复旦大学教授张玉秋致辞。

中国神经科学学会副理事长、南京大学教授王建军到会致辞。

《生理学报》主编、复旦大学教授赵志奇对博士生们的学术报告作了精彩点评。

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理事、中国神经科学学会感觉和运动分会委员、我校医学院彭聿平教授主持论坛。

会场。


文字作者:
图片作者: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